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抵达华阴
『ps:今天与家人一起出去吃了顿火锅,第二章这会儿才送上,实在抱歉。』
————以下正文————
经过了两日的航程,赵弘润那拥有十艘运输船的船队,在三川郡西部的『华阴』一带靠岸,冉滕千人队与项离千人队,约两千两百余名精锐商水军士卒下了船,并且在船只上运载的辎重、粮草搬到岸上。
上了岸后,禄巴隆指着南边对赵弘润以及临洮君魏忌说道:“在南边大概五六里的地方,有一座废置的土城,简单整理一下,应该是个不错的驻军地。”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
片刻后,赵弘润与两千余名商水军士卒,携带着一车车的辎重、粮草,向南前进,而那支船队,则返程前往祥符港。
不得不说,三川郡乍一看是非常荒凉的,因为这里的草原,并不是那种一望无垠的草地,有的地方遍地都是坑坑洼洼的水坑,再加上杂草丛生,说实话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
但是临洮君魏忌却有些激动,毕竟这片土地,是数百年他们陇西魏氏的同宗兄弟——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走过的地方,这两支赵氏族人先祖在离开陇西后,经过了艰难的跋涉,穿过了辽阔的三川郡,最终到达了中原。
尽管临洮君魏忌出身临洮魏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敬佩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
“你怎么了,魏忌大人?”
赵弘润有些吃惊地问道,因为他发现魏忌的身子似乎是在颤抖。
他起初以为魏忌的不适是因为不习惯坐船,导致有些晕船,可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魏忌居然是在感慨赵氏一族的坚韧不拔。
『……』
看着魏忌激动的样子,赵弘润张了张嘴,表情古怪地欲言又止,但最终啥也没说什么。
因为他逐渐已发现,临洮君魏忌的性格其实有些内向忧郁的,并且还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说白了,就是多愁善感。
这个性格,导致临洮君魏忌在针对某些事做出决定时,一般都是遵照内心,而不是注重利益。
当然,也不是说临洮君魏忌就真的无欲无求,只是他想要的东西与一般人想要的不同,相比较物欲,魏忌追寻的应该是某种情怀。
比如说,将陇西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从秦人手中夺回来,好使他在死后,有颜面对陇西魏氏的列祖列宗。
这类人,一般内心都很强大而且纠结,所以赵弘润很明智地借故远离了一些,免得打扰到这位内心感情丰富的临洮君大人对先人的缅怀。
五六里的路程,其实放在别的地方,其实最多也就是半个多时辰,但是在三川郡这片土地上,这点时间远远不够,这不,赵弘润这一队人马踩着潮湿泥泞的草地,艰难地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这才看到那座禄巴隆口中的古城废墟。
骑马走近了观瞧,赵弘润目测那座古城废墟的遗址,发现这座古城真的很小,而且异常的破旧。
尽管这座古城的外围造有一圈城墙,但那仅仅只是一人多高的土墙,而且多处坍塌,简直就是千疮百孔,这让看惯了石砌城墙的赵弘润非常失望。
不过赵弘润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三川郡的西部,并且保留的是数百年前的魏国废城,可以说,当时的赵氏先祖,仍旧在采用堆土做墙的方式。
但是只要继续往东,朝着三川郡的东部前进,就不难发现,沿途可能仍然保留着的魏国古城,那是一座比一座有规模,一直到雒地,终于出现了石砌城墙。
因此可以说,这片三川郡,仍保留着当年赵氏先祖的发展经过,一点一点地靠近中原文化。
倘若赵氏中也有一位像临洮君魏忌这样感性的人,从陇西徒步走到如今的魏国,或许他会被感动地无以复加,因为这条路,是他们赵氏先祖走过的路,是姬姓赵氏一族逐渐开始兴旺的荆棘之路。
然而,赵弘润可没有这种感性。
“冉滕、项离,叫士卒们在这座古城驻扎下来,你们二人负责指挥。”
赵弘润唤来冉滕与项离两名千人将,对他们吩咐道。
“是!”冉滕与项离抱拳领命,随即退下指挥驻扎事宜去了。
他俩要负责的事务很多,比如说搭建兵帐、部署城防等等。
这里所说的部署城防,可不是依赖眼前这座古城那几乎一推就倒的土墙,这种玩意在攻城战中纯属摆设,而冉滕与项离要做的,就是加固、修缮这些土墙,并且将一架架用船只运来的连弩部署上去——这才是最大的仰仗。
事实上,城内是存在有房屋建筑的,只不过腐朽地很厉害,纵观整座古城,几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到处都是残墙断壁。
全部推倒清理是不现实的,因为商水军士卒们没有那么多的工夫与精力,因此,他们在那些残墙断壁的基础上搭建帐篷,充分利用尚且坚固的房屋墙壁,虽说因此搭建起来的帐篷千奇百怪,但总算是赶在当日黄昏前搭建好了行军帐篷,不至于让两千两百多名士卒夜宿荒野。
毕竟眼下已至初冬,天气早已逐渐变冷,而三川郡一带地势平坦,空气潮湿,因此寒风尤其厉害,若是在这里吹上一宿的冷风,哪怕是身体再强壮的战士,恐怕也吃不消。
在士卒们忙碌的时候,宗卫们已经在古城中央最先搭建的帅帐前点起了篝火。
不得不说,在三川郡境内,生一堆篝火是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这一带几乎没有什么森林,最多就是一些矮树,枝干又细又潮,若是没有经验的人,恐怕连一堆篝火都生不起来。
好在这里有禄巴隆以及其部落的战士,这些可都是土生土长的三川人,寻找合适的柴薪点燃篝火,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在禄巴隆的指导下,商水军士卒们很快地生起了一堆堆的篝火,随后,禄巴隆便带领大概三四百名商水军士卒,四处寻找水源。
是的,寻找水源。
别看三川草原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水坑,仿佛水源十分充足的样子,可实际上,这片草地上的水,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能食用的。
因为那是不流动的死水,甚至于,有些水塘里还能捞起一些动物的尸骨,污染了原本可食用的水塘。
而禄巴隆带领商水军士卒去寻找的,是那种流动的溪流,哪怕有些溪流看起来很小,仅仅只有一个手掌宽、两个指节浅,哪怕有些溪流在流入某个小水塘后,看似有些浑浊,但实际上,这些却是可食用的。
不过这一些经验,除非是多年居住在三川草原上的羯族人、羱族人、羝族人,否则,一般人是很难分辨这一带的水源能否可以饮用。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是否可以饮用,并不是说某些水源有毒,确切地说,应该是存在病菌,甚至是疫菌,会让误饮的人发热生病,呕吐腹泻,然后过不了几日便一命呜呼。
在禄巴隆负责去寻找可饮用水源的时候,临洮君魏忌已经参观了整座古城,回来后告诉赵弘润,这座古城,曾经可能存在着一个古县。
对此,赵弘润一笑置之。
大概半个多时辰后,禄巴隆便回来了,同行的商水军士卒们,分别拎着装满了水的木桶,在用纱布简单过滤后,便将木桶架在篝火上煮沸。
这也是三川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三川草地上的水,哪怕是可饮用的水,也必须煮沸才可饮用。
而在等待烧水煮饭的时候,宗卫长卫骄适时地将三川一带的地图拿了出来,铺在地上,赵弘润、临洮君魏忌、禄巴隆等人围坐在地上,分析当前的境况,并且对之后几日的行程做出规划。
“……我们如今在这里(华阴),已经非常接近秦岭,因此在船上时,我建议殿下在这一带靠岸,再靠近的话,会很危险。……另外,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目前秦国的军队,要么是在我们西面大概百余里的位置,要么就是在我们的西南方向。”指着地图上的位置,禄巴隆向赵弘润与临洮君魏忌介绍道。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禄巴隆为何对秦国军队的位置提出两个假设,因为这要看秦军对羯族人的应对——倘若秦国军队决定先拔除羯族部落的威胁,那么,他们就会对位于西南方向的羯族部落进兵;反过来说,倘若秦军的主要战略是迅速抢占三川郡的土地,那么他们或许会忽略羯族部落的威胁。
“应该在西南方向。”临洮君魏忌在略微思忖后,沉声说道:“凭我对秦军的了解,秦军不会坐视羯族部落的存在,倘若那些羯族部落果真如肃王殿下所言的那般强大,那么,秦国的军队就更加会率先攻击羯族部落。”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他也希望如此,要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向东撤离了,毕竟单凭区区两千余名商水军士卒,根本无力与秦军抗衡。
想了想,赵弘润转头对禄巴隆说道:“禄巴隆,本王需要你部落的战士迅速与西南的羯族部落取得联系,若是他们准备对秦国军队做出反击,本王希望到时候能在远处观望,看看秦军的实力。”
听闻此言,禄巴隆笑着说道:“肃王殿下放心,刚才去找水的时候,我就已经派出战士带着我川雒联盟的信物去与羯族人接触了,相信最迟明日傍晚,我部落的战士就会带回来消息。……另外,我也派了人去打探秦国军队的位置。”
“很好。”赵弘润满意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次日傍晚,纶氏部落的战士便带回来西南方向那支羯族部落的回覆,称他们又聚拢了数万奴隶,准备在两日后与秦军交战。
听说此事,赵弘润仅带着临洮君魏忌、禄巴隆以及几名宗卫,连夜骑马前往西南,准备亲临战场,旁观羯族部落与秦国军队的战争。
————以下正文————
经过了两日的航程,赵弘润那拥有十艘运输船的船队,在三川郡西部的『华阴』一带靠岸,冉滕千人队与项离千人队,约两千两百余名精锐商水军士卒下了船,并且在船只上运载的辎重、粮草搬到岸上。
上了岸后,禄巴隆指着南边对赵弘润以及临洮君魏忌说道:“在南边大概五六里的地方,有一座废置的土城,简单整理一下,应该是个不错的驻军地。”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
片刻后,赵弘润与两千余名商水军士卒,携带着一车车的辎重、粮草,向南前进,而那支船队,则返程前往祥符港。
不得不说,三川郡乍一看是非常荒凉的,因为这里的草原,并不是那种一望无垠的草地,有的地方遍地都是坑坑洼洼的水坑,再加上杂草丛生,说实话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
但是临洮君魏忌却有些激动,毕竟这片土地,是数百年他们陇西魏氏的同宗兄弟——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走过的地方,这两支赵氏族人先祖在离开陇西后,经过了艰难的跋涉,穿过了辽阔的三川郡,最终到达了中原。
尽管临洮君魏忌出身临洮魏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敬佩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
“你怎么了,魏忌大人?”
赵弘润有些吃惊地问道,因为他发现魏忌的身子似乎是在颤抖。
他起初以为魏忌的不适是因为不习惯坐船,导致有些晕船,可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魏忌居然是在感慨赵氏一族的坚韧不拔。
『……』
看着魏忌激动的样子,赵弘润张了张嘴,表情古怪地欲言又止,但最终啥也没说什么。
因为他逐渐已发现,临洮君魏忌的性格其实有些内向忧郁的,并且还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说白了,就是多愁善感。
这个性格,导致临洮君魏忌在针对某些事做出决定时,一般都是遵照内心,而不是注重利益。
当然,也不是说临洮君魏忌就真的无欲无求,只是他想要的东西与一般人想要的不同,相比较物欲,魏忌追寻的应该是某种情怀。
比如说,将陇西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从秦人手中夺回来,好使他在死后,有颜面对陇西魏氏的列祖列宗。
这类人,一般内心都很强大而且纠结,所以赵弘润很明智地借故远离了一些,免得打扰到这位内心感情丰富的临洮君大人对先人的缅怀。
五六里的路程,其实放在别的地方,其实最多也就是半个多时辰,但是在三川郡这片土地上,这点时间远远不够,这不,赵弘润这一队人马踩着潮湿泥泞的草地,艰难地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这才看到那座禄巴隆口中的古城废墟。
骑马走近了观瞧,赵弘润目测那座古城废墟的遗址,发现这座古城真的很小,而且异常的破旧。
尽管这座古城的外围造有一圈城墙,但那仅仅只是一人多高的土墙,而且多处坍塌,简直就是千疮百孔,这让看惯了石砌城墙的赵弘润非常失望。
不过赵弘润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三川郡的西部,并且保留的是数百年前的魏国废城,可以说,当时的赵氏先祖,仍旧在采用堆土做墙的方式。
但是只要继续往东,朝着三川郡的东部前进,就不难发现,沿途可能仍然保留着的魏国古城,那是一座比一座有规模,一直到雒地,终于出现了石砌城墙。
因此可以说,这片三川郡,仍保留着当年赵氏先祖的发展经过,一点一点地靠近中原文化。
倘若赵氏中也有一位像临洮君魏忌这样感性的人,从陇西徒步走到如今的魏国,或许他会被感动地无以复加,因为这条路,是他们赵氏先祖走过的路,是姬姓赵氏一族逐渐开始兴旺的荆棘之路。
然而,赵弘润可没有这种感性。
“冉滕、项离,叫士卒们在这座古城驻扎下来,你们二人负责指挥。”
赵弘润唤来冉滕与项离两名千人将,对他们吩咐道。
“是!”冉滕与项离抱拳领命,随即退下指挥驻扎事宜去了。
他俩要负责的事务很多,比如说搭建兵帐、部署城防等等。
这里所说的部署城防,可不是依赖眼前这座古城那几乎一推就倒的土墙,这种玩意在攻城战中纯属摆设,而冉滕与项离要做的,就是加固、修缮这些土墙,并且将一架架用船只运来的连弩部署上去——这才是最大的仰仗。
事实上,城内是存在有房屋建筑的,只不过腐朽地很厉害,纵观整座古城,几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到处都是残墙断壁。
全部推倒清理是不现实的,因为商水军士卒们没有那么多的工夫与精力,因此,他们在那些残墙断壁的基础上搭建帐篷,充分利用尚且坚固的房屋墙壁,虽说因此搭建起来的帐篷千奇百怪,但总算是赶在当日黄昏前搭建好了行军帐篷,不至于让两千两百多名士卒夜宿荒野。
毕竟眼下已至初冬,天气早已逐渐变冷,而三川郡一带地势平坦,空气潮湿,因此寒风尤其厉害,若是在这里吹上一宿的冷风,哪怕是身体再强壮的战士,恐怕也吃不消。
在士卒们忙碌的时候,宗卫们已经在古城中央最先搭建的帅帐前点起了篝火。
不得不说,在三川郡境内,生一堆篝火是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这一带几乎没有什么森林,最多就是一些矮树,枝干又细又潮,若是没有经验的人,恐怕连一堆篝火都生不起来。
好在这里有禄巴隆以及其部落的战士,这些可都是土生土长的三川人,寻找合适的柴薪点燃篝火,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在禄巴隆的指导下,商水军士卒们很快地生起了一堆堆的篝火,随后,禄巴隆便带领大概三四百名商水军士卒,四处寻找水源。
是的,寻找水源。
别看三川草原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水坑,仿佛水源十分充足的样子,可实际上,这片草地上的水,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能食用的。
因为那是不流动的死水,甚至于,有些水塘里还能捞起一些动物的尸骨,污染了原本可食用的水塘。
而禄巴隆带领商水军士卒去寻找的,是那种流动的溪流,哪怕有些溪流看起来很小,仅仅只有一个手掌宽、两个指节浅,哪怕有些溪流在流入某个小水塘后,看似有些浑浊,但实际上,这些却是可食用的。
不过这一些经验,除非是多年居住在三川草原上的羯族人、羱族人、羝族人,否则,一般人是很难分辨这一带的水源能否可以饮用。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是否可以饮用,并不是说某些水源有毒,确切地说,应该是存在病菌,甚至是疫菌,会让误饮的人发热生病,呕吐腹泻,然后过不了几日便一命呜呼。
在禄巴隆负责去寻找可饮用水源的时候,临洮君魏忌已经参观了整座古城,回来后告诉赵弘润,这座古城,曾经可能存在着一个古县。
对此,赵弘润一笑置之。
大概半个多时辰后,禄巴隆便回来了,同行的商水军士卒们,分别拎着装满了水的木桶,在用纱布简单过滤后,便将木桶架在篝火上煮沸。
这也是三川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三川草地上的水,哪怕是可饮用的水,也必须煮沸才可饮用。
而在等待烧水煮饭的时候,宗卫长卫骄适时地将三川一带的地图拿了出来,铺在地上,赵弘润、临洮君魏忌、禄巴隆等人围坐在地上,分析当前的境况,并且对之后几日的行程做出规划。
“……我们如今在这里(华阴),已经非常接近秦岭,因此在船上时,我建议殿下在这一带靠岸,再靠近的话,会很危险。……另外,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目前秦国的军队,要么是在我们西面大概百余里的位置,要么就是在我们的西南方向。”指着地图上的位置,禄巴隆向赵弘润与临洮君魏忌介绍道。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禄巴隆为何对秦国军队的位置提出两个假设,因为这要看秦军对羯族人的应对——倘若秦国军队决定先拔除羯族部落的威胁,那么,他们就会对位于西南方向的羯族部落进兵;反过来说,倘若秦军的主要战略是迅速抢占三川郡的土地,那么他们或许会忽略羯族部落的威胁。
“应该在西南方向。”临洮君魏忌在略微思忖后,沉声说道:“凭我对秦军的了解,秦军不会坐视羯族部落的存在,倘若那些羯族部落果真如肃王殿下所言的那般强大,那么,秦国的军队就更加会率先攻击羯族部落。”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他也希望如此,要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向东撤离了,毕竟单凭区区两千余名商水军士卒,根本无力与秦军抗衡。
想了想,赵弘润转头对禄巴隆说道:“禄巴隆,本王需要你部落的战士迅速与西南的羯族部落取得联系,若是他们准备对秦国军队做出反击,本王希望到时候能在远处观望,看看秦军的实力。”
听闻此言,禄巴隆笑着说道:“肃王殿下放心,刚才去找水的时候,我就已经派出战士带着我川雒联盟的信物去与羯族人接触了,相信最迟明日傍晚,我部落的战士就会带回来消息。……另外,我也派了人去打探秦国军队的位置。”
“很好。”赵弘润满意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次日傍晚,纶氏部落的战士便带回来西南方向那支羯族部落的回覆,称他们又聚拢了数万奴隶,准备在两日后与秦军交战。
听说此事,赵弘润仅带着临洮君魏忌、禄巴隆以及几名宗卫,连夜骑马前往西南,准备亲临战场,旁观羯族部落与秦国军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