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盛世医女 第258节
如果我是荣王,绝不会弃知府而选商户,荣王一定是先拉拢南京知府,然后让南京知府帮他办事、去拉拢别人,一定比他自己出面更稳妥更好。
也就是说,窦浩晓现在极有可能现在就已经是荣王的人了。
眼下北方有灾情,百姓忍饥挨饿,户部又没有粮食,如果我是荣王,一定会趁这个机会多多收购粮食,哄抬粮价,让灾情扩大,还可以大捞一笔。
所以,窦知府之前要舅舅将剩下的两千石粮食转卖给他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一定是荣王的人。
舅舅答应了姬御史卖给他五千石粮食,可窦浩晓从中作梗,只交出一千石粮食给姬御史,剩下的四千石被他吞了。
而舅舅与姬御史都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若不是姬御史前来向王九郎求助,若不是她无意中听见,这个秘密谁也不会知晓。
窦浩晓已经是荣王的人,而舅舅目前还不是,他也不知道窦浩晓已经勾搭上了荣王,而且对于窦知府的所作所为,舅舅心里其实是不赞同的。
舅舅这样小心谨慎,绝不会主动上荣王的船,顶着杀头的风险去追求荣华富贵。也就是说,只要她阻止舅舅跟窦知府接触,就可以阻止舅舅跟荣王接触。
她一定要揭穿窦浩晓的诡计,让舅舅看清楚他的嘴脸。以舅舅的心性,他就算明着不疏远窦知府,背后也一定会留个心眼的。这样一来,窦知府也好,荣王也罢,想要暗算舅舅,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
沈家书房。
顾重阳将窦知府已经暗中被荣王收买的这件事情隐下,将窦知府暗中昧下四千石粮食的事情悉数告知沈玉成。
沈玉成一脸的震惊:“重阳,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若不是姬御史去找王九郎帮忙被我撞上,这事情恐怕就被窦知府神不知鬼不觉地瞒过去了。”
眼下朝廷缺粮之际,窦知府做出这样胆大包天的事情,一旦被查出,绝对没有好结果。
她以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王九郎一定会插手,没想到他竟然说:“荣王造反与我有何关系?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龙椅也好,皇位也罢,不过是各凭本事,谁有能耐谁坐罢了。不管谁坐皇帝,对我们王家而言都是一样的。”
这怎么能一样呢?别人做了皇帝,会优待王家,□□王不会啊,他会将文国公府满门抄斩,逼得王九郎遁逃,为报仇不惜引得鞑靼铁骑南下。
虽然伪帝败了,但鞑靼的铁骑也踏破了大齐的城门,与王九郎辅佐的新帝一南一北划江而治。虽然后来王九郎励精图治,用了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就越过长江,赶走了鞑靼,统一了大齐。可百姓也好,京畿也罢,都惨遭鞑靼的□□,鞑靼临走之前还放了一把大火,只留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与千疮百孔的京城。
有人赞王九郎忠肝义胆,忠君爱国,有人骂他为报私仇引狼入室,涂炭百姓……流言蜚语,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佩服他的人将他奉若神明,恨他的人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
但他励精图治,让大齐朝四海升平,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齐重新走上了强国之路,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可眼下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只要阻止荣王造反,沈家也好,王九郎也罢,都能避免上一世的悲剧。
可王九郎会信吗?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皇上,可不管皇位政权如何更迭,只要有读书人,世芬堂王家的地位就稳若磐石。
若是她说荣王谋权篡位之后会将王家满门抄斩,王九郎会信吗?
别说王九郎了,就连她自己都不会信。
篡位后的荣王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拼命拉拢王家,向王家示好才能稳住天下士子的心。他对付王家不异于自掘坟墓,天下人的吐沫都能将他淹死。
他一开始的确是这么做的,三番五次屈尊降贵莅临王家问政,的确博得了许多人的好感。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月后,他突然在王家遇刺,并说王家人以下犯上,冥顽不灵,通通该死。于是,文国公府被满门抄斩。
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可事实就是如此。
原本她以为既然王家上一世会行刺伪帝,定然是不满伪帝篡权的,可从目前看来,王家对谁当皇帝毫不在意。既然如此,王家人又怎么可能会去行刺伪帝呢!
也就是说,行刺不过是一个名头,伪帝杀光王家另有原因。
而这个原因是她所不知道的,因为她对王家实在不了解。
现在贸贸然地告诉王九郎,他一定不会相信自己,她必须要做点什么事情取信于王九郎,说不定还能有几分可能。
而帮助姬御史就是一个契机。
她若是做成了这件事情,就会改变王九郎觉得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的形象,也可以让舅舅看清楚窦知府的真面目,让他远离窦知府。
顾重阳压下心头千丝万缕的想法,目光灼灼地望着沈玉成:“舅舅,你打算怎么办?”
“这件事情干系重大,你让我好好想想。”
沈玉成双手交握,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回踱步。
顾重阳并不催促,只静静地等待舅舅的决定。
也不知道在书房转了多少个圈,沈玉成终于停了下来:“我既然答应了姬御史要给他五千石粮食,他却只收到一千石,姬御史嘴上不说,心里定然对沈家有所抱怨的。既然如此,那就再给姬御史补四千石。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虽然卖给户部价格便宜,但沈家却不是那种没有良心,企图发国难财、惟利是图的小人。”
“舅舅,你说得真好!”
若不是沈家人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却又不失儒商的道义,沈家的生意怎么可能会做得这么大?
一饮一啜,皆是天定。
舅舅,远比她想象中还要慷慨正义。
沈玉成双手一拍,打定了主意道:“既然这消息是你从王九郎那里打听到的,干脆还由王九郎出面吧,这样的话,也算我们还他一个人情了。”
顾重阳就笑:“不是还他一个人情,是送他一个人情,姬御史一定会以为我们沈家是看在王九郎的面子上所以才肯让出四千石粮食的。”
“你这丫头,到底年纪小。”沈玉成失笑:“王九郎是什么人,他岂会在意姬御史是不是感激他。”
顾重阳听了不由一阵默然,是啊,王九郎什么都有,又岂会在意这么点事情。明明姬御史都求到他面前了,他却无动于衷。他根本就没有将姬御史放在眼中,更不会在意姬御史会不会对他心生不满……他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一样。
也就是说,窦浩晓现在极有可能现在就已经是荣王的人了。
眼下北方有灾情,百姓忍饥挨饿,户部又没有粮食,如果我是荣王,一定会趁这个机会多多收购粮食,哄抬粮价,让灾情扩大,还可以大捞一笔。
所以,窦知府之前要舅舅将剩下的两千石粮食转卖给他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一定是荣王的人。
舅舅答应了姬御史卖给他五千石粮食,可窦浩晓从中作梗,只交出一千石粮食给姬御史,剩下的四千石被他吞了。
而舅舅与姬御史都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若不是姬御史前来向王九郎求助,若不是她无意中听见,这个秘密谁也不会知晓。
窦浩晓已经是荣王的人,而舅舅目前还不是,他也不知道窦浩晓已经勾搭上了荣王,而且对于窦知府的所作所为,舅舅心里其实是不赞同的。
舅舅这样小心谨慎,绝不会主动上荣王的船,顶着杀头的风险去追求荣华富贵。也就是说,只要她阻止舅舅跟窦知府接触,就可以阻止舅舅跟荣王接触。
她一定要揭穿窦浩晓的诡计,让舅舅看清楚他的嘴脸。以舅舅的心性,他就算明着不疏远窦知府,背后也一定会留个心眼的。这样一来,窦知府也好,荣王也罢,想要暗算舅舅,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
沈家书房。
顾重阳将窦知府已经暗中被荣王收买的这件事情隐下,将窦知府暗中昧下四千石粮食的事情悉数告知沈玉成。
沈玉成一脸的震惊:“重阳,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若不是姬御史去找王九郎帮忙被我撞上,这事情恐怕就被窦知府神不知鬼不觉地瞒过去了。”
眼下朝廷缺粮之际,窦知府做出这样胆大包天的事情,一旦被查出,绝对没有好结果。
她以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王九郎一定会插手,没想到他竟然说:“荣王造反与我有何关系?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龙椅也好,皇位也罢,不过是各凭本事,谁有能耐谁坐罢了。不管谁坐皇帝,对我们王家而言都是一样的。”
这怎么能一样呢?别人做了皇帝,会优待王家,□□王不会啊,他会将文国公府满门抄斩,逼得王九郎遁逃,为报仇不惜引得鞑靼铁骑南下。
虽然伪帝败了,但鞑靼的铁骑也踏破了大齐的城门,与王九郎辅佐的新帝一南一北划江而治。虽然后来王九郎励精图治,用了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就越过长江,赶走了鞑靼,统一了大齐。可百姓也好,京畿也罢,都惨遭鞑靼的□□,鞑靼临走之前还放了一把大火,只留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与千疮百孔的京城。
有人赞王九郎忠肝义胆,忠君爱国,有人骂他为报私仇引狼入室,涂炭百姓……流言蜚语,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佩服他的人将他奉若神明,恨他的人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
但他励精图治,让大齐朝四海升平,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齐重新走上了强国之路,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可眼下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只要阻止荣王造反,沈家也好,王九郎也罢,都能避免上一世的悲剧。
可王九郎会信吗?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皇上,可不管皇位政权如何更迭,只要有读书人,世芬堂王家的地位就稳若磐石。
若是她说荣王谋权篡位之后会将王家满门抄斩,王九郎会信吗?
别说王九郎了,就连她自己都不会信。
篡位后的荣王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拼命拉拢王家,向王家示好才能稳住天下士子的心。他对付王家不异于自掘坟墓,天下人的吐沫都能将他淹死。
他一开始的确是这么做的,三番五次屈尊降贵莅临王家问政,的确博得了许多人的好感。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月后,他突然在王家遇刺,并说王家人以下犯上,冥顽不灵,通通该死。于是,文国公府被满门抄斩。
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可事实就是如此。
原本她以为既然王家上一世会行刺伪帝,定然是不满伪帝篡权的,可从目前看来,王家对谁当皇帝毫不在意。既然如此,王家人又怎么可能会去行刺伪帝呢!
也就是说,行刺不过是一个名头,伪帝杀光王家另有原因。
而这个原因是她所不知道的,因为她对王家实在不了解。
现在贸贸然地告诉王九郎,他一定不会相信自己,她必须要做点什么事情取信于王九郎,说不定还能有几分可能。
而帮助姬御史就是一个契机。
她若是做成了这件事情,就会改变王九郎觉得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的形象,也可以让舅舅看清楚窦知府的真面目,让他远离窦知府。
顾重阳压下心头千丝万缕的想法,目光灼灼地望着沈玉成:“舅舅,你打算怎么办?”
“这件事情干系重大,你让我好好想想。”
沈玉成双手交握,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回踱步。
顾重阳并不催促,只静静地等待舅舅的决定。
也不知道在书房转了多少个圈,沈玉成终于停了下来:“我既然答应了姬御史要给他五千石粮食,他却只收到一千石,姬御史嘴上不说,心里定然对沈家有所抱怨的。既然如此,那就再给姬御史补四千石。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虽然卖给户部价格便宜,但沈家却不是那种没有良心,企图发国难财、惟利是图的小人。”
“舅舅,你说得真好!”
若不是沈家人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却又不失儒商的道义,沈家的生意怎么可能会做得这么大?
一饮一啜,皆是天定。
舅舅,远比她想象中还要慷慨正义。
沈玉成双手一拍,打定了主意道:“既然这消息是你从王九郎那里打听到的,干脆还由王九郎出面吧,这样的话,也算我们还他一个人情了。”
顾重阳就笑:“不是还他一个人情,是送他一个人情,姬御史一定会以为我们沈家是看在王九郎的面子上所以才肯让出四千石粮食的。”
“你这丫头,到底年纪小。”沈玉成失笑:“王九郎是什么人,他岂会在意姬御史是不是感激他。”
顾重阳听了不由一阵默然,是啊,王九郎什么都有,又岂会在意这么点事情。明明姬御史都求到他面前了,他却无动于衷。他根本就没有将姬御史放在眼中,更不会在意姬御史会不会对他心生不满……他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