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辽国是耶律延禧,即俗称的天祚帝在位,此人信用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民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宋政和四年元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大金,年号收国,改名完颜旻,国都设在上京,称会宁府,这比原本的历史足足早了一年,究其原因是完颜阿骨打提前了一年起兵。同年九月,完颜阿骨打攻占黄龙府,天祚帝亲领大军前去征讨,大败而逃。
  宋政和五年二月,辽东京道饶州渤海人古欲,联络附近州县,一度拥有步骑三万多人,据地叛辽。辽都统萧陶苏斡改用招抚,古欲等人坠入假招安的陷阱。起义虽不足一年,但发生在辽国腹地,阴差阳错间起到了配合女真人军事行动的作用,加速了辽朝的溃亡。
  因为渤海人古欲的叛辽,使得辽东京(辽国仿宋国,也有东南西北四京)留守萧保先对渤海人非常严酷,渤海人深受其害。宋政和六年元月,有十几个渤海青年夜潜入留守府杀之。事发之后,辽户部使大公鼎与副留守立即召集奚、汉兵镇压了这次变乱,滥杀无辜。辽东京留守府裨将、渤海人高永昌当时正领兵三千驻守东京附近,闻讯起兵反辽,率所部进入东京,驱逐大公鼎等辽官,数天间扩兵上万,高永昌自称大渤海皇帝,定国号为大元,建元隆基。
  高永昌建立大元国后,势力迅速扩大,占有辽东五十余州。辽天祚帝立即命萧韩家奴、张琳前去讨伐,被高永昌打败。以后由于高永昌在与辽军作战中滥杀无辜,颇失人心,故与辽军屡战皆不胜,被迫退保东京城。随后高永昌向阿骨打求援,时已称帝的阿骨打先以其“潜大号”(高永昌称帝)不发兵,继以“表辞不逊”于四月命大将斡鲁统兵往攻。当高永昌闻女真兵在沈州大败辽军,惊惧,即遣使向阿骨打表示“愿去名号,称藩”。斡鲁认为这是缓兵之计,遂率军进围东京城。高永昌出战不利,率五千余骑奔逃长松岛,后被手下出卖身死。
  但死了一个高永昌,还有很多高永昌,随后居住辽东的渤海人纷纷聚众起事,辽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卢俊义忙命海军李俊部调出一个师的战船全力去辽东搭救起义失败的汉民或被战乱侵扰的汉民,但并不恋战,现在辽人和金人狗咬狗,不要让它们咬死更多人就好了。
  与此同时,卢俊义还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整个局势变得对义军更有利的机会。
  宋政和七年三月,辽东汉人高药师、曹孝才及僧即荣等率其亲属二百余人渡海欲去高丽避乱,但所乘船被风刮到渤海湾的驼基岛,这里正驻扎着卢俊义麾下海军第三军的一个连。
  海军第三军军部迅速请示了卢俊义,卢俊义原本只想从辽金战区多拉点人口过来,结果看到一个那个高药师的名字,突然就想起那个先叛辽降宋继而叛宋降金的郭药师,继而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那个献上“联金灭辽”之策的燕地汉民马植,后来又想起了宋金的海上之盟,便道要不就从中推波助澜,让赵宋朝廷去虚妄地联金灭辽。
  卢俊义当即找来许贯忠、燕青、朱武、张叔夜等人商议,众人一致认为促成赵宋朝廷“联金灭辽、恢复燕云”一事对梁山义军是有利的,赵宋会在某种程度上感谢卢俊义,进而消解一部分对卢俊义的敌意,同时朝廷会将焦点放在收复燕云之上而稍微放松对梁山的压迫,另外梁山义军也可以暂时跟金国结成一个虚假同盟,避免在攻打高丽时受到金国的夹击。
  宋政和七年四月,卢俊义派燕青带着高药师等人前往东京汴梁求见赵佶。
  高药师讲到辽国内部腐败,到处起义不断;辽国遇到女真人屡战屡败,无力控制辽东,已退到辽河以西,金国已占据辽东半岛,势如破竹,怕是再过几年就会尽灭辽国。辽宋近几年陆续有使节互访,赵宋朝廷对辽国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再听高药师如此一说,对应合理。
  赵佶本不愿翻看卢俊义的奏折,如今却貌似有些尽释前嫌,爽快地打开卢俊义的奏折,细细看了一遍,上面言道:“女真人恨辽人切骨,自完颜阿骨打起兵以来,屡破辽军,一年前击溃辽国皇帝亲率五十万大军,如无意外,当可在十年之内灭辽。若圣上迁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则可在灭辽之后与女真共分辽国,如此一来,太祖太宗望而叹息之燕云十六州将尽归大宋版图,此百年难得一遇之机,望吾皇慎思之,万勿错过!”
  赵佶是一个贪玩的皇帝,喜欢琴棋书画、花石、妓女、道士,同时又是一个好大喜功、不自量力整天喜欢跟祖先比较的皇帝。在他心血来潮之时,也时常幻想平复列祖列宗无法完成的遗憾,收服燕云十六州,不过鉴于军事上的无能,也只能做做梦而已。
  而现如今,赵佶从卢俊义的奏折上看到的,从高药师嘴里听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好似那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赵佶忍不住心头狂涌的兴奋,不禁手舞足蹈起来。
  听到梁师成、李彦、杨戬等人的咳嗽声,赵佶方稳下心神,让梁师成将卢俊义的奏折向朝堂上的重臣们宣读了一遍,因这次事关机密,只有三十多位重臣在场。
  等下面朝臣嗡嗡的议论声平息后,方问询道:“各位爱卿现在对辽金局势都已有所了解,梁国公卢俊义献上的联金灭辽之策如何?朕以为可行。”
  下面的群臣都腹诽道,既然圣上你已经圣裁,又何须问我们意见,一时之间鸦雀无声。忽然下面有人高声喊道:“圣上,此事万万不可!”
  赵佶感到满腔热血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心里一股无名火就冒了上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近来很赏识的一个人,知制诰翰林学士赵明诚,便冷哼道:“有何不可?”
  赵明诚在青州遭受奇耻大辱,遂痛下决心,放弃金石之学(其实就是考古学),将自己搜罗来的所有金石古董都行贿给了父亲的政敌蔡京老贼,曲意逢迎蔡京,使得蔡京对他越加信任,终于将他提拔为知制诰翰林学士,替皇帝起草麻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赵佶见赵明诚才学出众,学识渊博,也越加重用,像这等军国大事也让赵明诚随侍左右。
  赵明诚一方面是憎恨卢俊义,凡他支持的我必反对,一方面是真觉得这个计策有问题,便道:“圣上,自大宋与辽澶渊之盟一来,两国世代友好,百年来并无大战,今我大宋为图私利,擅自背盟,如此背信弃义将如何取信于天下?且女真人果如高药师所讲,微臣则有一比,辽人如狼,金人如虎,即使大宋能取燕云十六州,亦不过前门驱狼后门引虎。到时候少了辽国做为友盟,女真人狼子野心,到时万一想攻我大宋,唇亡齿寒,悔之已晚!且卢俊义乃一介水寇,屡犯州府,有不臣之心,他这番献策岂知不是包藏祸心、用心险恶?”
  赵佶闻听此言,脸色大变,冷厉道:“那以爱卿之意,如何能取得了那燕云十六州?”
  赵明诚当此时失去了平素体察圣意的敏锐,他也不想想为什么蔡京、王黼等人不出言反对,便道:“微臣认为,只须我大宋与辽国再缔结盟约,言女真人想与我大宋结盟,辽国如想我大宋支持他平灭女真之乱,须得退还燕云十六州,我大宋方全力支持它。”
  赵佶拍案大叫:“真乃书生之见,一厢情愿,没有兵力相架,辽人安能将十六州拱手相让?梁国公已然归顺朝廷,同殿为臣,明诚何须如此恶语相向。朕听闻梁国公并未夺你妻子,乃是你殴打妻子在先,你妻乃大家闺秀、旷世才女,不愿忍受,方跟你签了一个什么离婚协议书,此事须怪不得梁国公,你无须事事都要揪住梁国公不放。赵明诚,你且退下。燕青,朕想听问你可带来了梁国公的高见?”
  燕青面色如常,坦然道:“以辽国目下之孱弱,我大宋与女真夹击,取燕地易如反掌。到时得燕云故地而守,与女真划长城而治,自有泰山之固,何必如今日一般,被一纸盟约所限,进退两难?澶渊之盟岁币虽少,但民间皆以为耻,辽国孱弱,屡败于金,此乃天欲弃辽。联金灭辽乃顺应天意,合乎民心。如若不然,坐看金国尽取辽土燕地,悔之晚矣。”
  赵佶听了这话,大笑道:“言之有理,朕意已决,梁国公全权代表朕,处理宋金同盟之事前期诸多事宜,若如前期谈定,则王黼为朕之特使,与金国缔结最终盟约。”
  就这样,卢俊义派燕青通过海上,前往金国,表了宋国之意。完颜阿骨打闻言大喜,女真人虽然屡战屡胜,但终因人马稀少,无法扩大战果,如今有大宋缔结同盟相约攻辽,真乃喜出望外,燕青随后来往金国数次,便与金国商议定了。
  一年后,宋重和元年四月,宋使王黼和金使完颜吴乞买(阿骨打之弟,金太宗)缔结盟约。盟约称: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因双方使臣由渤海往来洽谈,故称“海上之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