第136节
没几日李尚书就把足额的军饷给镇北军送去了。
朝廷军队吃空饷以及贪污军饷的问题挺严重的,唯有镇北公府一脉掌管的镇北军治军严明,并无这些情况,偶有贪污下属饷银,也会被严厉处罚。
元嘉掌管镇北军后,治军更加严谨,这三十万镇北军的军饷他是全部足额下发的,中途经手的人没一个敢偷摸着贪污的,将士们拿到手的饷银足额,自然对元嘉这个将军更加忠心。
至于真正发军饷的皇帝?不好意思,他在镇北军里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然镇北军也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称作为‘孟家军’了,皇帝也不会那么忌惮镇北公府了。
<<<<<<
转眼又是一年翻篇了。
元嘉快要出孝期了,说是守孝三年,实则是守孝二十七个月,只有两年多。
守孝快结束了,镇北公府里最忙碌的反而是老夫人和严氏这婆媳俩。
因为她们两人在忙着给元嘉挑选妻子,就等着一出孝期就立马定下来,把人娶进门了。
这个世道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嘉哪怕现在已经是镇北公府的男主人了,但他的婚事还得由严氏做主。
他也没想与哪家小姐来个自由恋爱,严氏想让他娶谁都无所谓,总归不会给他娶一个有问题的妻子。
这日元嘉从京城外的军营回来,刚进府就被严氏叫了过去。
“母亲,您找儿子有何事?”
严氏手中拿着一份名单,递给元嘉示意他看看,“你看你中意哪家姑娘。”
元嘉接过名单一看,发现上面都是一些门当户对人家的嫡长女的基本信息,当然不会有什么私密信息,而是一些父亲官职母亲出身自身年龄之类的公共信息。
这名单上的人选显然是老夫人和严氏圈出来的挑选范围。
严氏把名单给他看,是担心朝廷上的那些事会影响后宅中的姻亲关系,所以叫元嘉自己从中挑选,以免她们两个不懂朝事的妇人给元嘉选了一个政见不合的岳父。
元嘉目光扫过整个名单,脑海中迅速调出这些女子父亲和母家的人际关系图,哪些是皇帝那边的人,哪些是中立派,哪些与镇北公府亲近,哪些有拉拢价值,哪些自身德行有亏日后长久不了……
然后他将名单范围缩小到三家,对严氏道:“母亲,与这三家联姻没有问题,至于选哪家,还靠母亲多打听打听女方的品行,毕竟镇北公府女主人的位置也不是谁都能坐的。”
家世背景看完了,接下来就该看女方的品行和能力了。
毕竟,镇北公府的女主人,将来未必不能母仪天下。
严氏虽然不知道自己儿子心底打了造反的主意,但她是觉得自己儿子天底下第一好,天仙也配得的,自然要在可选范围内给儿子选个最优秀的妻子。
看了看元嘉圈定出来的那三家名单,严氏就兴致勃勃的去找老夫人了,两人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打听那三家姑娘在闺阁中的表现和名声。
元嘉的祖母和母亲在忙着为他选妻,就等着他出孝期成亲了,同时皇宫中也有人打上了元嘉婚事的主意。
这一年多以来皇帝日子过得无比憋屈,每时每刻不在思考着如何铲除孟元嘉这个奸佞逆臣。
然而他却困守京城,求援诏令私底下根本发不出京城,皇帝又不敢在朝堂上公然宣布让各地军队入京勤王护驾,唯恐触怒孟元嘉,第二天就发现京城外驻扎的二十万大军包围皇宫了。
一步退步步退,皇帝不敢逼急了元嘉,只能自己忍让,于是在朝堂上皇帝威信越来越低,元嘉的威望如日中天。
除了少数对皇室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以及押注皇帝的投机者,其他人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就投靠了镇北公府。
皇帝心情十分苦闷,偶尔会在后宫中留宿时,对自己信任的皇后吐露两句。
<<<<<<
皇后是皇帝潜邸时期迎娶的原配正妻,跟了他近十年,还与他生下了一位嫡皇子,娘家又早已败落,所以皇后是最得皇帝信任的。
皇帝在凤栖宫同皇后闲聊时,就对皇后吐苦水:“孟元嘉这个逆臣贼子,全无其祖上的忠义之风,可恨高祖居然那般信任孟家,养虎为患,如今竟是逼得朕不得不忍辱负重……”
皇帝没敢对皇后说出自己针对元嘉的布置,但拿皇后当心灵垃圾桶不停的吐苦水还是没问题的。
皇后与皇帝夫妻一体,自然同仇敌忾的骂孟元嘉,皇帝听得心里就很舒服了。
然而舒服过后,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依旧要烦恼怎么坐稳自己的皇位。
皇后感觉到皇帝的烦恼情绪,忽然灵光一闪,说道:“陛下,若是在朝堂上对付不了孟元嘉,不如在后宅中对付他,他死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朕也想过派人暗杀他,到时候镇北军群龙无首,军权自然会回到朕手上,可是镇北公府毕竟为朝廷立下大功,朕也不好做得太难看。”
其实他早就做过派人暗杀的事情了,还得手了两次,不然孟元嘉的父兄是怎么离奇死亡的?
只是在暗杀元嘉的行动上遇挫了,这一招根本行不通。
皇后不知道皇帝曾经做过的事情,还真以为皇帝是个顾念功臣的人,劝说道:“陛下,哪怕孟家有再大的功劳,也不足以抵消孟元嘉意图谋反的罪行。大不了陛下恩赦镇北公府女眷,以示宽宏大量。”
皇帝故作沉吟,点了点头:“皇后所言有理。只是朕该如何解决孟元嘉呢?”
不是他要杀功臣之后,都是皇后撺掇他的。
尽心尽力为皇帝出主意想办法的皇后还不知道狗皇帝心底为自己开脱的想法,她说道:“孟元嘉即将出孝期,以到加冠之龄,陛下何不给他赐婚呢?”
“赐婚?”皇帝眼睛一亮,他之前想从后宅里暗杀孟元嘉,只想到通过孟樘这个与孟元嘉有仇怨之人潜入镇北公府,却没想到还能从孟元嘉的婚事上动手。
皇帝一开始是没往这方面去想,现在被皇后这么一提醒,立马就开始琢磨该选什么人为自己办事。
孟元嘉身为镇北公,手握三十万镇北军,身份地位非同凡响,他的妻子人选出身自然不能差。
高门大户的贵女,皇帝没信心掌控,他自己又没有亲妹妹,他女儿又还在吃奶,不能把公主下嫁,于是皇帝思前想后,想到了自己的堂妹们。
皇帝对皇后问道:“皇后,你觉得朕封几个堂妹为公主如何?”
皇后立马会意,笑道:“郡主们能被封为公主,想必她们都是愿意的。”
第143章 权臣【12】
早朝上, 皇帝忽然宣布要封自己几个堂妹为公主。
这个消息让百官心中奇怪不已,虽说皇帝的姐妹和皇帝的女儿都是公主,但这是堂妹, 是亲王的女儿,只能封郡主, 又不是立了什么功劳, 怎么无缘无故的忽然封公主呢?
但这毕竟是皇帝自己的家事, 宗室那边无人反对,朝臣这边也只有几个杠精御史杠了几下,皇帝坚持要封,也没人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郡主晋封公主而跟皇帝作对。
就连元嘉都没出言反对, 毕竟与他无关,皇室内部事情随便皇帝怎么折腾。
然而过了两个月, 元嘉正式出了孝期后,他就后悔当时在早朝上没能站出来坚决反对皇帝封公主了。
因为皇帝猝不及防的给他下了一道赐婚圣旨,要他尚主做驸马!
本朝没有什么驸马不得掌控实权不得身居高位的说法, 即使皇帝让元嘉娶了公主,也不会影响他的权力。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皇帝想用一个公主来安抚他。
元嘉面无表情的听着太监宣读赐婚圣旨,这次皇帝赐婚圣旨下发得太快,他在宫里的眼线还没来得及传出消息,传旨的太监就来到了镇北公府。
“……择良辰吉日完婚……钦此!”宣读完圣旨的李公公看向元嘉,皮笑肉不笑的道,“镇北公,还请接旨罢。”
元嘉站着没动, 神色淡漠的道:“微臣已有婚约,不能尚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公公脸色一变,质问道:“镇北公这是要抗旨?”
元嘉淡声道:“陛下总不能强逼微臣退婚尚主吧?”
李公公脸色阴沉,若是元嘉的确有婚约在身,皇帝强行下旨赐婚,让他退婚尚主,确实容易引人非议。但是……“老奴可从来没听说过镇北公有什么婚约。”
元嘉瞥了李公公一眼,道:“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只是因为孝期间不得声张才没有对外宣布。”
元嘉看了也没看那明黄的圣旨,转身就走:“来人,送李公公回宫!”
传旨的李公公大张旗鼓的来,最后灰溜溜的回宫了。
李公公心胸狭窄又记仇,他在镇北公府受了气,回宫之后就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的描述元嘉如何如何嚣张,如何如何不把圣旨放在眼里,说抗旨就抗旨。
皇帝对李公公的话深信不疑,毕竟元嘉抗旨不尊是事实。而且在他的心里,元嘉可比李公公描述的还要猖狂无数倍。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皇帝除了无能狂怒痛骂元嘉一顿,并不能奈何他什么。
甚至皇帝还要对元嘉表示歉意,承认自己在没有查清他是否有婚约的情况下就下旨赐婚是自己不对,孟爱卿请不要一怒之下就造反。
皇帝收回了赐婚旨意,无疑是自己往脸上扇巴掌,令更多的人看出了皇帝的外强中干。
但赐婚旨意被收回,除了镇北公府,还有两家人也是大大松了口气。
<<<<<<
赐婚圣旨中的另一个当事人宁安郡主,现在应该叫宁安公主。
皇帝忽然把自己几个适龄婚配的堂妹都封为公主,这几个公主都觉得是天上掉馅饼,心中欢喜激动的同时还有些惴惴不安。
直到赐婚圣旨下达,这几位公主的家人才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没被选中的公主心里大松一口气,白捡好处,不用自己付出,美滋滋。
而被选中的宁安公主就感觉天塌一般,她的家人们也都人心惶惶。
现在皇帝和孟元嘉不和,暗自争斗夺权的事情,消息稍微灵通点儿的人谁不知道?
宁安公主被皇帝赐婚嫁给孟元嘉,就是被当做安抚孟元嘉的棋子,她嫁入镇北公府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
若是孟元嘉与皇帝的争斗中落败,镇北公府必然是满门抄斩的结果,到时候皇帝哪里还会管宁安公主这个堂妹丧夫守寡的日子难不难过。
若是孟元嘉与皇帝的斗争中胜利了,那必然是改天换日,改朝换代,宁安公主这个皇帝堂妹的身份肯定尴尬无比。
这些远的不说,单说宁安公主嫁入镇北公府之后能不能得到婆家善待都是一个问题,皇帝必然不可能为一个棋子撑腰,宁安公主婚后日子肯定不好过。
她在收到赐婚圣旨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她的家人也为她担忧。
现在赐婚圣旨被孟元嘉拒绝了,皇帝收回旨意,宁安公主有种逃过一劫的庆幸。
而另一个为皇帝收回赐婚圣旨而松口气的人家,就是老夫人和严氏为元嘉选定的岳家,晋成侯府。
晋成侯府如今不掌兵,但曾经掌兵的老侯爷还活着,晋成侯府在地方军队上的人脉关系都还在。
而且镇北公府和晋成侯府祖上关系也很亲近,有过联姻。
老夫人和严氏为元嘉看中的是晋成侯的嫡长女楚文兰。
晋成侯对楚文兰这个嫡长女还是很宠爱看重的,晋成侯夫人培养自己嫡亲女儿也十分尽心,楚文兰在闺阁中名声不显,但无论才华还是管家能力都是宗妇之选。
晋成侯府里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阖府上下就楚文兰一个女孩儿,备受宠爱,她嫁到镇北公府来,两家联姻就是铁打的联盟了。
早在皇帝下旨赐婚之前,镇北公府和晋成侯府就提前通过气了,打算元嘉一出孝期便去晋成侯府提亲。
结果没想到半途中皇帝下旨想截胡。
本以为这次两家联姻要吹了,元嘉却十分给力的将圣旨拒绝了,皇帝还不敢拿他怎么样。
晋成侯府更坚定了这次联姻的信心,已经走下坡路的晋成侯府能不能再爬起来,就看这次下注能否获得想象中的收获了。
朝廷军队吃空饷以及贪污军饷的问题挺严重的,唯有镇北公府一脉掌管的镇北军治军严明,并无这些情况,偶有贪污下属饷银,也会被严厉处罚。
元嘉掌管镇北军后,治军更加严谨,这三十万镇北军的军饷他是全部足额下发的,中途经手的人没一个敢偷摸着贪污的,将士们拿到手的饷银足额,自然对元嘉这个将军更加忠心。
至于真正发军饷的皇帝?不好意思,他在镇北军里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然镇北军也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称作为‘孟家军’了,皇帝也不会那么忌惮镇北公府了。
<<<<<<
转眼又是一年翻篇了。
元嘉快要出孝期了,说是守孝三年,实则是守孝二十七个月,只有两年多。
守孝快结束了,镇北公府里最忙碌的反而是老夫人和严氏这婆媳俩。
因为她们两人在忙着给元嘉挑选妻子,就等着一出孝期就立马定下来,把人娶进门了。
这个世道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嘉哪怕现在已经是镇北公府的男主人了,但他的婚事还得由严氏做主。
他也没想与哪家小姐来个自由恋爱,严氏想让他娶谁都无所谓,总归不会给他娶一个有问题的妻子。
这日元嘉从京城外的军营回来,刚进府就被严氏叫了过去。
“母亲,您找儿子有何事?”
严氏手中拿着一份名单,递给元嘉示意他看看,“你看你中意哪家姑娘。”
元嘉接过名单一看,发现上面都是一些门当户对人家的嫡长女的基本信息,当然不会有什么私密信息,而是一些父亲官职母亲出身自身年龄之类的公共信息。
这名单上的人选显然是老夫人和严氏圈出来的挑选范围。
严氏把名单给他看,是担心朝廷上的那些事会影响后宅中的姻亲关系,所以叫元嘉自己从中挑选,以免她们两个不懂朝事的妇人给元嘉选了一个政见不合的岳父。
元嘉目光扫过整个名单,脑海中迅速调出这些女子父亲和母家的人际关系图,哪些是皇帝那边的人,哪些是中立派,哪些与镇北公府亲近,哪些有拉拢价值,哪些自身德行有亏日后长久不了……
然后他将名单范围缩小到三家,对严氏道:“母亲,与这三家联姻没有问题,至于选哪家,还靠母亲多打听打听女方的品行,毕竟镇北公府女主人的位置也不是谁都能坐的。”
家世背景看完了,接下来就该看女方的品行和能力了。
毕竟,镇北公府的女主人,将来未必不能母仪天下。
严氏虽然不知道自己儿子心底打了造反的主意,但她是觉得自己儿子天底下第一好,天仙也配得的,自然要在可选范围内给儿子选个最优秀的妻子。
看了看元嘉圈定出来的那三家名单,严氏就兴致勃勃的去找老夫人了,两人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打听那三家姑娘在闺阁中的表现和名声。
元嘉的祖母和母亲在忙着为他选妻,就等着他出孝期成亲了,同时皇宫中也有人打上了元嘉婚事的主意。
这一年多以来皇帝日子过得无比憋屈,每时每刻不在思考着如何铲除孟元嘉这个奸佞逆臣。
然而他却困守京城,求援诏令私底下根本发不出京城,皇帝又不敢在朝堂上公然宣布让各地军队入京勤王护驾,唯恐触怒孟元嘉,第二天就发现京城外驻扎的二十万大军包围皇宫了。
一步退步步退,皇帝不敢逼急了元嘉,只能自己忍让,于是在朝堂上皇帝威信越来越低,元嘉的威望如日中天。
除了少数对皇室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以及押注皇帝的投机者,其他人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就投靠了镇北公府。
皇帝心情十分苦闷,偶尔会在后宫中留宿时,对自己信任的皇后吐露两句。
<<<<<<
皇后是皇帝潜邸时期迎娶的原配正妻,跟了他近十年,还与他生下了一位嫡皇子,娘家又早已败落,所以皇后是最得皇帝信任的。
皇帝在凤栖宫同皇后闲聊时,就对皇后吐苦水:“孟元嘉这个逆臣贼子,全无其祖上的忠义之风,可恨高祖居然那般信任孟家,养虎为患,如今竟是逼得朕不得不忍辱负重……”
皇帝没敢对皇后说出自己针对元嘉的布置,但拿皇后当心灵垃圾桶不停的吐苦水还是没问题的。
皇后与皇帝夫妻一体,自然同仇敌忾的骂孟元嘉,皇帝听得心里就很舒服了。
然而舒服过后,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依旧要烦恼怎么坐稳自己的皇位。
皇后感觉到皇帝的烦恼情绪,忽然灵光一闪,说道:“陛下,若是在朝堂上对付不了孟元嘉,不如在后宅中对付他,他死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朕也想过派人暗杀他,到时候镇北军群龙无首,军权自然会回到朕手上,可是镇北公府毕竟为朝廷立下大功,朕也不好做得太难看。”
其实他早就做过派人暗杀的事情了,还得手了两次,不然孟元嘉的父兄是怎么离奇死亡的?
只是在暗杀元嘉的行动上遇挫了,这一招根本行不通。
皇后不知道皇帝曾经做过的事情,还真以为皇帝是个顾念功臣的人,劝说道:“陛下,哪怕孟家有再大的功劳,也不足以抵消孟元嘉意图谋反的罪行。大不了陛下恩赦镇北公府女眷,以示宽宏大量。”
皇帝故作沉吟,点了点头:“皇后所言有理。只是朕该如何解决孟元嘉呢?”
不是他要杀功臣之后,都是皇后撺掇他的。
尽心尽力为皇帝出主意想办法的皇后还不知道狗皇帝心底为自己开脱的想法,她说道:“孟元嘉即将出孝期,以到加冠之龄,陛下何不给他赐婚呢?”
“赐婚?”皇帝眼睛一亮,他之前想从后宅里暗杀孟元嘉,只想到通过孟樘这个与孟元嘉有仇怨之人潜入镇北公府,却没想到还能从孟元嘉的婚事上动手。
皇帝一开始是没往这方面去想,现在被皇后这么一提醒,立马就开始琢磨该选什么人为自己办事。
孟元嘉身为镇北公,手握三十万镇北军,身份地位非同凡响,他的妻子人选出身自然不能差。
高门大户的贵女,皇帝没信心掌控,他自己又没有亲妹妹,他女儿又还在吃奶,不能把公主下嫁,于是皇帝思前想后,想到了自己的堂妹们。
皇帝对皇后问道:“皇后,你觉得朕封几个堂妹为公主如何?”
皇后立马会意,笑道:“郡主们能被封为公主,想必她们都是愿意的。”
第143章 权臣【12】
早朝上, 皇帝忽然宣布要封自己几个堂妹为公主。
这个消息让百官心中奇怪不已,虽说皇帝的姐妹和皇帝的女儿都是公主,但这是堂妹, 是亲王的女儿,只能封郡主, 又不是立了什么功劳, 怎么无缘无故的忽然封公主呢?
但这毕竟是皇帝自己的家事, 宗室那边无人反对,朝臣这边也只有几个杠精御史杠了几下,皇帝坚持要封,也没人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郡主晋封公主而跟皇帝作对。
就连元嘉都没出言反对, 毕竟与他无关,皇室内部事情随便皇帝怎么折腾。
然而过了两个月, 元嘉正式出了孝期后,他就后悔当时在早朝上没能站出来坚决反对皇帝封公主了。
因为皇帝猝不及防的给他下了一道赐婚圣旨,要他尚主做驸马!
本朝没有什么驸马不得掌控实权不得身居高位的说法, 即使皇帝让元嘉娶了公主,也不会影响他的权力。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皇帝想用一个公主来安抚他。
元嘉面无表情的听着太监宣读赐婚圣旨,这次皇帝赐婚圣旨下发得太快,他在宫里的眼线还没来得及传出消息,传旨的太监就来到了镇北公府。
“……择良辰吉日完婚……钦此!”宣读完圣旨的李公公看向元嘉,皮笑肉不笑的道,“镇北公,还请接旨罢。”
元嘉站着没动, 神色淡漠的道:“微臣已有婚约,不能尚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公公脸色一变,质问道:“镇北公这是要抗旨?”
元嘉淡声道:“陛下总不能强逼微臣退婚尚主吧?”
李公公脸色阴沉,若是元嘉的确有婚约在身,皇帝强行下旨赐婚,让他退婚尚主,确实容易引人非议。但是……“老奴可从来没听说过镇北公有什么婚约。”
元嘉瞥了李公公一眼,道:“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只是因为孝期间不得声张才没有对外宣布。”
元嘉看了也没看那明黄的圣旨,转身就走:“来人,送李公公回宫!”
传旨的李公公大张旗鼓的来,最后灰溜溜的回宫了。
李公公心胸狭窄又记仇,他在镇北公府受了气,回宫之后就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的描述元嘉如何如何嚣张,如何如何不把圣旨放在眼里,说抗旨就抗旨。
皇帝对李公公的话深信不疑,毕竟元嘉抗旨不尊是事实。而且在他的心里,元嘉可比李公公描述的还要猖狂无数倍。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皇帝除了无能狂怒痛骂元嘉一顿,并不能奈何他什么。
甚至皇帝还要对元嘉表示歉意,承认自己在没有查清他是否有婚约的情况下就下旨赐婚是自己不对,孟爱卿请不要一怒之下就造反。
皇帝收回了赐婚旨意,无疑是自己往脸上扇巴掌,令更多的人看出了皇帝的外强中干。
但赐婚旨意被收回,除了镇北公府,还有两家人也是大大松了口气。
<<<<<<
赐婚圣旨中的另一个当事人宁安郡主,现在应该叫宁安公主。
皇帝忽然把自己几个适龄婚配的堂妹都封为公主,这几个公主都觉得是天上掉馅饼,心中欢喜激动的同时还有些惴惴不安。
直到赐婚圣旨下达,这几位公主的家人才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没被选中的公主心里大松一口气,白捡好处,不用自己付出,美滋滋。
而被选中的宁安公主就感觉天塌一般,她的家人们也都人心惶惶。
现在皇帝和孟元嘉不和,暗自争斗夺权的事情,消息稍微灵通点儿的人谁不知道?
宁安公主被皇帝赐婚嫁给孟元嘉,就是被当做安抚孟元嘉的棋子,她嫁入镇北公府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
若是孟元嘉与皇帝的争斗中落败,镇北公府必然是满门抄斩的结果,到时候皇帝哪里还会管宁安公主这个堂妹丧夫守寡的日子难不难过。
若是孟元嘉与皇帝的斗争中胜利了,那必然是改天换日,改朝换代,宁安公主这个皇帝堂妹的身份肯定尴尬无比。
这些远的不说,单说宁安公主嫁入镇北公府之后能不能得到婆家善待都是一个问题,皇帝必然不可能为一个棋子撑腰,宁安公主婚后日子肯定不好过。
她在收到赐婚圣旨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她的家人也为她担忧。
现在赐婚圣旨被孟元嘉拒绝了,皇帝收回旨意,宁安公主有种逃过一劫的庆幸。
而另一个为皇帝收回赐婚圣旨而松口气的人家,就是老夫人和严氏为元嘉选定的岳家,晋成侯府。
晋成侯府如今不掌兵,但曾经掌兵的老侯爷还活着,晋成侯府在地方军队上的人脉关系都还在。
而且镇北公府和晋成侯府祖上关系也很亲近,有过联姻。
老夫人和严氏为元嘉看中的是晋成侯的嫡长女楚文兰。
晋成侯对楚文兰这个嫡长女还是很宠爱看重的,晋成侯夫人培养自己嫡亲女儿也十分尽心,楚文兰在闺阁中名声不显,但无论才华还是管家能力都是宗妇之选。
晋成侯府里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阖府上下就楚文兰一个女孩儿,备受宠爱,她嫁到镇北公府来,两家联姻就是铁打的联盟了。
早在皇帝下旨赐婚之前,镇北公府和晋成侯府就提前通过气了,打算元嘉一出孝期便去晋成侯府提亲。
结果没想到半途中皇帝下旨想截胡。
本以为这次两家联姻要吹了,元嘉却十分给力的将圣旨拒绝了,皇帝还不敢拿他怎么样。
晋成侯府更坚定了这次联姻的信心,已经走下坡路的晋成侯府能不能再爬起来,就看这次下注能否获得想象中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