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有这样的亲家, 李译只能同情自己的弟弟, 更庆幸弟弟远在甘陕, 可再想想贾赦接下来的行程, 好象弟弟就要与他见面了。
也罢, 谁让是自己夫人给人相看的, 当时怎么就只相看了女孩, 没好生看看女孩的爹?!对着仍在地上转圈的贾赦道:“亲家,是谁告诉你我家侄儿不满意这桩婚事?”
“没有?”贾赦不再转了,定定地看着李译, 似乎要看人是不是在撒谎,好在李译性子还算坚定:“绝无此事。”
那就好,要不受罪的就是自己家闺女。长出一口气地贾赦, 还劝人呢:“亲家, 你是不知道,这刚开始的小两口, 脾气秉性都不了解, 怎么办?只能多了解才好。你说是不是?”
是, 你现在说什么都是。李译现在一点也不想与他讨论儿女问题。都说儿女都是债, 可什么时候侄子也成了债?大不了自己送信回去, 让侄子多到贾家走几次, 多与人家的孩子交往就是。他家还有一个郡王常年都在,侄子也不吃亏。
李译只想现贾赦讨论公事,第一次发现公事竟如此吸引人, 怎么破:“亲家, 你看我们已经来了这些日子,可是粮仓之事还没有一点动静,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都有闲心抢人家孩子了,还能不妥?可是见李译那一副要为国尽忠的样子,这话贾赦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好道:“现在冯老将军已经大体收服了绥州营,比起你们只能悄悄开工又好些。我这里的事儿已经快完了,你与冯将军商量就是。”
这更合李译的心意,他只怕要真跟贾赦商量的话,这人会不会将粮仓修到京城边上去,好方便他回家看孙女。皇帝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就算是把李译派来,也没说同这主意是贾赦想出来的,让李译有了这样的误会也正常。
不过贾赦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亲家,也是我多一句嘴。西北干旱易于存粮,可也是在边地,离外敌太近了。所以你们这粮仓,不能只修一座,不怕一万也怕万一。”
李译闻此点了点头,还是要谈公事,一谈起来连如此不靠谱的人也说出如此的见地的话,让公事来得更猛烈些吧。
“那依亲家之见,这粮仓当修几座为好?”李译问。
贾赦把早就想好的主意说出来:“三座分散开也可,五座更做准一些。这些你还是与冯将军商量去吧,我今天不过是来见你叙旧,这些事儿我也不大懂得。”
于是李译只能放行,等将来他与冯唐商量时才知道,贾赦才是真正的始做俑者,心中后悔不及,此是后话不提。
回了军营的贾赦,再次骚扰了冯唐:“老将军,这里有您在就足够了,而且我把孙力先留给您,如何?”
冯唐就算是已经开始上手,也不想放他走:“这个孙家父子和那十几个人如何处置,皇上还没有旨意,你不能走。”
不走留在这里过年吗?贾赦觉得自己就是在路上过年都比在这里过年强。想都知道,这里至少得有几年不得消停,不说要建一段时间的粮仓得保密,就是现在的绥州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冯唐要让这些兵将服帖,还得一段时间。要是贾赦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他手里又收拢了那么些人,人家冯唐一旦收不拢人心,说不定他就得背黑锅。
“老将军,”除了贾母,贾赦还是愿意敬老的:“我的差事就是巡检。现在绥州的问题我不光发现了,也给你解决了,你是不是也该放人了?”
见冯唐还是不愿意,贾赦又道:“说实话吧老将军,也就是这几年来没有战事,要不这边城的几座军营,我还真是放心不下。您看一个绥州营就已经如此,要是别的军营也如此的话,您放心吗?所以我要尽快到别的军营都走一遭。”
戍边的几大州连成一线,拱卫国土,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一方有事,这几座城池都要凶险。这个道理冯唐带兵多年的人,如何不知?无奈只好说定,三日后为贾赦践行。
现在不光是贾赦对那几座军营放心不下,就是大明宫内对坐的太上皇与皇帝,也让贾赦送回来的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胆!”太上皇已经气得把手里的折子给扔出去出了。皇帝也生气,可是殿内只他父子二人,捡折子的也只能是他。等把折子重新放到太上皇面前的几案上,皇帝才开口。
“这次贾赦能发现孙有福的问题,并不是侥幸。那位孙有福,据说是对每位巡检都用了这个法子,不过是贾赦没有被收买罢了。”
太上皇对此还能不清楚?每次巡检虽然没有实际的兵权,还是让武将们挤破头为的是什么,他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还是心知肚明的。不过是没想到,这些人已经胆子大到了这一步,一个军营的员额缺了二成,还只是贾赦查到的,那所有军营呢?
“那个时安远,是不是原来...”太上皇看着皇帝。
皇帝点点头:“应该是太子哥哥詹事府的人。不过当日并不显眼,这次不知道怎么被贾赦找了出来。”
太上皇道:“怎么找的?他不定把这些人都养在哪里。当年我也是一时情急,不想他竟对我如此防备了。”说得自己都有点黯然。
皇帝却一点不同情他,要不是自己心性坚毅些,怕是也早让自己这么好父皇给...不过他一个做儿子的,只能劝道:“他不是平日一直与父皇亲近?比起我来,他有事还不是要找父皇。”
这话平日能引得太上皇一乐,这次却没有效果。许是想起自己几次有意无意地挑拨了皇帝与贾赦的关系,可是现在皇帝却为自己与贾赦劝和,太上皇老脸挂不住,还是怎么,他只告诉皇帝:“好好查,一定要查这个孙有福背后是不是还有别人,不管是谁,一定不能放过。”这样的蛀虫,竟要动摇国家基石!
皇帝心中暗乐,嘴上应得痛快,又与太上皇说些别的,侯得人心情好些了,才退出大明宫。看着皇帝的背影,太上皇无力感更甚,这个国家,终不再他的掌握了。
回到养心殿,皇帝让人去请张清来议事。等张清进殿,就发现皇帝的心情实在不坏,可不象是发现了一个蛀虫该有的情绪。
对着张清,皇帝也不隐瞒,将没有给太上皇看的另外一封密折递过去。张清看后大惊:“皇上,这才刚处置了忠平,要是再...”
皇帝知道他要说什么,抬手打断他的话:“朕自然清楚。不过是让你心里有数。一定要给贾赦看好家,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让他仔细在外巡检清楚再回京。”
你这是难为人,就算是皇帝给别人下这种命令,也太随心所欲了点吧。张清只能提醒皇帝:“皇上,如今贾赦家中还算清明,他那位夫人只管后院,并不用臣做什么。”
皇帝点点头:“也是。不过如今贾琏的媳妇有孕了,怕是那个家伙又该惦记孙子了,指不定如今想着怎么编由子回京呢。”
张清也是苦笑:“也不知道他是学了哪个,只把家里人看得太重了。”
皇帝却自以为明白:“你不知道。他自五岁就让家里送进宫为质子,心里一直不平。怕是为了这个,有点矫枉过正,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们再受了委屈。”
想到委屈,皇帝脑袋里出现了贾赦在大明宫里放赖为自己闺女讨赐婚旨意的事,问张清:“你说,他回来会不会以为皇后封了三个女孩,对贾琏媳妇肚子里的那个不公平?”
张清觉得自己终于明白什么是物以类聚。可是这事儿明显对贾琏再有利不过,张清只能做出自以为最公允却最有误导性地答案:“这个臣真的不知晓。”他会做何想。
皇帝也头大,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而且那个人也不如贾赦用得即顺手又放心,可就是贾赦的性子真不是一般人能拿捏得了的。想想他只能和张清商量:“要不能给那家伙去封信?告诉他朕已经说了,等贾琏媳妇生了,无论生个什么都有封赏?”
什么叫无论生个什么,除了孩子还能生个什么不成。这话就是张清也不爱听,于是他回道:“只怕路途太远,等信到他手里时,他早就听说家里女孩受封的事儿了。”
皇帝一想要坏:“他会不会想着是皇后要抢他家孩子?”
张清想说,咱们能不能说正事?可是皇帝明显让自己给吓得不轻:“他一准这么想,不定现在就要往回赶。你回府去,让那位时先生无论如何安抚住他,将朕的意思给他说清楚。告诉他,要是他不把边巡清楚就回来,那就不用皇后,朕自己下旨收回他家女孩的封号。”
听着皇帝如此无赖的话,张清想自己还是退下吧。不想皇帝又叫住他:“贾赦此次立的功劳又不小,可是不能引了忠安注意,还是不能奖他。你看看哪个部里有位置,给贾琏动下地方。”
前面的话张清都可以当没听见,可是给自己外甥升官的事儿,他明面上还是要推一推:“贾琏并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升了四品,再升的话怕是有碍物议。”
皇帝虽然觉得张清的话不无道理,可是刚才已经让自己吓得不轻了,物议对他来说不过是可听可不听的事:“这个无妨。我再与太上皇先通个气就好,你只管将位置列出来让我看。”
也罢, 谁让是自己夫人给人相看的, 当时怎么就只相看了女孩, 没好生看看女孩的爹?!对着仍在地上转圈的贾赦道:“亲家,是谁告诉你我家侄儿不满意这桩婚事?”
“没有?”贾赦不再转了,定定地看着李译, 似乎要看人是不是在撒谎,好在李译性子还算坚定:“绝无此事。”
那就好,要不受罪的就是自己家闺女。长出一口气地贾赦, 还劝人呢:“亲家, 你是不知道,这刚开始的小两口, 脾气秉性都不了解, 怎么办?只能多了解才好。你说是不是?”
是, 你现在说什么都是。李译现在一点也不想与他讨论儿女问题。都说儿女都是债, 可什么时候侄子也成了债?大不了自己送信回去, 让侄子多到贾家走几次, 多与人家的孩子交往就是。他家还有一个郡王常年都在,侄子也不吃亏。
李译只想现贾赦讨论公事,第一次发现公事竟如此吸引人, 怎么破:“亲家, 你看我们已经来了这些日子,可是粮仓之事还没有一点动静,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都有闲心抢人家孩子了,还能不妥?可是见李译那一副要为国尽忠的样子,这话贾赦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好道:“现在冯老将军已经大体收服了绥州营,比起你们只能悄悄开工又好些。我这里的事儿已经快完了,你与冯将军商量就是。”
这更合李译的心意,他只怕要真跟贾赦商量的话,这人会不会将粮仓修到京城边上去,好方便他回家看孙女。皇帝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就算是把李译派来,也没说同这主意是贾赦想出来的,让李译有了这样的误会也正常。
不过贾赦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亲家,也是我多一句嘴。西北干旱易于存粮,可也是在边地,离外敌太近了。所以你们这粮仓,不能只修一座,不怕一万也怕万一。”
李译闻此点了点头,还是要谈公事,一谈起来连如此不靠谱的人也说出如此的见地的话,让公事来得更猛烈些吧。
“那依亲家之见,这粮仓当修几座为好?”李译问。
贾赦把早就想好的主意说出来:“三座分散开也可,五座更做准一些。这些你还是与冯将军商量去吧,我今天不过是来见你叙旧,这些事儿我也不大懂得。”
于是李译只能放行,等将来他与冯唐商量时才知道,贾赦才是真正的始做俑者,心中后悔不及,此是后话不提。
回了军营的贾赦,再次骚扰了冯唐:“老将军,这里有您在就足够了,而且我把孙力先留给您,如何?”
冯唐就算是已经开始上手,也不想放他走:“这个孙家父子和那十几个人如何处置,皇上还没有旨意,你不能走。”
不走留在这里过年吗?贾赦觉得自己就是在路上过年都比在这里过年强。想都知道,这里至少得有几年不得消停,不说要建一段时间的粮仓得保密,就是现在的绥州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冯唐要让这些兵将服帖,还得一段时间。要是贾赦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他手里又收拢了那么些人,人家冯唐一旦收不拢人心,说不定他就得背黑锅。
“老将军,”除了贾母,贾赦还是愿意敬老的:“我的差事就是巡检。现在绥州的问题我不光发现了,也给你解决了,你是不是也该放人了?”
见冯唐还是不愿意,贾赦又道:“说实话吧老将军,也就是这几年来没有战事,要不这边城的几座军营,我还真是放心不下。您看一个绥州营就已经如此,要是别的军营也如此的话,您放心吗?所以我要尽快到别的军营都走一遭。”
戍边的几大州连成一线,拱卫国土,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一方有事,这几座城池都要凶险。这个道理冯唐带兵多年的人,如何不知?无奈只好说定,三日后为贾赦践行。
现在不光是贾赦对那几座军营放心不下,就是大明宫内对坐的太上皇与皇帝,也让贾赦送回来的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胆!”太上皇已经气得把手里的折子给扔出去出了。皇帝也生气,可是殿内只他父子二人,捡折子的也只能是他。等把折子重新放到太上皇面前的几案上,皇帝才开口。
“这次贾赦能发现孙有福的问题,并不是侥幸。那位孙有福,据说是对每位巡检都用了这个法子,不过是贾赦没有被收买罢了。”
太上皇对此还能不清楚?每次巡检虽然没有实际的兵权,还是让武将们挤破头为的是什么,他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还是心知肚明的。不过是没想到,这些人已经胆子大到了这一步,一个军营的员额缺了二成,还只是贾赦查到的,那所有军营呢?
“那个时安远,是不是原来...”太上皇看着皇帝。
皇帝点点头:“应该是太子哥哥詹事府的人。不过当日并不显眼,这次不知道怎么被贾赦找了出来。”
太上皇道:“怎么找的?他不定把这些人都养在哪里。当年我也是一时情急,不想他竟对我如此防备了。”说得自己都有点黯然。
皇帝却一点不同情他,要不是自己心性坚毅些,怕是也早让自己这么好父皇给...不过他一个做儿子的,只能劝道:“他不是平日一直与父皇亲近?比起我来,他有事还不是要找父皇。”
这话平日能引得太上皇一乐,这次却没有效果。许是想起自己几次有意无意地挑拨了皇帝与贾赦的关系,可是现在皇帝却为自己与贾赦劝和,太上皇老脸挂不住,还是怎么,他只告诉皇帝:“好好查,一定要查这个孙有福背后是不是还有别人,不管是谁,一定不能放过。”这样的蛀虫,竟要动摇国家基石!
皇帝心中暗乐,嘴上应得痛快,又与太上皇说些别的,侯得人心情好些了,才退出大明宫。看着皇帝的背影,太上皇无力感更甚,这个国家,终不再他的掌握了。
回到养心殿,皇帝让人去请张清来议事。等张清进殿,就发现皇帝的心情实在不坏,可不象是发现了一个蛀虫该有的情绪。
对着张清,皇帝也不隐瞒,将没有给太上皇看的另外一封密折递过去。张清看后大惊:“皇上,这才刚处置了忠平,要是再...”
皇帝知道他要说什么,抬手打断他的话:“朕自然清楚。不过是让你心里有数。一定要给贾赦看好家,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让他仔细在外巡检清楚再回京。”
你这是难为人,就算是皇帝给别人下这种命令,也太随心所欲了点吧。张清只能提醒皇帝:“皇上,如今贾赦家中还算清明,他那位夫人只管后院,并不用臣做什么。”
皇帝点点头:“也是。不过如今贾琏的媳妇有孕了,怕是那个家伙又该惦记孙子了,指不定如今想着怎么编由子回京呢。”
张清也是苦笑:“也不知道他是学了哪个,只把家里人看得太重了。”
皇帝却自以为明白:“你不知道。他自五岁就让家里送进宫为质子,心里一直不平。怕是为了这个,有点矫枉过正,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们再受了委屈。”
想到委屈,皇帝脑袋里出现了贾赦在大明宫里放赖为自己闺女讨赐婚旨意的事,问张清:“你说,他回来会不会以为皇后封了三个女孩,对贾琏媳妇肚子里的那个不公平?”
张清觉得自己终于明白什么是物以类聚。可是这事儿明显对贾琏再有利不过,张清只能做出自以为最公允却最有误导性地答案:“这个臣真的不知晓。”他会做何想。
皇帝也头大,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而且那个人也不如贾赦用得即顺手又放心,可就是贾赦的性子真不是一般人能拿捏得了的。想想他只能和张清商量:“要不能给那家伙去封信?告诉他朕已经说了,等贾琏媳妇生了,无论生个什么都有封赏?”
什么叫无论生个什么,除了孩子还能生个什么不成。这话就是张清也不爱听,于是他回道:“只怕路途太远,等信到他手里时,他早就听说家里女孩受封的事儿了。”
皇帝一想要坏:“他会不会想着是皇后要抢他家孩子?”
张清想说,咱们能不能说正事?可是皇帝明显让自己给吓得不轻:“他一准这么想,不定现在就要往回赶。你回府去,让那位时先生无论如何安抚住他,将朕的意思给他说清楚。告诉他,要是他不把边巡清楚就回来,那就不用皇后,朕自己下旨收回他家女孩的封号。”
听着皇帝如此无赖的话,张清想自己还是退下吧。不想皇帝又叫住他:“贾赦此次立的功劳又不小,可是不能引了忠安注意,还是不能奖他。你看看哪个部里有位置,给贾琏动下地方。”
前面的话张清都可以当没听见,可是给自己外甥升官的事儿,他明面上还是要推一推:“贾琏并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升了四品,再升的话怕是有碍物议。”
皇帝虽然觉得张清的话不无道理,可是刚才已经让自己吓得不轻了,物议对他来说不过是可听可不听的事:“这个无妨。我再与太上皇先通个气就好,你只管将位置列出来让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