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辨论战
次日,刘辨召集众将在邯郸开始了一场军论,讨论军史风云,鬼谋神计!
周瑜率先开口,询问的语气对众人说道。
“诸位将军,你们认为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大军也能赢吗?”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不能!”
黄忠这个大老粗也是嚷嚷着。
“在秦以前,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没有赢得可能,注定的野路子打不过正规军。”
大位上的刘辨点了点头,朗声说道。
“本王认为首推战神是姜太公,国家祭祀中多以姜太公为主位,因为他既学识渊博又有赫赫功业,姜太公写的兵书《六韬》最早的神作,比《孙子兵法》还早了好几百年,打仗不读书可是不行的!”
一旁的岳飞眼睛一亮,上前说道。
“我与殿下所想别无二致!”
“自古兵法都记载了啥?不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战略分析,如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敌我分析。第二就是基本面分析,地形、河流、城池结构等,如孙子兵法的九地篇。第三就是当时兵器和兵种的技术运用,战车咋用,云梯咋用、如何攻城,如何防守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如孙子兵法的火攻篇!”
“而且夏商周以来军伍就是学在世家,春秋以来的世袭贵族掌握军事的知识并世代相传不为外人道。以此维持对于军事的垄断地位,但如今殿下设计书院,让更多人才可以接触到,这也将是我大汉复兴之根本!”
只听刘辨重重的拍手,赞叹道。
“好,鹏举不愧是统帅之才,兵法韬略尽在心中,我大汉真是人才辈出!”
随后刘辨站起身来,看着下面众将说道。
“高祖打项羽带领五十万大军打不过项羽的三万楚军,因为高祖没有任何计谋兵法,而项羽是军伍世家,并且自身军事才华出众,项羽最终是输在政治上不是军事上!”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的兵种、军事制度、技术手段全都一样,在这样的军事对抗中,谁会的套路多,谁对技术的理解深入,谁就更有希望可以赢!”
说着说着,刘辨提到了当今鲜卑,不由得感叹道。
“武帝曾经让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霍去病则说“顾方略何如而,不至学古兵法”,卫青和霍去病在指挥作战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传统的军事训练,这样让他们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创新的发展出新战术,剿灭匈奴!”
“我们自古历史记载均不详记军事技术细节,而均记载“道”的层面,这让我们无法窥探卫青、霍去病的详细战斗过程啊!如今鲜卑大战将至,我们更应该仔细想想。”
台下众人连同周瑜在内都被刘辨深深的学时以及高深莫测的思想折服,满眼敬佩。
只听刘辨看着地图,缓缓说道。
“卫青、霍去病是因外戚的身份得到武帝重用的,如果在以前的中原大战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就去指挥军队,得到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大败而回。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这就是中原军队和匈奴的对抗带来的变革!”
“如今中原以往的战车步兵方阵在和外族的战争中,追不上也跑不了,威力强大的战车在他们骑兵面前机动性全无,成了被射杀的活靶子。即使我们有两百年指挥战车作战的经验,这个时候你也用不上,因为对手变了!”
“但我们学他们行不行?也搞骑射结果发现根本射不过人家,鲜卑匈奴人孩童时代就骑羊射鼠,大了就骑马射人,汉家将士后期在如何训练也比不上这样的对手。你在咋怎么那些布阵,地形,计策你也几乎正面赢不了!”
众将听后仔细想了想,随后沉默不语。
“卫青,霍去病因为处在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依靠出众的才华把大汉的冲锋战术和骑兵相结合,发明了骑兵冲锋战术,不在和敌人对射,而是用我们擅长的高度纪律性和组织性发起骑兵冲锋和匈奴人肉搏作战,用自己的长处打击敌人的短处!”
“在肉博中我们的士卒占尽优势,在武器上,我们的军刀锋利异常,装备的铁甲匈奴人的青铜短刀也难以一刺而破!”
“从骑射到冲锋的改变,彻底改变了战争局面,用兵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霍去病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更有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
“这是何等的风流啊!”刘辨眼神中不经流露出向往。
这时候太史慈问出了一个困惑自己许久的问题。
“殿下,末将一直想不明白那飞将军李广为何经常输?”
刘辨大笑一声,看着太史慈。
“经验再丰富,骑射技术再好也是一人敌。汉军多数骑射技术不如匈奴,李广骑射精湛也是自己,他的军队多数人不擅长骑射。他却每次交战都和敌人比骑射,结果惨败多,胜利少。”
“更离谱的是,最后一次参加会战居然可以走丢,说明他疏于治军前后左右不留斥候侦察,走丢也是正常的。李广难封是由于他太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优势,面对变革无法创新和接受创新!”
太史慈恍然大悟,刘辨的一番说讲破解他很多年的疑惑!
这时,萧摩诃抱拳说道。
“殿下,末将觉得利用骑兵机动性扫荡草原。见人就杀见东西就烧,破坏草原环境,那些鲜卑人是不分兵和民的,上马是兵下马就是牧民,所以见到他们全部杀掉就对了,牛羊能牵走的牵走牵不走的杀掉,草场羊盘都烧掉!”
“这霍去病干的尤其好。到了冬天汉军回寨子里面猫冬去了,许多匈奴人扫荡时候被杀了,逃过一劫的大多丢掉了辎重马匹,许多人冬天冻死饿死了,这才可以从根本上摧毁了他们的经济!”
刘辨笑了笑,说道。
“为什么一定要摧毁他们?”
周瑜率先开口,询问的语气对众人说道。
“诸位将军,你们认为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大军也能赢吗?”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不能!”
黄忠这个大老粗也是嚷嚷着。
“在秦以前,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没有赢得可能,注定的野路子打不过正规军。”
大位上的刘辨点了点头,朗声说道。
“本王认为首推战神是姜太公,国家祭祀中多以姜太公为主位,因为他既学识渊博又有赫赫功业,姜太公写的兵书《六韬》最早的神作,比《孙子兵法》还早了好几百年,打仗不读书可是不行的!”
一旁的岳飞眼睛一亮,上前说道。
“我与殿下所想别无二致!”
“自古兵法都记载了啥?不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战略分析,如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敌我分析。第二就是基本面分析,地形、河流、城池结构等,如孙子兵法的九地篇。第三就是当时兵器和兵种的技术运用,战车咋用,云梯咋用、如何攻城,如何防守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如孙子兵法的火攻篇!”
“而且夏商周以来军伍就是学在世家,春秋以来的世袭贵族掌握军事的知识并世代相传不为外人道。以此维持对于军事的垄断地位,但如今殿下设计书院,让更多人才可以接触到,这也将是我大汉复兴之根本!”
只听刘辨重重的拍手,赞叹道。
“好,鹏举不愧是统帅之才,兵法韬略尽在心中,我大汉真是人才辈出!”
随后刘辨站起身来,看着下面众将说道。
“高祖打项羽带领五十万大军打不过项羽的三万楚军,因为高祖没有任何计谋兵法,而项羽是军伍世家,并且自身军事才华出众,项羽最终是输在政治上不是军事上!”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的兵种、军事制度、技术手段全都一样,在这样的军事对抗中,谁会的套路多,谁对技术的理解深入,谁就更有希望可以赢!”
说着说着,刘辨提到了当今鲜卑,不由得感叹道。
“武帝曾经让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霍去病则说“顾方略何如而,不至学古兵法”,卫青和霍去病在指挥作战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传统的军事训练,这样让他们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创新的发展出新战术,剿灭匈奴!”
“我们自古历史记载均不详记军事技术细节,而均记载“道”的层面,这让我们无法窥探卫青、霍去病的详细战斗过程啊!如今鲜卑大战将至,我们更应该仔细想想。”
台下众人连同周瑜在内都被刘辨深深的学时以及高深莫测的思想折服,满眼敬佩。
只听刘辨看着地图,缓缓说道。
“卫青、霍去病是因外戚的身份得到武帝重用的,如果在以前的中原大战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就去指挥军队,得到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大败而回。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这就是中原军队和匈奴的对抗带来的变革!”
“如今中原以往的战车步兵方阵在和外族的战争中,追不上也跑不了,威力强大的战车在他们骑兵面前机动性全无,成了被射杀的活靶子。即使我们有两百年指挥战车作战的经验,这个时候你也用不上,因为对手变了!”
“但我们学他们行不行?也搞骑射结果发现根本射不过人家,鲜卑匈奴人孩童时代就骑羊射鼠,大了就骑马射人,汉家将士后期在如何训练也比不上这样的对手。你在咋怎么那些布阵,地形,计策你也几乎正面赢不了!”
众将听后仔细想了想,随后沉默不语。
“卫青,霍去病因为处在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依靠出众的才华把大汉的冲锋战术和骑兵相结合,发明了骑兵冲锋战术,不在和敌人对射,而是用我们擅长的高度纪律性和组织性发起骑兵冲锋和匈奴人肉搏作战,用自己的长处打击敌人的短处!”
“在肉博中我们的士卒占尽优势,在武器上,我们的军刀锋利异常,装备的铁甲匈奴人的青铜短刀也难以一刺而破!”
“从骑射到冲锋的改变,彻底改变了战争局面,用兵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霍去病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更有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
“这是何等的风流啊!”刘辨眼神中不经流露出向往。
这时候太史慈问出了一个困惑自己许久的问题。
“殿下,末将一直想不明白那飞将军李广为何经常输?”
刘辨大笑一声,看着太史慈。
“经验再丰富,骑射技术再好也是一人敌。汉军多数骑射技术不如匈奴,李广骑射精湛也是自己,他的军队多数人不擅长骑射。他却每次交战都和敌人比骑射,结果惨败多,胜利少。”
“更离谱的是,最后一次参加会战居然可以走丢,说明他疏于治军前后左右不留斥候侦察,走丢也是正常的。李广难封是由于他太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优势,面对变革无法创新和接受创新!”
太史慈恍然大悟,刘辨的一番说讲破解他很多年的疑惑!
这时,萧摩诃抱拳说道。
“殿下,末将觉得利用骑兵机动性扫荡草原。见人就杀见东西就烧,破坏草原环境,那些鲜卑人是不分兵和民的,上马是兵下马就是牧民,所以见到他们全部杀掉就对了,牛羊能牵走的牵走牵不走的杀掉,草场羊盘都烧掉!”
“这霍去病干的尤其好。到了冬天汉军回寨子里面猫冬去了,许多匈奴人扫荡时候被杀了,逃过一劫的大多丢掉了辎重马匹,许多人冬天冻死饿死了,这才可以从根本上摧毁了他们的经济!”
刘辨笑了笑,说道。
“为什么一定要摧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