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677节
《风声》呢,我觉得正常水准,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反倒是阿丽,你提名几次?”
“《古今大战秦俑情》《风月》,两次。”
“好,你这次就很有突破。这个突破是说在香港人印象中的巩丽,那种突破,你懂我的意思么?”
“就是你以前中了面目全非脚,现在还我漂漂拳,让人哇的一下。”许非通俗易懂。
“滚蛋!”
巩丽啐了口,她不是对自己没信心,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在香港地界,自然会偏向本土演员。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经常表现家国情怀,金像奖偏好深刻、艺术的表演,评选相对公允,相对啊!
像斯琴高娃就凭借《似水流年》拿过一次影后。
但港影没落后,金像奖就嘚儿了起来,评选情绪化,就是不给你大陆男演员,说死都不给。
且整体排斥大陆元素,比如《让子弹飞》,就拿了个最佳服装设计。
金马奖刚好相反,脱离官方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派、自由派争斗。一年一个标准,吵吵闹闹。
后来自由派胜出,金马奖氛围一变,跟大陆有过很长的蜜月期,影响力超过了金像奖。
然后又自己作死,一落千丈。
现如今,港影还没颓到那个份上,许非真挺看好巩丽,当然嘴上道:“我肯定希望你们一起拿,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
连梁佳辉都翻了个白眼,道:“双奖也有可能,按照96年新规则,每个奖项得分最高的为得奖者。
若有两名候选者同时得最高分,可一起获得该奖项。
但超过两名就不可以了,需要重新投票。”
张蔓玉和巩丽大风大浪闯过来,心态是可以的,瞧他又煞有介事的分析,同时道:
“好了好了,饮茶啊!”
“反正过两天就知晓了。”
……
颁奖前,港岛娱乐圈非常热闹。
舒淇、吴倩莲明显炮灰,刘嘉玲有潜力成黑马,但《风声》这种绝对双女主就很少见。俩人接受采访时,也异口同声:
“谁拿奖我们都开心啊!”
到了26日晚,会展中心。
红毯铺就,几乎全港的媒体都跑过来,抢占红毯两侧。闪光灯、尖叫声伴随着一件件礼服裙摆,香浓迷艳,星光璀璨,不逊于任何一个大电影节。
许非本要参加的,想想又临时放鸽子。
我一身家十几亿的老板,在这充一个三级编剧的名,没啥意思,继续做低调的靓仔。
于是老宋有福了,左边巩丽右边张蔓玉,外加陈可新等等,踏过红毯招摇声势。他现在不得了,要奖有奖,要票房有票房。
还是少有的,能在外埠大爆的家伙。
另有最佳导演提名,陈果《香港制造》、张婉婷《宋家皇朝》、林岭东《高度戒备》、王家卫《春光乍洩》。
影帝提名,梁朝伟、张国荣、刘青云、梁家辉、谢君豪。
配角提名的梅艳芳、张震、杨紫琼……以及黄岳泰、杜可风、张叔平、金培达、元彬等等技术型人才。
每个都是有名有号,业内大佬。
“……”
酒店内,许老板看着红毯一幕,默默为一个时代哀悼:唉,没几年好活了。
第697章 影后
“最佳新人奖,李灿森《香港制造》!”
“哗哗哗!”
一个消瘦清奇的男子站起身,颇为激动的上台领奖。
他被陈果发掘进入演艺圈,作品不少,代表作不多,也就《香港制造》《狗咬狗》。此人气质古怪,适合演那种在黑白之间游走的角色。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半生缘》!”
“最佳男配角,姜闻《风声》!”
《风声》里面,葛尤的风格非常内敛,梁佳辉有男主角提名,冲淡了配角投票。姜闻这种张扬酷烈的表演,看样子很对评委胃口。
不过老姜没来,陈可新代为领奖。
跟着一堆技术奖,张婉婷夫妇精心打造的《宋家皇朝》,捞得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原创音乐三项。
《宋家皇朝》或许冲着史诗大片去的,但以港岛的地域文化,压根就拍不出史诗。或者说整个华语圈,能拍史诗的导演都极少。
“最佳编剧奖,让我们来看看……”
咚咚咚咚,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大屏幕映出提名者的现场画面。杜国威、麦当雄、韦家辉、陈果,也是响当当的字号。
还有一个没来,连照片也冇,只得弄张电影剧照凑合。
“哈哈!”
旁人不知内情,巩丽几个忍不住乐,许老板在香港还很神秘。
“杜国威《南海十三郎》!”
“哗哗哗!”
许老板在酒店里拍手,三级编剧不是辣么好当的!其实他个人意见,觉得《一个字头的诞生》更好。
讲一个人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两种选择带来两种不同的际遇。有点像《罗拉快跑》,但比罗拉早了整整一年。
这类实验性的先锋叙事手法,简直是港片中的一股清流,可惜不受评委喜爱。
颁完编剧奖,司仪郑裕玲、张达明串了一段场,跟着颁奖嘉宾上台。
“这届竞争相当激烈啊!舒淇和吴倩莲都是首次提名,刘嘉玲是第四次,巩丽第三次,maggie不用讲,她拿都拿了三次啊!”
“你看过《风声》么?”
“当然了。”
“你觉得谁更出色一点?”
“呃,呃,让我们来拆信封吧!”
“获得17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是……”
砰砰砰!现场图像又映在大屏幕上。嘉宾顿了顿,微感惊讶,念道:“张蔓玉、巩丽,《风声》!”
“哇!”
底下也有些意外,随即哗哗哗鼓掌。这是继第2届金像奖,麦嘉、洪金宝双影帝之后,又诞生了双影后。
而俩人经过短暂的小波澜,心态迅速平和,手拉手上台。
往那儿一戳,宛如绝代双骄。
“感谢大会,感谢评委……拍这部戏,我收获非常多,我们也成了好友。老实讲,能一起获奖还是很开心的。”
“对,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紧跟着,梁朝韦凭借《春光乍泄》夺得最佳男主角。《香港制造》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堪称最大黑马。
“感谢阳光影业,感谢宋先生和8万英尺废胶片……”
陈果去年在金马奖已经风光一回,今年又嗨了一次,在台上无比激动。老宋在底下风轻云淡,装逼如许老板。
跟往年许多届一样,本届结果一出,引起了不小争议。
50万成本、191万票房的《香港制造》,干掉了诸多大制作,观众痛骂评委刻意走小众路线。
双影后也被议论,而巩丽、姜闻的大陆身份,甚至被某些媒体评价为“回归后表忠心”。
而短短几天过后恢复平静,因为记者又追逐新热点去了,娱乐圈永远不缺新闻。
……
许非和巩丽的交情,最早是通过张国师建立的,拍《风声》时才越来越熟。
俩人同岁,言谈上没啥顾忌,很快成了好朋友。
典礼结束的第二天,他设宴庆贺,摆弄了一会奖杯,道:“我猜你肯定不是滋味,分享哪有独享的好?”
“你怎么总挑拨我们关系啊?”
巩丽抢回奖杯,道:“我告诉你啊,其实到我们这个阶段,对奖已经不看重了。你公允评选,拿不拿无所谓,除非这人明摆着不行,你还给她奖,这就得说道说道。”
嗯对,十几年后你就怼金马奖来着。
“《荆轲刺秦王》拍的怎么样?”
“就那样吧。”
“戏不好?”
“不是,怎么说呢……”
她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陈导这人吧,总爱拍点形而上的东西。戏挺好,但可能不被大众接受。
我演的也有点别扭,感觉发挥不好。
哎对了,你不说给我准备戏了么?在哪儿呢?”
“哦,会有个导演找你,到时再说。”
……
巩丽回象山了,许非还要待几天。
反倒是阿丽,你提名几次?”
“《古今大战秦俑情》《风月》,两次。”
“好,你这次就很有突破。这个突破是说在香港人印象中的巩丽,那种突破,你懂我的意思么?”
“就是你以前中了面目全非脚,现在还我漂漂拳,让人哇的一下。”许非通俗易懂。
“滚蛋!”
巩丽啐了口,她不是对自己没信心,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在香港地界,自然会偏向本土演员。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经常表现家国情怀,金像奖偏好深刻、艺术的表演,评选相对公允,相对啊!
像斯琴高娃就凭借《似水流年》拿过一次影后。
但港影没落后,金像奖就嘚儿了起来,评选情绪化,就是不给你大陆男演员,说死都不给。
且整体排斥大陆元素,比如《让子弹飞》,就拿了个最佳服装设计。
金马奖刚好相反,脱离官方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派、自由派争斗。一年一个标准,吵吵闹闹。
后来自由派胜出,金马奖氛围一变,跟大陆有过很长的蜜月期,影响力超过了金像奖。
然后又自己作死,一落千丈。
现如今,港影还没颓到那个份上,许非真挺看好巩丽,当然嘴上道:“我肯定希望你们一起拿,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
连梁佳辉都翻了个白眼,道:“双奖也有可能,按照96年新规则,每个奖项得分最高的为得奖者。
若有两名候选者同时得最高分,可一起获得该奖项。
但超过两名就不可以了,需要重新投票。”
张蔓玉和巩丽大风大浪闯过来,心态是可以的,瞧他又煞有介事的分析,同时道:
“好了好了,饮茶啊!”
“反正过两天就知晓了。”
……
颁奖前,港岛娱乐圈非常热闹。
舒淇、吴倩莲明显炮灰,刘嘉玲有潜力成黑马,但《风声》这种绝对双女主就很少见。俩人接受采访时,也异口同声:
“谁拿奖我们都开心啊!”
到了26日晚,会展中心。
红毯铺就,几乎全港的媒体都跑过来,抢占红毯两侧。闪光灯、尖叫声伴随着一件件礼服裙摆,香浓迷艳,星光璀璨,不逊于任何一个大电影节。
许非本要参加的,想想又临时放鸽子。
我一身家十几亿的老板,在这充一个三级编剧的名,没啥意思,继续做低调的靓仔。
于是老宋有福了,左边巩丽右边张蔓玉,外加陈可新等等,踏过红毯招摇声势。他现在不得了,要奖有奖,要票房有票房。
还是少有的,能在外埠大爆的家伙。
另有最佳导演提名,陈果《香港制造》、张婉婷《宋家皇朝》、林岭东《高度戒备》、王家卫《春光乍洩》。
影帝提名,梁朝伟、张国荣、刘青云、梁家辉、谢君豪。
配角提名的梅艳芳、张震、杨紫琼……以及黄岳泰、杜可风、张叔平、金培达、元彬等等技术型人才。
每个都是有名有号,业内大佬。
“……”
酒店内,许老板看着红毯一幕,默默为一个时代哀悼:唉,没几年好活了。
第697章 影后
“最佳新人奖,李灿森《香港制造》!”
“哗哗哗!”
一个消瘦清奇的男子站起身,颇为激动的上台领奖。
他被陈果发掘进入演艺圈,作品不少,代表作不多,也就《香港制造》《狗咬狗》。此人气质古怪,适合演那种在黑白之间游走的角色。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半生缘》!”
“最佳男配角,姜闻《风声》!”
《风声》里面,葛尤的风格非常内敛,梁佳辉有男主角提名,冲淡了配角投票。姜闻这种张扬酷烈的表演,看样子很对评委胃口。
不过老姜没来,陈可新代为领奖。
跟着一堆技术奖,张婉婷夫妇精心打造的《宋家皇朝》,捞得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原创音乐三项。
《宋家皇朝》或许冲着史诗大片去的,但以港岛的地域文化,压根就拍不出史诗。或者说整个华语圈,能拍史诗的导演都极少。
“最佳编剧奖,让我们来看看……”
咚咚咚咚,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大屏幕映出提名者的现场画面。杜国威、麦当雄、韦家辉、陈果,也是响当当的字号。
还有一个没来,连照片也冇,只得弄张电影剧照凑合。
“哈哈!”
旁人不知内情,巩丽几个忍不住乐,许老板在香港还很神秘。
“杜国威《南海十三郎》!”
“哗哗哗!”
许老板在酒店里拍手,三级编剧不是辣么好当的!其实他个人意见,觉得《一个字头的诞生》更好。
讲一个人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两种选择带来两种不同的际遇。有点像《罗拉快跑》,但比罗拉早了整整一年。
这类实验性的先锋叙事手法,简直是港片中的一股清流,可惜不受评委喜爱。
颁完编剧奖,司仪郑裕玲、张达明串了一段场,跟着颁奖嘉宾上台。
“这届竞争相当激烈啊!舒淇和吴倩莲都是首次提名,刘嘉玲是第四次,巩丽第三次,maggie不用讲,她拿都拿了三次啊!”
“你看过《风声》么?”
“当然了。”
“你觉得谁更出色一点?”
“呃,呃,让我们来拆信封吧!”
“获得17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是……”
砰砰砰!现场图像又映在大屏幕上。嘉宾顿了顿,微感惊讶,念道:“张蔓玉、巩丽,《风声》!”
“哇!”
底下也有些意外,随即哗哗哗鼓掌。这是继第2届金像奖,麦嘉、洪金宝双影帝之后,又诞生了双影后。
而俩人经过短暂的小波澜,心态迅速平和,手拉手上台。
往那儿一戳,宛如绝代双骄。
“感谢大会,感谢评委……拍这部戏,我收获非常多,我们也成了好友。老实讲,能一起获奖还是很开心的。”
“对,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紧跟着,梁朝韦凭借《春光乍泄》夺得最佳男主角。《香港制造》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堪称最大黑马。
“感谢阳光影业,感谢宋先生和8万英尺废胶片……”
陈果去年在金马奖已经风光一回,今年又嗨了一次,在台上无比激动。老宋在底下风轻云淡,装逼如许老板。
跟往年许多届一样,本届结果一出,引起了不小争议。
50万成本、191万票房的《香港制造》,干掉了诸多大制作,观众痛骂评委刻意走小众路线。
双影后也被议论,而巩丽、姜闻的大陆身份,甚至被某些媒体评价为“回归后表忠心”。
而短短几天过后恢复平静,因为记者又追逐新热点去了,娱乐圈永远不缺新闻。
……
许非和巩丽的交情,最早是通过张国师建立的,拍《风声》时才越来越熟。
俩人同岁,言谈上没啥顾忌,很快成了好朋友。
典礼结束的第二天,他设宴庆贺,摆弄了一会奖杯,道:“我猜你肯定不是滋味,分享哪有独享的好?”
“你怎么总挑拨我们关系啊?”
巩丽抢回奖杯,道:“我告诉你啊,其实到我们这个阶段,对奖已经不看重了。你公允评选,拿不拿无所谓,除非这人明摆着不行,你还给她奖,这就得说道说道。”
嗯对,十几年后你就怼金马奖来着。
“《荆轲刺秦王》拍的怎么样?”
“就那样吧。”
“戏不好?”
“不是,怎么说呢……”
她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陈导这人吧,总爱拍点形而上的东西。戏挺好,但可能不被大众接受。
我演的也有点别扭,感觉发挥不好。
哎对了,你不说给我准备戏了么?在哪儿呢?”
“哦,会有个导演找你,到时再说。”
……
巩丽回象山了,许非还要待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