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高产作物的诞生
“呵呵,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子。”张琦不屑道。
“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等以后花生也种出来了,这东西会越来越多,这种陈大人叫做甜鬼花生的东西就会更多起来,指不定咱们隔三差五就能一人分到一袋呢。”
“甜鬼花生……这名字好奇怪,不过确实很甜很好吃。”
“真的假的,这东西至少现在很宝贵啊,而且就算到时候我们也有花生,也不会做啊。”众军搓着手,既向往,又担心。
“放心,到时候军中伙食就会这样烹制的,我请教过陈大人方法,真的很简单,到时候咱们需要大铁锅,我们也来炒菜,然后制作这种甜鬼花生,大家就有口福了。”
军营里一阵欢乐,有的吃有的喝而且味道赛神仙,自从来到宣阳坊当值,这两营兵马的小日子甭提多舒服了。
每天大家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啥时候吃饭,要么就是啥时候军营里又下发啤酒,什么时候做炒菜,有时候陈府里还会送来成筐成筐的香蕉,大家人手能分到一根,简直太美好了。
朝廷百官是在下午四五点时才陆陆续续集齐的,随后人们直扑司农寺,见到了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被翻出来的果实可以看到,已经有他们平时见到的土豆成品一半大小。
“真的长大了,这才多长时间啊!”
“是啊,前后一个月才出头吧,它已经长到这样的地步,后面只是增块头就够了,要不了多长时间!”
“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死苗,而长到现在这个地步更不可能再出现什么意外!”
“邀天之幸,邀天之幸啊!”
“我大唐终于终于出现了这样一味神一般的作物,它简直就是上天专程送给我们大唐的礼物啊。”
“从此多少人能避免饿死!哪怕是灾年,我们也不怕了!”
“不需要多少水,不挑土地,甚至不需要怎么照料,太神奇了!”
白关门喜极而泣,是真正的高兴的在哭。
甚至有些自己吃过苦,或者家里有人曾经饿死的,更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朝着亲人埋葬的方向磕头,现场一片混乱。
李二强压抑着激动问道:“统计估算出来了没有?这土豆的亩产到底有多少?”
司农寺的官员立刻回答:“陛下,我们在之前已经大致估算过,即便是此时,还未长成的土豆,也是我们普通作物产量的五六倍!”
“等土豆完全长成,起码十倍以上,只多不少!陈大人此前所说的30石亩产不好说,但20石以上是妥妥的!”
这下连李二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只感觉心脏疯狂跳动,胸口像控制不住一样喘息起来,眼前一阵阵发花。
他想起第一次自己和无忌认识陈楚的时候,那30石的数字简直就像天方夜谭,然而现在,它真的实现在了自己眼前,前后不过一个多月!
“一亩地当十亩,无需沃土,无需大量的水源,关中缺的就是水,河北、山东等地农业条件要比关中好的多,自然更不在话下。”
“而南方,则可以专门用来种植水稻。”
李二喃喃自语的说着什么,犹如魔怔,然而根本没人注意他,此时的其他人谁不像他一样呢?
尽管大唐声称土豆亩产极高的声音一直都有,但也是直到现在,才真正的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往后,就是大规模开始种植土豆的时候了吧?
他们家家都要种,一定要亲眼看到满地土豆长出来才好,能过腹,又是绝顶的美食,老百姓在灾荒年不再是饿不饿的死的问题了,而是土豆会不会吃烦的问题。
“三日后南郊祭天!”
李二下令,礼部的人立刻应允,兴奋的筹划着准备了。
“陛下,不知道这次要怎么奖赏陈楚呢?”房玄龄在旁边微笑的问道。
土豆玉米等的问世,代表大唐的鼎盛富强已经无可抵挡,所有他们平时和陈楚喝酒吃火锅时候立下的豪言壮志,都必定会一一实现!
草原,大漠,甚至漠北,西域,吐蕃高原等等地方,都有望被大唐打下来。
为什么,因为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一口唾沫都能将这些异族吐死,更别提他们名将如云,刀锋如林!
“柱国!”李二早就准备好这个封赏了。
要不是陈楚制造惊喜的速度太快,否则普通人要是有这个成就,直接封个上柱国甚至国公,李二都不眨一下眼睛。
就怕前脚给陈楚一个国公,后头又是一系列惊掉大唐下巴的发明,到时候李二就是自作自受,自找苦吃了,只能在散官、勋爵上再多给一些并列的职位。
但这些也总有封完的一天,到时候咋办?
所以给陈楚封官,能多慢就多慢,稍微快一点李二心脏都受不了。
他自己当初就是封无可封,因此李渊才给他一个天策上将的史无前例的官位。
那陈楚到时候创造个啥官位,天策上柱国么……
整个大唐的官层充满狂喜,这股喜意因为他们的意志,迅速在整个长安城涌动起来。
而从晚上开始,不断有骑兵疯狂往四处赶去,前往各个州城通知。
尤其是刚刚连续两次受灾的关中,朝廷的消息更要第一时间送到,并且扩展到每一个民众的耳中,好让他们振奋精神,建设家园,并且快速恢复农耕。
整个长安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得知土豆这东西将要走进千家万户的消息,所有人都感觉如梦如幻。
哪怕之前就有预防针,但谁能把这话当真?
这么极品的美食,一亩地能出产个几十斤都要偷着乐了,他们才不相信有几千斤这么夸张呢,这特么不是比其他粮食作物高产十倍?开玩笑不是这样开的。
然而朝廷公开放出的消息,并且所有大人物都在传,那么这消息断定不会有假了,甚至官府都贴出告示,让老百姓们准备好空余的农田,准备夏耕,人们这才不得不信。
宋吉盛此时坐在自己的客厅里,早上那一顿涮菜吃的他差点没撑死,一天跑了不知道多少次茅厕也是甘之若饴。
此时他感叹着:“新的时代要来了。”
“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等以后花生也种出来了,这东西会越来越多,这种陈大人叫做甜鬼花生的东西就会更多起来,指不定咱们隔三差五就能一人分到一袋呢。”
“甜鬼花生……这名字好奇怪,不过确实很甜很好吃。”
“真的假的,这东西至少现在很宝贵啊,而且就算到时候我们也有花生,也不会做啊。”众军搓着手,既向往,又担心。
“放心,到时候军中伙食就会这样烹制的,我请教过陈大人方法,真的很简单,到时候咱们需要大铁锅,我们也来炒菜,然后制作这种甜鬼花生,大家就有口福了。”
军营里一阵欢乐,有的吃有的喝而且味道赛神仙,自从来到宣阳坊当值,这两营兵马的小日子甭提多舒服了。
每天大家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啥时候吃饭,要么就是啥时候军营里又下发啤酒,什么时候做炒菜,有时候陈府里还会送来成筐成筐的香蕉,大家人手能分到一根,简直太美好了。
朝廷百官是在下午四五点时才陆陆续续集齐的,随后人们直扑司农寺,见到了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被翻出来的果实可以看到,已经有他们平时见到的土豆成品一半大小。
“真的长大了,这才多长时间啊!”
“是啊,前后一个月才出头吧,它已经长到这样的地步,后面只是增块头就够了,要不了多长时间!”
“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死苗,而长到现在这个地步更不可能再出现什么意外!”
“邀天之幸,邀天之幸啊!”
“我大唐终于终于出现了这样一味神一般的作物,它简直就是上天专程送给我们大唐的礼物啊。”
“从此多少人能避免饿死!哪怕是灾年,我们也不怕了!”
“不需要多少水,不挑土地,甚至不需要怎么照料,太神奇了!”
白关门喜极而泣,是真正的高兴的在哭。
甚至有些自己吃过苦,或者家里有人曾经饿死的,更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朝着亲人埋葬的方向磕头,现场一片混乱。
李二强压抑着激动问道:“统计估算出来了没有?这土豆的亩产到底有多少?”
司农寺的官员立刻回答:“陛下,我们在之前已经大致估算过,即便是此时,还未长成的土豆,也是我们普通作物产量的五六倍!”
“等土豆完全长成,起码十倍以上,只多不少!陈大人此前所说的30石亩产不好说,但20石以上是妥妥的!”
这下连李二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只感觉心脏疯狂跳动,胸口像控制不住一样喘息起来,眼前一阵阵发花。
他想起第一次自己和无忌认识陈楚的时候,那30石的数字简直就像天方夜谭,然而现在,它真的实现在了自己眼前,前后不过一个多月!
“一亩地当十亩,无需沃土,无需大量的水源,关中缺的就是水,河北、山东等地农业条件要比关中好的多,自然更不在话下。”
“而南方,则可以专门用来种植水稻。”
李二喃喃自语的说着什么,犹如魔怔,然而根本没人注意他,此时的其他人谁不像他一样呢?
尽管大唐声称土豆亩产极高的声音一直都有,但也是直到现在,才真正的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往后,就是大规模开始种植土豆的时候了吧?
他们家家都要种,一定要亲眼看到满地土豆长出来才好,能过腹,又是绝顶的美食,老百姓在灾荒年不再是饿不饿的死的问题了,而是土豆会不会吃烦的问题。
“三日后南郊祭天!”
李二下令,礼部的人立刻应允,兴奋的筹划着准备了。
“陛下,不知道这次要怎么奖赏陈楚呢?”房玄龄在旁边微笑的问道。
土豆玉米等的问世,代表大唐的鼎盛富强已经无可抵挡,所有他们平时和陈楚喝酒吃火锅时候立下的豪言壮志,都必定会一一实现!
草原,大漠,甚至漠北,西域,吐蕃高原等等地方,都有望被大唐打下来。
为什么,因为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一口唾沫都能将这些异族吐死,更别提他们名将如云,刀锋如林!
“柱国!”李二早就准备好这个封赏了。
要不是陈楚制造惊喜的速度太快,否则普通人要是有这个成就,直接封个上柱国甚至国公,李二都不眨一下眼睛。
就怕前脚给陈楚一个国公,后头又是一系列惊掉大唐下巴的发明,到时候李二就是自作自受,自找苦吃了,只能在散官、勋爵上再多给一些并列的职位。
但这些也总有封完的一天,到时候咋办?
所以给陈楚封官,能多慢就多慢,稍微快一点李二心脏都受不了。
他自己当初就是封无可封,因此李渊才给他一个天策上将的史无前例的官位。
那陈楚到时候创造个啥官位,天策上柱国么……
整个大唐的官层充满狂喜,这股喜意因为他们的意志,迅速在整个长安城涌动起来。
而从晚上开始,不断有骑兵疯狂往四处赶去,前往各个州城通知。
尤其是刚刚连续两次受灾的关中,朝廷的消息更要第一时间送到,并且扩展到每一个民众的耳中,好让他们振奋精神,建设家园,并且快速恢复农耕。
整个长安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得知土豆这东西将要走进千家万户的消息,所有人都感觉如梦如幻。
哪怕之前就有预防针,但谁能把这话当真?
这么极品的美食,一亩地能出产个几十斤都要偷着乐了,他们才不相信有几千斤这么夸张呢,这特么不是比其他粮食作物高产十倍?开玩笑不是这样开的。
然而朝廷公开放出的消息,并且所有大人物都在传,那么这消息断定不会有假了,甚至官府都贴出告示,让老百姓们准备好空余的农田,准备夏耕,人们这才不得不信。
宋吉盛此时坐在自己的客厅里,早上那一顿涮菜吃的他差点没撑死,一天跑了不知道多少次茅厕也是甘之若饴。
此时他感叹着:“新的时代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