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
  生哥儿看向于书燕,见于书燕也看着他,他冷哼一声,说道:“不知道。”
  在座的人都笑了,史氏看了于书燕一眼,她果然也喜欢生哥儿,孩子小的时候她就爱抱,如今两年过去也没有变。
  吃过午饭,于书燕在家里呆着无所事事,又想起后花园二嫂辛苦种的花,于是打算出门买几瓶花去,到时不仅花园里放些,便是整个秦家前院后院也放置一些,这样秦家院里也有了生机。
  于书燕要出门,被眼尖的生哥儿瞧见,立即跟了过来,他拉着于书燕小声说道:“我没有告诉二伯母,四叔母可否带我一同出门,我已经有好几日不曾出门了。”
  于书燕蹲下身来,看着生哥儿笑道:“你要出门可曾问过你母亲,你母亲可准许?”
  生哥儿一听立即跑去问史氏,史氏听到儿子要跟四弟妹出门,还有些意外 ,才一日就混熟成这样了,孩子在院里对大伯母和二伯母都没有这么亲近过。
  史氏也有心接近四弟妹,这两年的事她一直记在心头,便同意了,让银叶跟着一同去,没想生哥儿却是摆手,“娘,我不要银叶姐姐跟着,我要跟着四叔母一同去,四叔母会功夫,坏人都不敢打她主意。”
  史氏一听笑了,压下心头的担忧,同意让孩子去。
  生哥儿高兴的跑出来,来到于书燕身边,很是得意,“走,四叔母我带你出门玩去。”
  于书燕想笑,这孩子说话像个大人似的。
  出了秦家院,于书燕却是将生哥儿带入于家院去了,于江全夫妻也没有去铺里,两年不管铺里的事,这会儿也不好接手了,想来以后都不必去铺里了,那边管事的已经管了两年,早就上了手,甚至生意更好。
  许三娘看到生哥儿,立即上前逗他,打算抱他,他还不愿意,倒是会礼貌的向两位长辈问好,问完就跑开了,跟着于书燕来到马厩,看到马厩里于书燕的座骑,他一脸的惊讶,对于书燕越发的崇拜。
  他想上前摸摸马,于书燕连忙制止,她这一匹马可是烈性子,她当初驯服时也费了功夫,她可不想伤着了生哥儿。
  生哥儿颇有些不服气,直到于书燕答应给他想办法弄匹小马驹,小家伙才展颜。
  第461章 城里的风月馆
  坐上马车一同去街头,石泉赶的车,于书燕却是去码头看看,原本只是看看码头有没有变化,没成想一下马车,石泉眼尖,指着底下的船说道:“燕子,不得了,瞧瞧,咱们遇上了岭南的商人。”
  “香胰子,澡豆。”
  于书燕连忙催着石泉下去,别让其他的客商抢了先。
  生哥儿却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两人那激动的模样,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但是生哥儿闻到了码头传来的香味,原来有人在卖炒糕,她抱着生哥儿下了堤,在那小商贩面前买了一小碗给孩子吃。
  生哥儿长相好,又穿得不错,人又有灵气,这么可爱的孩子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于书燕拉着生哥儿往石泉走去,没想忽然上来几人似乎走得急,将两人牵着的手冲开了,于书燕立即反应过来不对劲,她朝生哥儿看去,果见刚才故意冲开的几位大汉中其中一人抱起了生哥儿。
  生哥儿受了惊,大哭大闹,还咬对方的手,身子乱扭,对方抱不住,于书燕也怒了,她抬手朝身前的人拍去,她的功夫可是练了好几年了,她将眼前挡住去路的人群生生打出一条路来,三两步冲上前,来到几名大汉面前。
  那几名大汉想她一个小女子,几人一起上必定摆得定,哪知于书燕却是身形极为灵活,三两下躲开前头拦着的大汉,追上了正要上船的大汉,没多会就将对方打得爬下,生哥儿获救,待于书燕将几名大汉解决,石泉也跑了过来。
  几名大汉被石泉给绑了,呆会送县衙里去,吃牢饭是跑不掉了。
  于书燕拍了拍衣裳上的灰尘,生哥儿却是上前抱住她的腿,脸上还挂着泪,眸里却是满满的崇拜,抱着她的腿恳求道:“四叔母,我要学功无,我要跟着四叔母学功夫。”
  于书燕呆了呆,看着这个粘人精,似乎比上一世还要粘她是怎么一回事。
  于书燕将生哥儿抱了起来,还是抱着放心些。
  石泉与那岭南商人谈好了价格,二话不说借着自己在码头上认识不少人,便借了三辆驴车,将对方手中的东西给运走了,连带的将这些人绑在了驴车上,驴车驶动,他们便奔跑着跟在后头。
  于书燕却是赶着马车,旁边坐着一个小孩子,很是安静老实,只是看到那驴车后跑得狼狈的几名大汉,孩子便是笑了。
  于书燕还要上街买花呢,这些人和那些货都让石泉去解决了,她却是赶着马车带着孩子来了东市街头,看到有卖花的花农,便将对方的花全部买下了,同时那新烧的土瓦灌也全部买下。
  生哥儿看到这么多的花,睁大了眼睛,原来是来买花的,小家伙的眼神粘在糖人的小贩身上。
  于书燕朝那边看去一眼,便带着孩子来到商贩面前,买了个糖人,孩子拿着舍不得吃,却是看过不停。
  一路回到了秦家院,那卖花的庄户是一对父子,帮着于书燕将花瓶从牛车上搬下来,按着于书燕的要求,将前院后院都摆好。
  吕氏穿着围子衣从厨房里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疑惑的看着忙碌的大小两人,便是生哥儿也在指挥着。
  很快花瓶按于书燕的要求摆放好,于书燕给了对方银子,这对父子还是第一次遇上这么好说话的东家,连连道谢,这一桩生意做得大,父子两人满意的赶着牛车走了。
  秦家院前院后都摆了花了,吕氏很是高兴,“四弟妹大手笔,瞧着这摆设也有讲究,搭配起来还挺好看的,以后我倒是有事儿做了,我最是喜欢养花。”
  唉,与前一世于书燕一样,到了京城的花园子还是她自个儿大理的,她自是知道吕氏喜欢养花了,不然就后院那小地方,她还打理得这么好。
  俞氏从正屋里出来,看到院里院外这么多的花花草草,心情也是大好,花园小了,便是游廊上也摆上花草,感觉整个秦家都有了生机。
  于书燕随后出门却是乘着生哥儿没有看到她的时候,于书燕出了门,今个儿拉来了一批香胰子和香豆,她得做个处理。
  于书燕来到西市小院,石泉还在这儿等她,今天是撞上去的运气,那几位岭南商人正在码头寻他们,这两年都没寻到他们,在庾县有另外的商户,可是那商户也没能找到,便又想起他们了。
  石泉只报出自己的名姓,对方便放心的卖给了他,这一下石泉留了个心眼,问过了对方的住处,说以后不必他们运来了,他们的人会去找他们。
  这两年黎劲为香铺提供了不少南珠和香料,极为好卖,然而份量太少,整个荆湖南路有好家香火旺的寺庙,不过那些寺庙旁早有人想到了做生意,于书燕也叫汪良努力的试试能不能在那些寺庙前也开铺子,到时不跟别人抢着卖香纸,他们只卖开光的南珠。
  于书燕看了地址一眼,对岭南越发的好奇,以后必定往岭南去一趟,且去看看广州海夷道上的繁华。
  于书燕看了一下香胰子和香豆的货色,很是满意的,她拿了一部分出来,却是带去了于家院里,他们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过这么好的了,以后若是黎劲能固定下来带回庾县,她也就不愁了。
  于书燕怕父母觉得无聊,便调走了旺兴街头布庄的掌柜,于江全夫妻又管着铺子了,与石梅成对门,石梅原本打算与于汪良定亲,年底便想成亲,没想玉兰村的舅母不同意,觉得汪良年纪大了,家里又是独子,主要是没有给伍氏满意的礼金,伍氏只想往怀里捞的,便是先前两兄妹要离开杨家,单独立户籍,伍氏哭哭闹闹,没成功。
  相较于上一世的石梅,于书燕还是欣慰的,她改变了石梅的命运,不仅晚嫁了几年,同时还是找到了她喜欢的,汪良还是秀才郎,比前一世石梅嫁的那人好太多。
  于书燕陪着父母坐在布庄里,周寅从对面铺子里过来,在于书燕身边坐下,从怀里摸出一盒酥糕。
  于书燕双眸一亮,“福城的酥糕。”
  周寅扬起唇角。
  “二哥去了福城?”
  周寅摇头,庾县也有一家提供福城的酥糕,那人将福城做酥糕生意的请来了庾县,以后福城怕是没得吃了。
  第462章 秦楚好喝酒
  于书燕一脸的惊讶,“我先前想干的事倒有人替我做了,这人霸气。”
  周寅听后去是神色不明,也没有多说。
  夜里回到秦家院,于书燕本来回的晚,秦家院里除了二哥要出门,今个儿不在家外,其他俩哥哥已经回来了,只是于书燕却没有看到秦楚,她一脸的疑惑,秦楚这是去了哪儿?
  秦楚是晚饭过后天黑透了才回来的,身上带着酒味儿,于书燕有些疑惑不解,最近秦楚忽然好酒了不成?总有人请他吃饭。
  秦楚只说是才子们约着去的,倒没有多做解释,于书燕眼下也有自己的心事,自然也没有在意秦楚,他喝了酒,倒也没有醉的。
  生活还算充实,与以前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除了生哥儿总是缠着于书燕要跟着她出门外,秦家院里还是很安静的。
  这日于书燕带着生哥儿去铺里了,史氏和银叶也出门逛街了,秦家院里只有两儿媳妇,毛氏服侍俞氏歇晌,随后也想出门看看,便来到东市街头,毛氏手里头有婆母私下里给的银子,说他们大房没有私房钱,俞氏自是知道,私下里会给夫妻两人一点零花。
  毛氏在街头转了一圈,听到庾县有间酒楼卖福城的酥糕,毛氏数了数自己攒下的,便想给俞氏买一盒酥糕回去,每次婆母得了酥糕都舍不得自己吃。
  这一处酒楼地处城中偏靠向城南,最是繁华之地,酒楼外更是客如云,毛氏来到门口,就听说这酒楼新办不过小半年,却极具盛名,这酒楼成了当地才子们聚会会诗之地。
  听说这里头的东家实则是一个女的,只是这位东家从不曾露过面,却是出了两幅对联,谁答上了便能成为入幕之宾,见一面还想再见,就会另出对联,对上了才能相见。
  可是坊间却传言这位女子长得极为美貌,又是妙龄,便是入幕之宾,她不过是与之对酒当唱,吟诗作赋,不会有半点风月之事,实则上是一位才女。
  也正因为此女的神秘以及此女的才气,再与她的正派作风,成了街坊们常谈的对象,也是各位才子们愿意去酒楼消费的关键,她不仅得了才名还得了这些才子们的高看。
  毛氏在酒楼外站了一会儿,瞧着里头这么热闹,想必就她口袋里这一点儿银子,恐怕人还没有进去就被赶了,于是毛氏打了退堂鼓,离开了酒楼,又在街头逛着。
  才上街,忽然听到旁边人交谈,“你们可当真知道侄女儿书燕在旺兴街做生意?”
  一把女声说道:“那还有假,她姑母你不知道,我寻得好苦,每年派石泉往余家湾送银子,就是不说他们一家去了哪儿,城里这么大,我们时不时来,也不曾碰着。”
  “不过我认识镇郊毛家村的村民,那村民说村里有位夫子先前住在城里,正与侄女儿是亲戚呢,是那毛家大哥说的,在旺兴街头做生意。”
  毛雯玉听到这儿脚步一顿,立即回头看向那说话的两女人,只见那儿站着四人,眼下正说话的站着一对夫妻,男的没有开口,可是毛氏却看到那男的长得很像四弟妹的父亲,莫不是是兄弟。
  此时还在说着,蔡氏说道:“二弟一家如今是过好了,当年打猎还卖皮子,生活就过得好,那会儿我们去玉兰村要点吃食,我这个侄女可有能耐了,还拿竹杆子打长辈,不得了。”
  “说起来这侄女儿倒是命太好了,嫁到了桃花村一个读书郎为妻,如今更是将二弟夫妻也带入城里过好日子,我就纳闷儿了,侄女儿的婆家也由着她用婆家的银子去救济娘家,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傻瓜。”
  于宝莲一听却是不好受,说道:“书燕哪有这能耐,这个中必有缘由,我小女儿嫁到了城里,我去问问便知道了,她是什么都懂的,赵家在城里可是出了名的。”
  蔡氏听后,立即说道:“那就叫侄女儿仔细的问问,如果二弟一家真的有了银子,怎么说家里两老的也该养吧,都能住到城里来,想必也有赚钱的门路了,到时还能给他大哥寻门活做,哪像现在我们一家人过的什么日子。”
  于宝莲一听,便顺势问道:“二哥一年送了多少银子给爹娘?”
  说起这银子,蔡氏却有些支支吾吾,于宝莲有些不高兴,既然想求她打探,就该实话实说的。
  被于宝莲追着问,蔡氏又想联合这位小姑,又想借着小姑家中的势,于是开了口,说道:“一年也没有给多少,就几十两银子吧。”
  “几十两银子?”
  于宝莲一脸不可思议的笑出声来,“大嫂,你没有搞错吧,二哥如此大方,你还嫌少,一口气给这么多,你们一辈子都不愁吃喝了。”
  蔡氏连忙转移话题,说道:“所以我们也觉得二弟必定是发财了,要不哪能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咱们不如寻到二弟,问问二弟做的什么生意好了。”
  于宝莲原本对找二哥一事不太上心,毕竟猎户出身,再有能耐还以有能耐到哪儿去,家中两个哥哥就没有她嫁得好,她才是过好日子的那一个。
  尤其她二女儿嫁入赵家大公子为妾后,她和挑担卖烧饼的丈夫也不用这么操劳了,已经在镇上开了一间烧饼铺子,丈夫这手艺是祖传,味道好,倒是不少街坊光临,家里的生活是不错的。
  如今听说二哥随手一给就是几十两银子,想必真如大嫂所说发了财,于宝莲也动了心,决定帮着寻一寻,当年因为将侄女儿书燕嫁入刘家的事,害得她里外不是人,她便发誓不再理会二哥一房,再也不去二哥家门,但是二哥若是发了财的话,她是要去见一见的。
  毛氏从头听到尾,越听越是心惊,她轻咳一声,说道:“你们说的那个于家倒与我认识的那个于家有些像。”
  蔡氏和于宝莲立即看向毛氏,瞧着她穿着上等的好布料,一看家里便有钱人,于是恭敬起来。
  第463章 赵家小妾
  毛氏便说道:“于家是个猎户出身,平素卖些皮货才有些银子,还真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有钱,我听说于家家主最是孝顺,家里有一点儿银子就会给父母存着,正好住我们家不远,所以才知道这事儿的。”
  蔡氏一听,一脸的惊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所以二弟根本没有发财了?
  而于宝莲一听,却是“呸”了一声,看向蔡氏说道:“都说二弟猎户出身能有多能耐,你定是听错了,我也懒得再打听了。”
  于宝莲转身要走,蔡氏连忙拉住,接着回头问毛氏,“可是我问过了毛家村的人,他们是这么说的,那位毛家的童生还亲口说在旺兴街见过,还开了铺子。”
  “那铁定是的骗人的了,指不定是看错了,猎户出身还能做生意,要是会做生意那就早发财了,而且我听说嫁给秦家的那读书郎最是讨厌行商,所以不可能的。”
  毛氏说得肯定,于宝莲一听更是不愿意再找了,蔡氏心想着改日再去问问,眼前这人说得也没错, 她的确打听过,秦家那位婆母也是极为讨厌商户的,桃花村都传开了。
  于是蔡氏和于宝莲不欢而散,想来暂时不会再去找了。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