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年号何滑稽
当韦太后终于剿杀怀恩王及其旧部,突厥使臣却忽而反悔,不肯正式签订称臣纳贡等协议不说,甚至得寸进尺,提出突厥五部虽可退军安北,原州、灵州等六地治权亦可交还周国,然突厥仍享此六州郡赋税,且周国必须开放灵州易市,而大治条约由吐蕃割据鄯州、松州等地,不予归还,恢复大亲王参政制,对三大亲王周国必须给予礼待,为防亲王再度遇刺,允三大亲王府各有一万亲兵防卫。
数十万大军尚未撤回京城,突厥使竟敢出尔反尔,韦太后勃然大怒,虽说她并觉得这些条件会给她的统治带来多少实际性的损害,然而又怎甘心被突厥一再愚弄?却不料突厥使面对她的盛怒不慌不忙,冷笑着提起韦太后私下与之签订的协约。
“倘若太后为除怀恩王及其部众一党隐患,私通我国妥协让步一事广为张扬,贵国臣民会如何看待太后这一言行?蜀王殿下与贵国君帝是否还会容忍太后继续把控朝政?我国倘若不肯修和,贵国数十万禁军不能调返长安,太后仅凭京城巡卫及宫卫,能否震服蜀王及臣民?贵国历来以德义治天下,军事震压可不能收服天下归心,只能造成祸乱四起,相信这一点,太后比我等夷狄小国更加明白……太后可别以为将臣灭口就能隐瞒机密,加印太后玺宝之书证,臣早已遣人送予可汉。”
韦太后当然可以干脆发动血腥震压,灭蜀王废天子力保不受胁迫还政交权,但她也当然明白,一旦采取极端方式,正统派、中立派必然不服,她没有办法将这些人统统杀光,她更无法担保地方世贵是否会发动战乱,而一旦与突厥反目,甘州再度面临威胁,内忧外患四起,她的权位根本无法稳固。
若此路可行,她早就对蜀王、贺洱痛下杀手,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多年隐而不发,楚心积虑于明正言顺将其处死?
所以尽管心头愠怒,韦太后除了妥协,竟然没有其余选择。
她只能向韦元平、谢饶平、元得志授意,主张答应突厥提出多项屈辱的条件。
而这些隐情,十一娘并不能察获,但议和一事竟然导致这样的结果,她不需察实,猜也能猜到暗中名堂。
“征平年已经结束了,如今年号改为共治,此时,共治元年。”十一娘语气冷沉。
萧渐入“哈哈”大笑:“好个共治,谁与谁共治?突厥称降,非但没有半点损伤,反而与大周共治天下?韦太后何不干脆迎阿史那奇桑入京,将龙椅拱手相送?”
无论是悲愤抑或讥鄙,这时已然毫无意义了。
“依十一妹推断,韦太后是被突厥胁迫,那么蜀王呢,天子呢,难道他们也能容忍如此屈辱?”
“太后党如此主张,俨然会饱受质疑,蜀王当然不会据理力争,他料定就算太后力排众议一再妥协,突厥亦不会与大周维持和平,一旦突厥毁约再起争战,就到了他集合力量给予太后置命一击之时,蜀王坐视旁观,天子固然反对,哪里敌得过太后党人多势众,蜀王、太后鹬蚌相争,突厥坐享渔翁得利,已成定局。”陆离做出解释。
“很好,夷狄之族如此嚣张,太后、蜀王却只重一己权势,那么十一妹,当然是要先助太后,除去蜀王这颗绊脚石了。”萧渐入垂下眼睑,唇角冷笑越发锋利,他固然已经不再似当年一般率性鲁莽,可面对如此奇耻大辱,仍觉义愤填膺,可让他深觉无奈的是,世道便是如此,岭南王这样的磊落志士不能在奸诈卑鄙围攻之下胜出,擅长权术心机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其实不愿看晋王夫妇再步岭南王的后尘,他也不想用这样的尖锐与讥嘲针对十一娘,可是他此时此刻无法心平气和。
“是,必须先除蜀王,因为殿下所图同为权位,天子不能继续占据正统。”十一娘并不在意小九的讥鄙,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并不高尚。
“我想离开太原。”萧渐入忽道:“我留在这里,并不能帮助殿下与十一妹太多,金匮遗书让我大觉疑惑,而要解开这些疑惑,唯有凌虚天师,十一妹曾说,若以读透上册,或有机缘求教天师门下,我愿一试。”
“我会遣人护送九哥往洛阳邙山。”虽说小九这决定有些突然,十一娘却并没有阻止。
“决战转眼在即,为使十一妹没有后顾之忧,迟儿不如让我一齐带走。”小九又道。
“这……”十一娘便不得不犹豫了,当然她并非不信小九,也知道让迟儿同往邙山的确更加安全,可要与亲生骨肉分离,她做为母亲,心中当然不舍。
“渐入所言甚是!”
突兀的插言引得三双目光转向,只见贺烨与阮岭正拾阶而上。
“我欲出幽州,汇合燕国公发动总攻收复营州,此去疆场至短也得一载,晋阳、长安诸事只能交由王妃操劳,为免分心,莫如将迟儿拜托天师及渐入。”贺烨示意众人免礼,挨着十一娘跽坐下来,宣告了他的决定。
这决定连十一娘都未预知,忍不住质疑:“虽说议和事件,或许会使局势更加恶化,但殿下切不可因此贸然决定发动总攻。”
“我并不是草率决定。”贺烨颔首,安慰十一娘:“恰巧赶在这当口,经与燕国公、秦无郁书信相商,一致认为的确到了时机。”
陆离道:“潘博虽然已如强弩之末,然而若然强攻营州,势必会造成伤亡,而营州一旦收复,殿下面临将是与韦太后决一生死之战。”
“我会尽力减少伤亡,故而才道,最短也需要一年。”贺烨挑眉:“进行到这一步,我当然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草率鲁莽,且我已有准备,当收复营州,也许转身将要面对则是,突厥兵锋!”
这话让众人心中格外沉重,因为事态发展到此局面,谁也不能肯定突厥人什么时候会突破甘州,占据长安。谁也不能肯定韦太后与蜀王是否会玉石俱焚,彻底葬送华夏之治,贺烨的力量只有燕国公部,最多再争取云州边军,所以他不能为了营州,与潘博拼个鱼死网破,他从来没有想过偏居一隅,从现在开始,他就要准备与阿史那奇桑不可避免的一战,无关权术机心,而是两国军队的正面交锋。
“渐入向殿下称誓,必会保全迟儿毫发无损,渐入在邙山,切盼殿下大获全胜捷报洛阳,有朝一日再度使突厥亡国,还天下太平,如此,岭南王及十万士勇英灵方能得以安息,渐入等着殿下为志士平冤正名。”
这是萧渐入第一次持臣子之礼向晋王伏身三拜。
——
共治元年,立春之后连降三场大雪,长安城的元宵灯会于是格外萧索,突厥求和暂时休战的消息并没让布衣百姓击掌相庆,他们眼看着番商胡人又再恢复耀武扬威,耳闻不少议论,皆知韦太后答应了不少屈辱的条件,为贪图享乐,面对狄夷一再示弱,百姓无不惊疑。
三大亲王尚未入京,蛮夷共三万亲兵便已威风赫赫入驻长安大亲王府,百姓对其指指点点,竟引得亲兵当众施以鞭笞,毒打后扬长而去。
被打的百姓状告蛮夷伤人,长安令却推脱不究,被打者只能忍气吞声。
于是渐渐都相信了“圣母”韦太后果然懦弱无能,畏惧蛮夷而不顾子民。
但这些窃窃议论自然无法传入层层宫墙,传进韦太后的耳朵里。
议和之事告一段落,韦太后第一件事便是罢免宇文盛这京兆尹。
借口是现成的,京兆尹巡防不慎,导致“匪寇”夜袭怀恩王府,虽未造成贺珝逃脱,但宇文盛仍有失职之罪,贬黜为太常丞。
韦太后未将宇文盛斩尽杀绝,当然是贺湛的计划起到了作用,志能便的突袭让韦太后笃信急公会仍有隐藏的力量,但她不能确定这些匪寇窝藏据点之前,宇文盛尚有利用之处,但韦太后当然不放心继续让宇文盛坐在京兆尹这个重要的位置上,借口失职,连贬数级,却仍容他在朝为官,一来是为打消宇文盛的防心,继续作为诱饵之用,再者太常丞已经远离政治中心,却非鞭长莫及,随时可以处死。
而后韦太后的关注就完全转移至蜀王系身上,他们已经到了图穷匕现的时刻。
是以贺湛这些时日常常受到诏见,他的官职也总算不再是中书舍人而已,因议和有功,擢为谏议大夫,与徐加缜平起平坐,却坐实了贺湛亦为卖国求荣的“功臣”之一。
贺大夫遭受不少正统派、中立派的唾弃,虽表面上喜气洋洋,内心委实不以此提拔为荣。
这日面见太后结束,与徐修能一齐辞宫,两人身旁均无耳目,贺湛忽听徐修能说道:“在下百思不得其解,贺大夫究竟是怎么做到提醒宇文盛置身事外,又是怎么摆脱内察卫,险些营救怀恩王?”
贺湛微微一笑:“贺某同样百思不得其解,徐世子暗助突厥蛮夷谋夺华夏之治,究竟有何好处,徐世子仿佛,并无突厥血统吧?”
“突厥真能谋夺华夏之治?”徐修能亦笑:“韦太后虽然力拙,可大周不是还有晋王殿下?韦太后大失人心,晋王殿下岂不更有可乘之机?在下所为,正是为了暗助晋王殿下,贺大夫,其实在下与殿下,与王妃,可以不为敌对,贺大夫也大可不必视在下为敌患。”
贺湛顿住脚步,收敛笑容:“徐世子是想见风使舵?”
他没有得到回应,徐修能礼辞,率先步入大雪纷飞。
大雪纷飞中,宇文盛正从前方经过,他看见了贺湛,但视而不见继续经过。
数十万大军尚未撤回京城,突厥使竟敢出尔反尔,韦太后勃然大怒,虽说她并觉得这些条件会给她的统治带来多少实际性的损害,然而又怎甘心被突厥一再愚弄?却不料突厥使面对她的盛怒不慌不忙,冷笑着提起韦太后私下与之签订的协约。
“倘若太后为除怀恩王及其部众一党隐患,私通我国妥协让步一事广为张扬,贵国臣民会如何看待太后这一言行?蜀王殿下与贵国君帝是否还会容忍太后继续把控朝政?我国倘若不肯修和,贵国数十万禁军不能调返长安,太后仅凭京城巡卫及宫卫,能否震服蜀王及臣民?贵国历来以德义治天下,军事震压可不能收服天下归心,只能造成祸乱四起,相信这一点,太后比我等夷狄小国更加明白……太后可别以为将臣灭口就能隐瞒机密,加印太后玺宝之书证,臣早已遣人送予可汉。”
韦太后当然可以干脆发动血腥震压,灭蜀王废天子力保不受胁迫还政交权,但她也当然明白,一旦采取极端方式,正统派、中立派必然不服,她没有办法将这些人统统杀光,她更无法担保地方世贵是否会发动战乱,而一旦与突厥反目,甘州再度面临威胁,内忧外患四起,她的权位根本无法稳固。
若此路可行,她早就对蜀王、贺洱痛下杀手,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多年隐而不发,楚心积虑于明正言顺将其处死?
所以尽管心头愠怒,韦太后除了妥协,竟然没有其余选择。
她只能向韦元平、谢饶平、元得志授意,主张答应突厥提出多项屈辱的条件。
而这些隐情,十一娘并不能察获,但议和一事竟然导致这样的结果,她不需察实,猜也能猜到暗中名堂。
“征平年已经结束了,如今年号改为共治,此时,共治元年。”十一娘语气冷沉。
萧渐入“哈哈”大笑:“好个共治,谁与谁共治?突厥称降,非但没有半点损伤,反而与大周共治天下?韦太后何不干脆迎阿史那奇桑入京,将龙椅拱手相送?”
无论是悲愤抑或讥鄙,这时已然毫无意义了。
“依十一妹推断,韦太后是被突厥胁迫,那么蜀王呢,天子呢,难道他们也能容忍如此屈辱?”
“太后党如此主张,俨然会饱受质疑,蜀王当然不会据理力争,他料定就算太后力排众议一再妥协,突厥亦不会与大周维持和平,一旦突厥毁约再起争战,就到了他集合力量给予太后置命一击之时,蜀王坐视旁观,天子固然反对,哪里敌得过太后党人多势众,蜀王、太后鹬蚌相争,突厥坐享渔翁得利,已成定局。”陆离做出解释。
“很好,夷狄之族如此嚣张,太后、蜀王却只重一己权势,那么十一妹,当然是要先助太后,除去蜀王这颗绊脚石了。”萧渐入垂下眼睑,唇角冷笑越发锋利,他固然已经不再似当年一般率性鲁莽,可面对如此奇耻大辱,仍觉义愤填膺,可让他深觉无奈的是,世道便是如此,岭南王这样的磊落志士不能在奸诈卑鄙围攻之下胜出,擅长权术心机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其实不愿看晋王夫妇再步岭南王的后尘,他也不想用这样的尖锐与讥嘲针对十一娘,可是他此时此刻无法心平气和。
“是,必须先除蜀王,因为殿下所图同为权位,天子不能继续占据正统。”十一娘并不在意小九的讥鄙,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并不高尚。
“我想离开太原。”萧渐入忽道:“我留在这里,并不能帮助殿下与十一妹太多,金匮遗书让我大觉疑惑,而要解开这些疑惑,唯有凌虚天师,十一妹曾说,若以读透上册,或有机缘求教天师门下,我愿一试。”
“我会遣人护送九哥往洛阳邙山。”虽说小九这决定有些突然,十一娘却并没有阻止。
“决战转眼在即,为使十一妹没有后顾之忧,迟儿不如让我一齐带走。”小九又道。
“这……”十一娘便不得不犹豫了,当然她并非不信小九,也知道让迟儿同往邙山的确更加安全,可要与亲生骨肉分离,她做为母亲,心中当然不舍。
“渐入所言甚是!”
突兀的插言引得三双目光转向,只见贺烨与阮岭正拾阶而上。
“我欲出幽州,汇合燕国公发动总攻收复营州,此去疆场至短也得一载,晋阳、长安诸事只能交由王妃操劳,为免分心,莫如将迟儿拜托天师及渐入。”贺烨示意众人免礼,挨着十一娘跽坐下来,宣告了他的决定。
这决定连十一娘都未预知,忍不住质疑:“虽说议和事件,或许会使局势更加恶化,但殿下切不可因此贸然决定发动总攻。”
“我并不是草率决定。”贺烨颔首,安慰十一娘:“恰巧赶在这当口,经与燕国公、秦无郁书信相商,一致认为的确到了时机。”
陆离道:“潘博虽然已如强弩之末,然而若然强攻营州,势必会造成伤亡,而营州一旦收复,殿下面临将是与韦太后决一生死之战。”
“我会尽力减少伤亡,故而才道,最短也需要一年。”贺烨挑眉:“进行到这一步,我当然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草率鲁莽,且我已有准备,当收复营州,也许转身将要面对则是,突厥兵锋!”
这话让众人心中格外沉重,因为事态发展到此局面,谁也不能肯定突厥人什么时候会突破甘州,占据长安。谁也不能肯定韦太后与蜀王是否会玉石俱焚,彻底葬送华夏之治,贺烨的力量只有燕国公部,最多再争取云州边军,所以他不能为了营州,与潘博拼个鱼死网破,他从来没有想过偏居一隅,从现在开始,他就要准备与阿史那奇桑不可避免的一战,无关权术机心,而是两国军队的正面交锋。
“渐入向殿下称誓,必会保全迟儿毫发无损,渐入在邙山,切盼殿下大获全胜捷报洛阳,有朝一日再度使突厥亡国,还天下太平,如此,岭南王及十万士勇英灵方能得以安息,渐入等着殿下为志士平冤正名。”
这是萧渐入第一次持臣子之礼向晋王伏身三拜。
——
共治元年,立春之后连降三场大雪,长安城的元宵灯会于是格外萧索,突厥求和暂时休战的消息并没让布衣百姓击掌相庆,他们眼看着番商胡人又再恢复耀武扬威,耳闻不少议论,皆知韦太后答应了不少屈辱的条件,为贪图享乐,面对狄夷一再示弱,百姓无不惊疑。
三大亲王尚未入京,蛮夷共三万亲兵便已威风赫赫入驻长安大亲王府,百姓对其指指点点,竟引得亲兵当众施以鞭笞,毒打后扬长而去。
被打的百姓状告蛮夷伤人,长安令却推脱不究,被打者只能忍气吞声。
于是渐渐都相信了“圣母”韦太后果然懦弱无能,畏惧蛮夷而不顾子民。
但这些窃窃议论自然无法传入层层宫墙,传进韦太后的耳朵里。
议和之事告一段落,韦太后第一件事便是罢免宇文盛这京兆尹。
借口是现成的,京兆尹巡防不慎,导致“匪寇”夜袭怀恩王府,虽未造成贺珝逃脱,但宇文盛仍有失职之罪,贬黜为太常丞。
韦太后未将宇文盛斩尽杀绝,当然是贺湛的计划起到了作用,志能便的突袭让韦太后笃信急公会仍有隐藏的力量,但她不能确定这些匪寇窝藏据点之前,宇文盛尚有利用之处,但韦太后当然不放心继续让宇文盛坐在京兆尹这个重要的位置上,借口失职,连贬数级,却仍容他在朝为官,一来是为打消宇文盛的防心,继续作为诱饵之用,再者太常丞已经远离政治中心,却非鞭长莫及,随时可以处死。
而后韦太后的关注就完全转移至蜀王系身上,他们已经到了图穷匕现的时刻。
是以贺湛这些时日常常受到诏见,他的官职也总算不再是中书舍人而已,因议和有功,擢为谏议大夫,与徐加缜平起平坐,却坐实了贺湛亦为卖国求荣的“功臣”之一。
贺大夫遭受不少正统派、中立派的唾弃,虽表面上喜气洋洋,内心委实不以此提拔为荣。
这日面见太后结束,与徐修能一齐辞宫,两人身旁均无耳目,贺湛忽听徐修能说道:“在下百思不得其解,贺大夫究竟是怎么做到提醒宇文盛置身事外,又是怎么摆脱内察卫,险些营救怀恩王?”
贺湛微微一笑:“贺某同样百思不得其解,徐世子暗助突厥蛮夷谋夺华夏之治,究竟有何好处,徐世子仿佛,并无突厥血统吧?”
“突厥真能谋夺华夏之治?”徐修能亦笑:“韦太后虽然力拙,可大周不是还有晋王殿下?韦太后大失人心,晋王殿下岂不更有可乘之机?在下所为,正是为了暗助晋王殿下,贺大夫,其实在下与殿下,与王妃,可以不为敌对,贺大夫也大可不必视在下为敌患。”
贺湛顿住脚步,收敛笑容:“徐世子是想见风使舵?”
他没有得到回应,徐修能礼辞,率先步入大雪纷飞。
大雪纷飞中,宇文盛正从前方经过,他看见了贺湛,但视而不见继续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