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884.两个好手(3)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黑鳖豆等,它是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食性很杂,从昆虫到比它自身大的鱼都吃。
中国也有很多种龙虱,其中红洋当地的龙虱叫做黄星大龙虱,是药食两用昆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当地是一道菜。
龙虱这种昆虫看上去有点恶心,其实它的可食用性很强,红洋当地有‘地上大黑狗、树上爬拉猴、水里黑鳖豆’的谚语,这谚语指的是三种美食,知了猴、黑狗肉,还有俗名黑鳖豆的龙虱。
听说敖小米一行少年在抓龙虱,敖沐阳情绪振奋,问道:“哟,湖上有龙虱?多不多?”
龙虱能游善飞,生活在水草多的池塘、沼泽、水沟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少年时候敖沐阳经常去抓龙虱,这东西味道鲜美,可炸可煎可烤,用五香调味烤煎后,松脆可口,堪称美食。
抓着抓着,这东西就很罕见了,前两年敖沐阳还在湖上找来着,没找到几只,让他感觉挺遗憾的。
不光龙涎湖现在龙虱罕见,整个红洋的自然水域都没有这种水生昆虫了,以至于得靠人工养殖。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龙虱都是人工饲养出来的,吃的是玉米粉、米糠、麦麸这类饲料,可龙虱自然条件下是肉食性的,吃饲料长得快,可是蛋白质含量低,味道差。
偶尔有养殖场讲究喂便宜的破烂水果、打烂的福寿螺或猪、鸡、牛、鸭的下脚料,这样养出来的龙虱要比吃饲料养出来的味道更好,往往都有固定客源,不用进入市场,零卖就能卖光。
得知如今湖里又来了不少龙虱,敖沐阳便划着船、带着瓶子去找了起来。
划船进入湖边水草丛中,他打眼一看,确实看到几个黑色大虫子在水草之间流窜,这些虫子跟金龟子似的,不过外表漆黑,俯瞰它们很像大个的西瓜子,只是头顶长了个黄色小点,这就是红洋当地的龙虱品种,黄星大龙虱。
说起来龙虱长相有点恶心的,可架不住它味道美,在中国这神奇土地上,一种生物是濒临灭绝还是泛滥成灾,就看它能不能吃,不看它长得怎么样。
说起来龙虱的繁殖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它们战斗力也强,水虱幼虫甚至跟食人鱼拥有一样的绰号,水虎。
结果,不管如何,当人们知道它营养丰富且好吃之后,这个种群就变得危险起来了。
龙虱不光好吃,还有医用效果,现代医学研究它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有良好的抗疲劳功能。而在《本草拾遗》、《陆川本草》等中医学名著中,它们认为龙虱归肾经,能补肾、缩尿、活血。
补肾,活血……
任何东西沾上这两个词,那族群都休想泛滥!
敖沐阳之前没注意,今年龙涎湖确实出现了不少龙虱,不知道是不是跟人们放生有关,可能有人在这里放生了龙虱。
总之,他立马抓住机会下手,虽然草里龙虱不少,可是一旦消息传出去,很快就会消失的。
少年们也知道这点,他们在水里游着泳仔细搜寻着龙虱,不知道是谁还在快乐的唱着歌:“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串幸运虫,串一个同心圆,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趁青春做个伴……”
龙虱好吃,捕捉起来不容易,它们有自然界划艇之王的美誉,作为为数不多的水生甲虫,龙虱的后足进化的如同船浆,扁平且布满长毛,这样可以在水里飞速游行。
另外,它们的身躯呈现椭圆形,漆黑的外壳很是光滑,这样将飞行的阻力降到最低,上能飞下能游,空战水战都是一把好手。
但如果落在地面上,那它们就不行,所以捕捉龙虱最好把它们吸引到陆地上去。
在地上捉龙虱有个简单方法,正是这个方法导致龙虱变得越来越罕见,跟大部分水生昆虫和鱼类一样,龙虱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这样,白天在湖里河里寻找一处龙虱多的地方,晚上在湖边河边挂起一个手电筒,用不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将周围的龙虱一网打尽。
已经有村里人发现了湖里出现了不少龙虱,他们没有来抓,而是美滋滋的回去拿了灯,准备晚上来个大行动。
敖沐阳则亲手去捉,这颇有难度,龙虱不管飞翔还是在水面滑翔,这时候速度都很快,得趁着它们停下来的时候去抓。
可是它们偏偏又很会伪装,一旦停下来它们会躲在草叶背后或者钻进湖边沙土中,只有发现猎物了,它们才会冒出来。
敖小米先前抓了一会了,可是腰间矿泉水瓶还是空的,由此可知其抓捕的难度。
敖沐阳的动作比他们要快,他划船进入水草丛中,然后看到有龙虱躲在水草叶的后面,他就立马挥手将龙虱抓到。
可龙虱们不会坐以待毙,船只推动水草出现动静,它们会立马逃跑,而要抓住飞翔的龙虱就更难了。
敖沐阳很小心翼翼的动手,抓了十多分钟,不过才抓了五个龙虱,这收获让他很无奈。
躲在他兜里的两只小狨猴冒出头来,它们看了一会,然后纷纷爬了出来。
裤兜跳上一株香蒲,旁边的香蒲草上长有粗壮的根状茎,一只龙虱攀附在上面,等待着食物上门。
趁着龙虱不备,裤兜嗖的一下子跳了上去,它用前肢抓住香蒲的根状茎,用左脚一把给夹住了龙虱。
抓住这龙虱之后它就跟人猿泰山似的,双手拉扯着水草跳动,很快又回到敖沐阳身边,左脚放开将一个龙虱放在他面前。
敖沐阳大喜过望,立马奖给它一点金滴:“行啊,裤兜,你可以啊!”
小狨猴吃了金滴左右蹦跶,然后再度出击,这时候衣兜也有捕获,同样抓了一个龙虱回来,骄傲的在敖沐阳腿上蹦蹦跳跳。
这两个小狨猴是抓龙虱的好手,它们算是龙虱的天敌,因为自然界中的金狮面狨就喜欢吃昆虫,它们经常会在树林里穿梭捕捉昆虫。
中国也有很多种龙虱,其中红洋当地的龙虱叫做黄星大龙虱,是药食两用昆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当地是一道菜。
龙虱这种昆虫看上去有点恶心,其实它的可食用性很强,红洋当地有‘地上大黑狗、树上爬拉猴、水里黑鳖豆’的谚语,这谚语指的是三种美食,知了猴、黑狗肉,还有俗名黑鳖豆的龙虱。
听说敖小米一行少年在抓龙虱,敖沐阳情绪振奋,问道:“哟,湖上有龙虱?多不多?”
龙虱能游善飞,生活在水草多的池塘、沼泽、水沟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少年时候敖沐阳经常去抓龙虱,这东西味道鲜美,可炸可煎可烤,用五香调味烤煎后,松脆可口,堪称美食。
抓着抓着,这东西就很罕见了,前两年敖沐阳还在湖上找来着,没找到几只,让他感觉挺遗憾的。
不光龙涎湖现在龙虱罕见,整个红洋的自然水域都没有这种水生昆虫了,以至于得靠人工养殖。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龙虱都是人工饲养出来的,吃的是玉米粉、米糠、麦麸这类饲料,可龙虱自然条件下是肉食性的,吃饲料长得快,可是蛋白质含量低,味道差。
偶尔有养殖场讲究喂便宜的破烂水果、打烂的福寿螺或猪、鸡、牛、鸭的下脚料,这样养出来的龙虱要比吃饲料养出来的味道更好,往往都有固定客源,不用进入市场,零卖就能卖光。
得知如今湖里又来了不少龙虱,敖沐阳便划着船、带着瓶子去找了起来。
划船进入湖边水草丛中,他打眼一看,确实看到几个黑色大虫子在水草之间流窜,这些虫子跟金龟子似的,不过外表漆黑,俯瞰它们很像大个的西瓜子,只是头顶长了个黄色小点,这就是红洋当地的龙虱品种,黄星大龙虱。
说起来龙虱长相有点恶心的,可架不住它味道美,在中国这神奇土地上,一种生物是濒临灭绝还是泛滥成灾,就看它能不能吃,不看它长得怎么样。
说起来龙虱的繁殖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它们战斗力也强,水虱幼虫甚至跟食人鱼拥有一样的绰号,水虎。
结果,不管如何,当人们知道它营养丰富且好吃之后,这个种群就变得危险起来了。
龙虱不光好吃,还有医用效果,现代医学研究它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有良好的抗疲劳功能。而在《本草拾遗》、《陆川本草》等中医学名著中,它们认为龙虱归肾经,能补肾、缩尿、活血。
补肾,活血……
任何东西沾上这两个词,那族群都休想泛滥!
敖沐阳之前没注意,今年龙涎湖确实出现了不少龙虱,不知道是不是跟人们放生有关,可能有人在这里放生了龙虱。
总之,他立马抓住机会下手,虽然草里龙虱不少,可是一旦消息传出去,很快就会消失的。
少年们也知道这点,他们在水里游着泳仔细搜寻着龙虱,不知道是谁还在快乐的唱着歌:“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串幸运虫,串一个同心圆,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趁青春做个伴……”
龙虱好吃,捕捉起来不容易,它们有自然界划艇之王的美誉,作为为数不多的水生甲虫,龙虱的后足进化的如同船浆,扁平且布满长毛,这样可以在水里飞速游行。
另外,它们的身躯呈现椭圆形,漆黑的外壳很是光滑,这样将飞行的阻力降到最低,上能飞下能游,空战水战都是一把好手。
但如果落在地面上,那它们就不行,所以捕捉龙虱最好把它们吸引到陆地上去。
在地上捉龙虱有个简单方法,正是这个方法导致龙虱变得越来越罕见,跟大部分水生昆虫和鱼类一样,龙虱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这样,白天在湖里河里寻找一处龙虱多的地方,晚上在湖边河边挂起一个手电筒,用不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将周围的龙虱一网打尽。
已经有村里人发现了湖里出现了不少龙虱,他们没有来抓,而是美滋滋的回去拿了灯,准备晚上来个大行动。
敖沐阳则亲手去捉,这颇有难度,龙虱不管飞翔还是在水面滑翔,这时候速度都很快,得趁着它们停下来的时候去抓。
可是它们偏偏又很会伪装,一旦停下来它们会躲在草叶背后或者钻进湖边沙土中,只有发现猎物了,它们才会冒出来。
敖小米先前抓了一会了,可是腰间矿泉水瓶还是空的,由此可知其抓捕的难度。
敖沐阳的动作比他们要快,他划船进入水草丛中,然后看到有龙虱躲在水草叶的后面,他就立马挥手将龙虱抓到。
可龙虱们不会坐以待毙,船只推动水草出现动静,它们会立马逃跑,而要抓住飞翔的龙虱就更难了。
敖沐阳很小心翼翼的动手,抓了十多分钟,不过才抓了五个龙虱,这收获让他很无奈。
躲在他兜里的两只小狨猴冒出头来,它们看了一会,然后纷纷爬了出来。
裤兜跳上一株香蒲,旁边的香蒲草上长有粗壮的根状茎,一只龙虱攀附在上面,等待着食物上门。
趁着龙虱不备,裤兜嗖的一下子跳了上去,它用前肢抓住香蒲的根状茎,用左脚一把给夹住了龙虱。
抓住这龙虱之后它就跟人猿泰山似的,双手拉扯着水草跳动,很快又回到敖沐阳身边,左脚放开将一个龙虱放在他面前。
敖沐阳大喜过望,立马奖给它一点金滴:“行啊,裤兜,你可以啊!”
小狨猴吃了金滴左右蹦跶,然后再度出击,这时候衣兜也有捕获,同样抓了一个龙虱回来,骄傲的在敖沐阳腿上蹦蹦跳跳。
这两个小狨猴是抓龙虱的好手,它们算是龙虱的天敌,因为自然界中的金狮面狨就喜欢吃昆虫,它们经常会在树林里穿梭捕捉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