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
别人还好,江氏先忍不住脸上带了笑,不过,她也没见过太子妃娘娘就是。说来,这个外甥女还真是有些福气。就听何子衿道,“不是威风,是威仪。唉哟,一进那条长宁街,就觉着肃穆极了,皇子府前都站着穿软甲的侍卫,进了皇子府,偶有鸟叫噙鸣的声音,其他人便是说话,声音也一点儿不高。”何老娘听到此处道,“是啊,皇子府,那是讲究的地界儿,自然不能高音大嗓的!”说得,好像她也去了一回皇子府似的。
何子衿就将自己一路自进皇子府的大门到皇子妃住的院子说了一遍,何老娘听得直咂舌,道,“我滴个乖乖,咱们这四进大宅,我都觉着了不得了。原来去皇子府内都大的能跑马啊!”
何子衿道,“先是坐车,到了内宅,便换了轿。反正太子妃娘娘住的院子就比咱们的宅子大,院里有梅花,屋里有水仙,那水仙,也养得极好,香极了。尤其太子妃娘娘,看着才二十来岁的样子,年轻的很。说话也和气的了不得,茶也香,饭也好吃。”
何老娘立刻不满,问自家丫头,“你怎么还又吃又喝的?”
何子衿颇是荣幸地,“太子妃娘娘留我吃饭,我当然要吃了。”
何老娘啪的一拍大腿,愈发喜笑颜开,与自己亲家沈老太太道,“唉呀,亲家!亲家!你瞧瞧,咱们这丫头,可真是有福气哩!竟然还在皇子府吃了一顿饭!唉哟!这可再想不到了!”直把眼睛笑成一线,瞅着自家丫头那是爱都爱不过来哪,何老娘笑,“丫头,你咋这么大福气涅~”
何子衿笑嘻嘻地,甭看这丫头上辈子接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但这辈子见着一国太子妃,那颗小心脏也是怪激动滴,还拍何老娘马屁,“我这都是像祖母啊!”
何老娘摆摆手,“你比我有福,能见着太子妃娘娘,你这一辈子也值啦!”
何子衿颇是无语,她这一辈子还长着呢,好不好!
连陈姑丈听说何子衿去觐见太子妃,那憔悴的脸上也是重现精神抖擞之色,直说,“子衿这孩子,打小就瞧着有出息。这不,这不就应了我这话么。”
听这话,何老娘就想翻白眼,陈姑丈啥时候说过这话哟,真是会沾光!不过,想着小陈氏的事,何老娘决定就善良的不去揭穿陈姑丈了。
因何子衿平平安安的回来,一家子高兴,这才开始吃饭,何子衿知道家里是担心她担心的午饭都没吃,直说道,“只是替朝云师傅送个信儿罢了,怎么连午饭都耽搁了。”
“这送信儿送到太子妃娘娘跟前,不见你回来,哪里吃得下。”沈氏也是满面含笑,闺女没出事就好。
何老娘忽地一击掌道,“唉呀,要早知朝云师傅这般身份,当初真该多去烧几柱香。”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虽然陈姑丈也是这个心思,但也只有何老娘实诚的说了出来。
陈姑丈望着何子衿笑吟吟的模样就心下感叹,怎么这丫头就这般有运道呢,因着朝云道长脾气古怪,他那观建在山上,人们便去的少。就人家何子衿,隔三差五的去,这不,突然就得这大运道,以后还愁什么哩。
要早知如此,当初不管怎么求,也该替孙子把这丫头求来做媳妇啊。
哎,可惜有钱难买早知道,陈姑丈心下叹口气,想着只要闺女能平安,别的他也就不想了。
何沈两家排开桌椅吃午饭,苏家俩嬷嬷也回府复命,这俩嬷嬷还是苏侍郎苏不语妻子的陪嫁嬷嬷。苏不语原就是相府出身,他亲爹是当朝首辅,他在刑部做侍郎。他上头还有俩哥,一个陕甘总督,一个江浙总督,称得上是满门高官。他这媳妇也不简单,出身戚国公府,这俩嬷嬷就是妻子的陪嫁,规矩是极通的。
苏不语就是派她们去指点何子衿规矩,待俩嬷嬷回府说了此事来龙去脉,苏不语笑,“这可真是巧了。”苏不语原就是太子妃旧交,知道太子妃收到东西,便不再多问。
倒是苏太太戚氏问,“那位何姑娘怎么样?不就是这样何姑娘擅种绿菊么。”
一位李姓嬷嬷便说了,“实在是难得的伶俐人,相貌生得就好,气韵也不错,我跟张姐姐就在路上提点了何姑娘几句,何姑娘在太子妃面前一丝错漏皆无,还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赏,中午太子妃娘娘还留她在皇子府用膳了呢。”
戚氏笑,“可见是投了娘娘的眼缘。”太子妃不是个难相处的人,但太子妃行事自有章程,既然太子妃留饭又赏了东西,就说明这姑娘合太子妃的心意。
张嬷嬷也说,“是位好姑娘,聪明灵巧,难得的是大方展样,浑不像小门小户出身。”她们二人是戚公府的世仆,苏家亦是大户人家,她二人这把年纪,见的人也多。有些官宦人家的千金,都不一定有何家姑娘的大方。能在太子妃面前讨了巧,可不简单。这并不是聪明就能办到的,毕竟,能在太子妃面前耍聪明的人,据说还没出生呢。可见人家姑娘是真的性子招人喜欢。
就是张李二位嬷嬷,提起何姑娘来,不也是满嘴好话么。
戚氏含笑听了,就打发她二人下去歇着了。
话说,自何子衿何仙姑得了太子妃的赏,何老娘的腰杆子算是彻底挺起来了,她在诸多邻家官宦太太面前也不自卑了,说句老实话,现下看那些人,她老人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切~你们再有门第又如何,你们谁见过太子妃娘娘啊?你们就是见过太子妃娘娘,得过太子妃娘娘的赏么?纵得过太子妃娘娘的赏,你们有跟太子妃娘娘一道吃过饭吗?就是一同太子妃娘娘吃过饭,你们认识太子妃娘娘她舅吗?
这一切的一切,构织成了一种巨大的自豪感横在何老娘的胸口,她老人家简直要自豪的膨胀到爆炸啊!她老人家多想与人念叨念叨她家丫头的体面事迹啊,偏生沈素沈小舅爷说了,天家之事,不好宣诸于口,不然便是重罪!你说把何老娘吓得,总处将想要炫耀的热情烧熄了一些,但是,她真是快要憋死了好不好!
只是,何老娘不知道的是,她这里还在为自家丫头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赏而自豪,眼下朝中正有一场风暴,皇太子已经上书要辞职啦!
~~~
☆、第273章 帝都行之八
何子衿两世一生的经历十分传奇,面前,她前世生活的年代,绝不是现下的封建王朝可以比拟的。何子衿一直以为自己现下生活一个民风稍微开放的地方,起码,相对于前朝那种女人必须从一而终的风气,如今的朝廷是不反对女人改嫁的。何子衿觉着,如今的风气就够可以了。
但没想到,纵封建社会,也是牛人到处都有啊。
譬如,敢于辞职的皇太子。
而且,何子衿跟她舅打听了,皇太子要辞职,不是自己地位不稳,主动让贤之类,主要是,皇太后要逼皇太子休妻,皇太子对太子妃情深意重,宁可不做太子,也不肯休妻的。
天哪!
这哪里是皇太子啊!
这简直就是温莎公爵啊!
不过,太子妃可不是辛普森夫人,据她舅讲,太子妃出身名门,是太子元配发妻,更重要的是,太子妃贤良的很,于国于家,皆令人称赞。主要是太后不讲理,糊涂,死活就是要太子休妻。太子忍无可忍,索性辞职,不做太子了。
唉哟喂,这也是极难得的男人了。
何子衿都说,“太子殿下这事儿做得敞亮!”
沈素也道,“是啊,太子与太子妃结缡二十余载,情分自不必提,若真按太后的意思休了太子妃,也只是愚孝罢了。”
虽然太子太子妃的事与何子衿不相关,但,太子妃毕竟是朝云道长的外甥女,何子衿还是盼着太子妃好的。只是,这些事,她也不过是站边儿上看着,就是想帮也帮不上忙的。
太子妃的事,如沈何两家这样的门第,也就是看看罢了。
倒是阿玄官学里放了假,说要带子衿姐姐去城里逛一逛,省得来帝都一趟总闷在家里。何子衿倒是想去,沈氏却是有些不放心,阿念道,“我陪子衿姐姐一道去。”
沈氏连忙道,“你还得念书呢。”
阿念笑,“书念了这些年,也不在这一时一刻。我也想去帝都城瞧瞧,总在家觉着闷的慌。”
阿冽俊哥儿也想跟,不过,他们俩都要与阿丹一道念书,明年正月十七去官学考试,要是考进了,就能去官学念书了。何况,外头冷,阿冽还好,俊哥儿却是年岁小,怕他出门冻着。何子衿说了给他们带好吃的回来,因家里还有表兄弟在一处玩儿,也就不闹了。
阿玄先说了,“明早咱们出去吃早饭,就去太平居,唉哟,那里可有名了。太平居的东家是太祖皇帝的老乡,据说太祖皇帝攻进帝都城前都吃了他家八个大包子,然后,一鼓作气打进帝都,做了皇帝。只要是来帝都的,就没有不去太平居吃包子的。”
何子衿直笑,“这么有名。”
阿玄道,“可不是。便是有人不爱吃他家的包子,也要过去瞧一瞧太祖皇帝的御笔的,他家的牌匾也是太|祖皇帝亲提的呢。他家非但包子好吃,还有馄饨,羊肉汤,白米粥,酱的小菜,都不错。”
“叫你这么一说,是要去尝一尝的。”
第二天,何子衿特意换了身少年装束,沈氏还叫小福子一道跟着,何子衿道,“让福子哥在家吧,叫三喜跟着就行。”三喜是阿念的书僮。
沈氏也应了,又拿出银子给闺女收着,道,“难得来帝都一趟,这么冷的天,我是不稀罕出去。你们精神头好,不怕冷,出去逛一逛也无妨,只是下午早些回来,别叫我惦记着。”
何子衿收了银子,道,“娘你就放心吧,要是太平居的包子真那么好吃,我带些回来,咱们一家子尝尝。”
何老娘也说,“早些回来。”再叮嘱一句,“要是包子贵,就少带几个,一人尝一口也罢了。”
何子衿笑,“知道啦。”
因天冷,三人是坐车去的,都坐车里了,阿玄还夸呢,一个劲儿的说,“子衿姐姐,你穿男孩子的袍子,也特俊。不过,就是让人一瞧就知道,你是个女的。”
何子衿道,“知道就知道呗,这不是为了省事么。我听说,帝都也有男人,比女人都俊。”
“唉哟,你可别在苏家人面前这么说。这也是旧事了,说的是苏不语苏侍郎,说苏侍郎少年的时候,到官学念书,同窗都以为他是女扮男装。”
“这位苏侍郎有这么俊,孙叔叔也说他很俊。”
“俊的很。”阿玄道,“不过,我就见过苏侍郎一回,他比我爹还大个十年岁呢,结果看上去,一点儿都不老,整个人仿佛会发光。”
何子衿听得颇是向往,道,“潘安宋玉也不过如此了吧。”
“是啊,据说当初苏侍郎外调回帝都,他一进城门,男女老少都出门瞧他,还有不少人冲他扔香包玉坠团扇帕子啥的,结果,有一痴狂的,是朱雀街上卖柚子的女娘,心潮澎湃之下,抄起个袖子就朝苏侍郎飞了过去,结果,一柚子就把苏侍郎从马上砸下来了,脑袋上砸一青包。”
何子衿听得哈哈大笑,阿念也是忍俊不禁。何子衿乐,“幸而是卖柚子的,要是个卖榴莲的,得把苏大人砸去半条命。”
阿玄立刻跟子衿姐姐请教,榴莲是啥?
子衿姐姐比划一下,“这么大,皮上都是刺。”
阿玄颇是惊讶,道,“世间竟有此凶物,这要砸一下,真能把人砸坏。”
何子衿笑问,“那卖柚子的女娘最后怎么着了?”
“这能怎么着啊,怪也怪苏侍郎生得忒俊。”阿玄笑嘻嘻地,“还有一人,相貌较苏侍郎不相上下,就是没苏侍郎出名。就是小唐叔的师傅,李子爵。李大人也极俊俏的。”
何子衿道,“帝都美男子还真多啊,原本我以为,舅舅就是极俊俏清雅的人物了。”
阿玄一撇嘴,摆摆手,“不能比。我爹的相貌也就排个中上。”
阿念道,“义父起码是个中上,我看你,连个中不溜都没有。”真是的,总跟子衿姐姐说美男是什么意思啊!
阿玄也是很在意自己相貌的,道,“起码也是个中不溜啦。”
何子衿道,“为人最重要的是有内涵,像苏侍郎李大人,非有学问,再加上好相貌,故此人人称诵。倘空有皮囊,没学识,也就是一花瓶啦。”
阿玄道,“我内涵也不错的,子衿姐姐,你发现没?”
阿念心说,你这是要抢我媳妇还是怎么着?
三人一面说话,就到太平居。
难得的好天气,太阳红彤彤的挂在东方,阳光穿透清晨薄雾,给晨间的寒风带来一丝温暖。太平居果然名不虚传,生意极是不错。何子衿一行正欣赏太平居的牌匾,便又有客人慕名而来。何子衿连忙给人家让路,倒是吓一跳,中间一位三缕长须的老者生得眉眼与朝云道长有几分相似。
不过,何子衿是个谨慎人,朝云道长这样的身份,与他相似的人,恐怕都不是寻常人。
这太平居的包子,要何子衿说,味儿也不错,就是有些油腻了。不过,馄饨、羊肉汤、酱菜都不错,吃过早点,阿玄就带着子衿姐姐和阿念哥在朱雀大街好生逛了逛,何子衿是个爱买东西的,帝都的一些物什,自是碧水县不能比的,连绣线她也买了一包回去。及至回家时,才又去了一趟太平居,买了许多包子带回家。
何老娘倒觉太平居的包子味儿好,一个劲儿的夸,“果然不愧是皇帝老爷吃过的包子,香!”
待何老娘问及包子的价钱,何子衿说了个数目,何老娘立刻心疼无比,直道,“我的天哪,这些银子,在咱家,都够买一头猪了。”
何子衿道,“祖母只管吃就是,一辈子就来帝都这一回,就是两头猪的价儿,也得尝尝这皇帝老爷吃过的肉包子,不然,待回了家,别人问起来,这样有名的东西都没吃过,岂不憾事!”
这么一想,何老娘也就算了,道,“丫头说的也有理。”又招呼着大家吃起包子来!
待吃过这顿太平居的包子,何子衿见他舅事务不忙,还时不时的会从衙门翘班,何子衿就同她舅商量着印书的事儿。沈素与他姐直笑,道,“咱们子衿不简单哪,不要说我像她这个年岁,就是现下,我也没出过书呢。”
何子衿道,“舅,这就是你想不通了。你这些年在进士堂讲课的经验,合该写到纸上,集结成册。倘有那些听不起课程的学子,也可以买了书回去钻研。”
沈素到底是文人出身,道,“书可不是随便写的。”
“你说的是圣人著书,还要前考证后考据的,咱们这就是寻常书籍,一不去跟圣人比,二不去跟贤人比,三不去跟有学问的人比。就是把一些念书的经验写录出来,写的浅显,但只有其中一二有益,也就值了。”何子衿巴啦巴啦的说了一通,还撺掇她舅,“反正我看现下舅舅你也不忙,不如把你的经验也写成书,咱们一道刊印。”
沈素问,“你这好卖么?”卖书就是生意了,沈素不想看外甥女赔本。
“看舅你说的,我在老家的书铺子火的了不得,当初薛帝师去芙蓉书院讲学,都给我签过字。我把薛帝师签过字的书给裱了起来,就放到书铺子里,就成了镇铺之宝。就是这两套书,也是火爆的了不得。阿念还无偿的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捐给了书院,给书院的小学生们研习呢。”何子衿道,“趁着春闱将至,提前把书印出来。介时,阿念跟我爹一中进士,立刻就能拿出去卖了。”
沈素还是先把书稿留下,决定先看看。
然后,舅甥俩商量好些日子,沈素给安排的书商,何子衿大手笔,每样印了五千本,全都是用的何子衿的私房。待书印好了,何子衿信心满满,就等发财了。
何子衿还给她舅的书铺子提了些意见改进,说她舅,“我看帝都的许多书铺,多是清雅过了头,这卖东西,得吆喝。不吆喝谁知道呢?等我卖书时,舅你让掌柜好生与我学学。”
她舅忍笑,“成,那可说定了啊,到时你可不能藏私,得教掌柜的几招。”
何子衿道,“没问题。”
何子衿就将自己一路自进皇子府的大门到皇子妃住的院子说了一遍,何老娘听得直咂舌,道,“我滴个乖乖,咱们这四进大宅,我都觉着了不得了。原来去皇子府内都大的能跑马啊!”
何子衿道,“先是坐车,到了内宅,便换了轿。反正太子妃娘娘住的院子就比咱们的宅子大,院里有梅花,屋里有水仙,那水仙,也养得极好,香极了。尤其太子妃娘娘,看着才二十来岁的样子,年轻的很。说话也和气的了不得,茶也香,饭也好吃。”
何老娘立刻不满,问自家丫头,“你怎么还又吃又喝的?”
何子衿颇是荣幸地,“太子妃娘娘留我吃饭,我当然要吃了。”
何老娘啪的一拍大腿,愈发喜笑颜开,与自己亲家沈老太太道,“唉呀,亲家!亲家!你瞧瞧,咱们这丫头,可真是有福气哩!竟然还在皇子府吃了一顿饭!唉哟!这可再想不到了!”直把眼睛笑成一线,瞅着自家丫头那是爱都爱不过来哪,何老娘笑,“丫头,你咋这么大福气涅~”
何子衿笑嘻嘻地,甭看这丫头上辈子接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但这辈子见着一国太子妃,那颗小心脏也是怪激动滴,还拍何老娘马屁,“我这都是像祖母啊!”
何老娘摆摆手,“你比我有福,能见着太子妃娘娘,你这一辈子也值啦!”
何子衿颇是无语,她这一辈子还长着呢,好不好!
连陈姑丈听说何子衿去觐见太子妃,那憔悴的脸上也是重现精神抖擞之色,直说,“子衿这孩子,打小就瞧着有出息。这不,这不就应了我这话么。”
听这话,何老娘就想翻白眼,陈姑丈啥时候说过这话哟,真是会沾光!不过,想着小陈氏的事,何老娘决定就善良的不去揭穿陈姑丈了。
因何子衿平平安安的回来,一家子高兴,这才开始吃饭,何子衿知道家里是担心她担心的午饭都没吃,直说道,“只是替朝云师傅送个信儿罢了,怎么连午饭都耽搁了。”
“这送信儿送到太子妃娘娘跟前,不见你回来,哪里吃得下。”沈氏也是满面含笑,闺女没出事就好。
何老娘忽地一击掌道,“唉呀,要早知朝云师傅这般身份,当初真该多去烧几柱香。”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虽然陈姑丈也是这个心思,但也只有何老娘实诚的说了出来。
陈姑丈望着何子衿笑吟吟的模样就心下感叹,怎么这丫头就这般有运道呢,因着朝云道长脾气古怪,他那观建在山上,人们便去的少。就人家何子衿,隔三差五的去,这不,突然就得这大运道,以后还愁什么哩。
要早知如此,当初不管怎么求,也该替孙子把这丫头求来做媳妇啊。
哎,可惜有钱难买早知道,陈姑丈心下叹口气,想着只要闺女能平安,别的他也就不想了。
何沈两家排开桌椅吃午饭,苏家俩嬷嬷也回府复命,这俩嬷嬷还是苏侍郎苏不语妻子的陪嫁嬷嬷。苏不语原就是相府出身,他亲爹是当朝首辅,他在刑部做侍郎。他上头还有俩哥,一个陕甘总督,一个江浙总督,称得上是满门高官。他这媳妇也不简单,出身戚国公府,这俩嬷嬷就是妻子的陪嫁,规矩是极通的。
苏不语就是派她们去指点何子衿规矩,待俩嬷嬷回府说了此事来龙去脉,苏不语笑,“这可真是巧了。”苏不语原就是太子妃旧交,知道太子妃收到东西,便不再多问。
倒是苏太太戚氏问,“那位何姑娘怎么样?不就是这样何姑娘擅种绿菊么。”
一位李姓嬷嬷便说了,“实在是难得的伶俐人,相貌生得就好,气韵也不错,我跟张姐姐就在路上提点了何姑娘几句,何姑娘在太子妃面前一丝错漏皆无,还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赏,中午太子妃娘娘还留她在皇子府用膳了呢。”
戚氏笑,“可见是投了娘娘的眼缘。”太子妃不是个难相处的人,但太子妃行事自有章程,既然太子妃留饭又赏了东西,就说明这姑娘合太子妃的心意。
张嬷嬷也说,“是位好姑娘,聪明灵巧,难得的是大方展样,浑不像小门小户出身。”她们二人是戚公府的世仆,苏家亦是大户人家,她二人这把年纪,见的人也多。有些官宦人家的千金,都不一定有何家姑娘的大方。能在太子妃面前讨了巧,可不简单。这并不是聪明就能办到的,毕竟,能在太子妃面前耍聪明的人,据说还没出生呢。可见人家姑娘是真的性子招人喜欢。
就是张李二位嬷嬷,提起何姑娘来,不也是满嘴好话么。
戚氏含笑听了,就打发她二人下去歇着了。
话说,自何子衿何仙姑得了太子妃的赏,何老娘的腰杆子算是彻底挺起来了,她在诸多邻家官宦太太面前也不自卑了,说句老实话,现下看那些人,她老人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切~你们再有门第又如何,你们谁见过太子妃娘娘啊?你们就是见过太子妃娘娘,得过太子妃娘娘的赏么?纵得过太子妃娘娘的赏,你们有跟太子妃娘娘一道吃过饭吗?就是一同太子妃娘娘吃过饭,你们认识太子妃娘娘她舅吗?
这一切的一切,构织成了一种巨大的自豪感横在何老娘的胸口,她老人家简直要自豪的膨胀到爆炸啊!她老人家多想与人念叨念叨她家丫头的体面事迹啊,偏生沈素沈小舅爷说了,天家之事,不好宣诸于口,不然便是重罪!你说把何老娘吓得,总处将想要炫耀的热情烧熄了一些,但是,她真是快要憋死了好不好!
只是,何老娘不知道的是,她这里还在为自家丫头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赏而自豪,眼下朝中正有一场风暴,皇太子已经上书要辞职啦!
~~~
☆、第273章 帝都行之八
何子衿两世一生的经历十分传奇,面前,她前世生活的年代,绝不是现下的封建王朝可以比拟的。何子衿一直以为自己现下生活一个民风稍微开放的地方,起码,相对于前朝那种女人必须从一而终的风气,如今的朝廷是不反对女人改嫁的。何子衿觉着,如今的风气就够可以了。
但没想到,纵封建社会,也是牛人到处都有啊。
譬如,敢于辞职的皇太子。
而且,何子衿跟她舅打听了,皇太子要辞职,不是自己地位不稳,主动让贤之类,主要是,皇太后要逼皇太子休妻,皇太子对太子妃情深意重,宁可不做太子,也不肯休妻的。
天哪!
这哪里是皇太子啊!
这简直就是温莎公爵啊!
不过,太子妃可不是辛普森夫人,据她舅讲,太子妃出身名门,是太子元配发妻,更重要的是,太子妃贤良的很,于国于家,皆令人称赞。主要是太后不讲理,糊涂,死活就是要太子休妻。太子忍无可忍,索性辞职,不做太子了。
唉哟喂,这也是极难得的男人了。
何子衿都说,“太子殿下这事儿做得敞亮!”
沈素也道,“是啊,太子与太子妃结缡二十余载,情分自不必提,若真按太后的意思休了太子妃,也只是愚孝罢了。”
虽然太子太子妃的事与何子衿不相关,但,太子妃毕竟是朝云道长的外甥女,何子衿还是盼着太子妃好的。只是,这些事,她也不过是站边儿上看着,就是想帮也帮不上忙的。
太子妃的事,如沈何两家这样的门第,也就是看看罢了。
倒是阿玄官学里放了假,说要带子衿姐姐去城里逛一逛,省得来帝都一趟总闷在家里。何子衿倒是想去,沈氏却是有些不放心,阿念道,“我陪子衿姐姐一道去。”
沈氏连忙道,“你还得念书呢。”
阿念笑,“书念了这些年,也不在这一时一刻。我也想去帝都城瞧瞧,总在家觉着闷的慌。”
阿冽俊哥儿也想跟,不过,他们俩都要与阿丹一道念书,明年正月十七去官学考试,要是考进了,就能去官学念书了。何况,外头冷,阿冽还好,俊哥儿却是年岁小,怕他出门冻着。何子衿说了给他们带好吃的回来,因家里还有表兄弟在一处玩儿,也就不闹了。
阿玄先说了,“明早咱们出去吃早饭,就去太平居,唉哟,那里可有名了。太平居的东家是太祖皇帝的老乡,据说太祖皇帝攻进帝都城前都吃了他家八个大包子,然后,一鼓作气打进帝都,做了皇帝。只要是来帝都的,就没有不去太平居吃包子的。”
何子衿直笑,“这么有名。”
阿玄道,“可不是。便是有人不爱吃他家的包子,也要过去瞧一瞧太祖皇帝的御笔的,他家的牌匾也是太|祖皇帝亲提的呢。他家非但包子好吃,还有馄饨,羊肉汤,白米粥,酱的小菜,都不错。”
“叫你这么一说,是要去尝一尝的。”
第二天,何子衿特意换了身少年装束,沈氏还叫小福子一道跟着,何子衿道,“让福子哥在家吧,叫三喜跟着就行。”三喜是阿念的书僮。
沈氏也应了,又拿出银子给闺女收着,道,“难得来帝都一趟,这么冷的天,我是不稀罕出去。你们精神头好,不怕冷,出去逛一逛也无妨,只是下午早些回来,别叫我惦记着。”
何子衿收了银子,道,“娘你就放心吧,要是太平居的包子真那么好吃,我带些回来,咱们一家子尝尝。”
何老娘也说,“早些回来。”再叮嘱一句,“要是包子贵,就少带几个,一人尝一口也罢了。”
何子衿笑,“知道啦。”
因天冷,三人是坐车去的,都坐车里了,阿玄还夸呢,一个劲儿的说,“子衿姐姐,你穿男孩子的袍子,也特俊。不过,就是让人一瞧就知道,你是个女的。”
何子衿道,“知道就知道呗,这不是为了省事么。我听说,帝都也有男人,比女人都俊。”
“唉哟,你可别在苏家人面前这么说。这也是旧事了,说的是苏不语苏侍郎,说苏侍郎少年的时候,到官学念书,同窗都以为他是女扮男装。”
“这位苏侍郎有这么俊,孙叔叔也说他很俊。”
“俊的很。”阿玄道,“不过,我就见过苏侍郎一回,他比我爹还大个十年岁呢,结果看上去,一点儿都不老,整个人仿佛会发光。”
何子衿听得颇是向往,道,“潘安宋玉也不过如此了吧。”
“是啊,据说当初苏侍郎外调回帝都,他一进城门,男女老少都出门瞧他,还有不少人冲他扔香包玉坠团扇帕子啥的,结果,有一痴狂的,是朱雀街上卖柚子的女娘,心潮澎湃之下,抄起个袖子就朝苏侍郎飞了过去,结果,一柚子就把苏侍郎从马上砸下来了,脑袋上砸一青包。”
何子衿听得哈哈大笑,阿念也是忍俊不禁。何子衿乐,“幸而是卖柚子的,要是个卖榴莲的,得把苏大人砸去半条命。”
阿玄立刻跟子衿姐姐请教,榴莲是啥?
子衿姐姐比划一下,“这么大,皮上都是刺。”
阿玄颇是惊讶,道,“世间竟有此凶物,这要砸一下,真能把人砸坏。”
何子衿笑问,“那卖柚子的女娘最后怎么着了?”
“这能怎么着啊,怪也怪苏侍郎生得忒俊。”阿玄笑嘻嘻地,“还有一人,相貌较苏侍郎不相上下,就是没苏侍郎出名。就是小唐叔的师傅,李子爵。李大人也极俊俏的。”
何子衿道,“帝都美男子还真多啊,原本我以为,舅舅就是极俊俏清雅的人物了。”
阿玄一撇嘴,摆摆手,“不能比。我爹的相貌也就排个中上。”
阿念道,“义父起码是个中上,我看你,连个中不溜都没有。”真是的,总跟子衿姐姐说美男是什么意思啊!
阿玄也是很在意自己相貌的,道,“起码也是个中不溜啦。”
何子衿道,“为人最重要的是有内涵,像苏侍郎李大人,非有学问,再加上好相貌,故此人人称诵。倘空有皮囊,没学识,也就是一花瓶啦。”
阿玄道,“我内涵也不错的,子衿姐姐,你发现没?”
阿念心说,你这是要抢我媳妇还是怎么着?
三人一面说话,就到太平居。
难得的好天气,太阳红彤彤的挂在东方,阳光穿透清晨薄雾,给晨间的寒风带来一丝温暖。太平居果然名不虚传,生意极是不错。何子衿一行正欣赏太平居的牌匾,便又有客人慕名而来。何子衿连忙给人家让路,倒是吓一跳,中间一位三缕长须的老者生得眉眼与朝云道长有几分相似。
不过,何子衿是个谨慎人,朝云道长这样的身份,与他相似的人,恐怕都不是寻常人。
这太平居的包子,要何子衿说,味儿也不错,就是有些油腻了。不过,馄饨、羊肉汤、酱菜都不错,吃过早点,阿玄就带着子衿姐姐和阿念哥在朱雀大街好生逛了逛,何子衿是个爱买东西的,帝都的一些物什,自是碧水县不能比的,连绣线她也买了一包回去。及至回家时,才又去了一趟太平居,买了许多包子带回家。
何老娘倒觉太平居的包子味儿好,一个劲儿的夸,“果然不愧是皇帝老爷吃过的包子,香!”
待何老娘问及包子的价钱,何子衿说了个数目,何老娘立刻心疼无比,直道,“我的天哪,这些银子,在咱家,都够买一头猪了。”
何子衿道,“祖母只管吃就是,一辈子就来帝都这一回,就是两头猪的价儿,也得尝尝这皇帝老爷吃过的肉包子,不然,待回了家,别人问起来,这样有名的东西都没吃过,岂不憾事!”
这么一想,何老娘也就算了,道,“丫头说的也有理。”又招呼着大家吃起包子来!
待吃过这顿太平居的包子,何子衿见他舅事务不忙,还时不时的会从衙门翘班,何子衿就同她舅商量着印书的事儿。沈素与他姐直笑,道,“咱们子衿不简单哪,不要说我像她这个年岁,就是现下,我也没出过书呢。”
何子衿道,“舅,这就是你想不通了。你这些年在进士堂讲课的经验,合该写到纸上,集结成册。倘有那些听不起课程的学子,也可以买了书回去钻研。”
沈素到底是文人出身,道,“书可不是随便写的。”
“你说的是圣人著书,还要前考证后考据的,咱们这就是寻常书籍,一不去跟圣人比,二不去跟贤人比,三不去跟有学问的人比。就是把一些念书的经验写录出来,写的浅显,但只有其中一二有益,也就值了。”何子衿巴啦巴啦的说了一通,还撺掇她舅,“反正我看现下舅舅你也不忙,不如把你的经验也写成书,咱们一道刊印。”
沈素问,“你这好卖么?”卖书就是生意了,沈素不想看外甥女赔本。
“看舅你说的,我在老家的书铺子火的了不得,当初薛帝师去芙蓉书院讲学,都给我签过字。我把薛帝师签过字的书给裱了起来,就放到书铺子里,就成了镇铺之宝。就是这两套书,也是火爆的了不得。阿念还无偿的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捐给了书院,给书院的小学生们研习呢。”何子衿道,“趁着春闱将至,提前把书印出来。介时,阿念跟我爹一中进士,立刻就能拿出去卖了。”
沈素还是先把书稿留下,决定先看看。
然后,舅甥俩商量好些日子,沈素给安排的书商,何子衿大手笔,每样印了五千本,全都是用的何子衿的私房。待书印好了,何子衿信心满满,就等发财了。
何子衿还给她舅的书铺子提了些意见改进,说她舅,“我看帝都的许多书铺,多是清雅过了头,这卖东西,得吆喝。不吆喝谁知道呢?等我卖书时,舅你让掌柜好生与我学学。”
她舅忍笑,“成,那可说定了啊,到时你可不能藏私,得教掌柜的几招。”
何子衿道,“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