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节
有万岁爷领着,太后哪里能不见她啊!关键是万岁爷提到对十四爷的安排,太后几乎要原地蹦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德妃娘娘好不容易熬成太后,正是享福的时候。如果她本身不是恋爱脑(要跟着先帝一起上路),或者是原先有疾病的话,怎么会那么快去世呢?
历史上的乌雅氏是雍正元年五月份没的,混成太后却没有享福,真是太可惜了。雍正元年四月,雍正谕令十四爷留住皇陵附近,不许返回京师,并命人监视十四爷的行动。不久,太后乌雅氏去世。雍正慰“皇妣皇太后”,晋封十四爷为郡王,却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太后、四爷和十四的家庭关系:
一团乱麻。
本人有点怀疑太后得知十四被四爷被困在皇陵不许进京,气得生病,病死了。
关于雍正爷的宠物衣服:
雍正元年过年,皇帝为他的“造化”(狗的名字)制作了四件衣服,均以良鼠皮为主料,其中“绉绸衬、白绫面、蓝纺丝里、画麒麟套头一件,虎皮面、蓝纺丝里、虎套头一件”,还有“狻猊马衣两件”。
有一说一,四爷对造化比对十四爷好。
第840章 四爷不熬夜(6)
◎清世宗的妈妈菜◎
萧靖带张嫣去拜见太后之前, 做了一番准备。
万岁爷在养心殿召见自己的舅舅,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白齐(满语音译, 部分资料有写作“博启”、“伯起”等)。白齐是太后乌雅氏的亲弟弟, 面相圆润憨厚,挺着一个将军肚,瞅着是一个很富态的老头。
“奴才参见皇上, 恭请皇上圣安。”白齐正要对着万岁爷下跪行礼。
萧靖没等白齐跪下来,赶紧走下去把人扶起来:“舅舅免礼,赐座, 上茶。”
白齐的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
比起佟家隆科多这个位高权重的便宜舅舅, 白齐这位亲舅舅在京城并不起眼。萧靖认为白齐是一个老实人(无贬义的老实人),对方从未仗着自己是雍正皇帝母族亲戚的身份到处惹是生非。在雍正皇帝的记忆当中,成天蹦跶的便宜舅舅隆科多最后被幽禁至死, 而亲舅舅白齐一直享受着富家翁的生活。
皇帝都喜欢听话的亲戚。
白齐听话不惹事, 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容易知足的本性,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乌雅氏没有张狂的资本。
佟家是什么背景,乌雅氏是什么背景?
康熙爷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和爱妻孝懿仁皇后皆出身佟佳氏,佟家如日中天的时候甚至能被称一句“佟半朝”,朝堂上有一半的大臣皆为佟家的势力。而乌雅氏比较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德妃/白齐的祖父额参——
额参在王府里面担当布达衣大(膳房总管的意思),那会儿还没有大清朝呢。额参是从厨子起家, 他跟随皇太极南下打仗,屡次获得战功,被封为正一品内大臣,任佐领, 封一等都尉。可惜额参因为某件事情遭到皇帝厌弃, 遭遇削爵, 连带乌雅氏一族成为包衣。
人生真是起伏无常,操蛋的大肠包小肠。
额参从厨子到一品大臣再到包衣,额参的儿子、德妃之父只领了一个正五品包衣护军参领的官职。许多满洲贵族都认为乌雅氏再无翻身之日,注定成为世代伺候主子的包衣家族。
谁能想到乌雅氏出了一个美貌的姑娘,这个姑娘本是去选宫女的,最后却成了娘娘。娘娘一路过关斩将,不但成了四妃之一的德妃,生的孩子还当上皇帝。
乌雅氏是重新抖起来,康熙爷驾崩之后的第四天,万岁爷下旨将太后包衣亲族合编成佐领,由白齐管理。换句话来说,太后的亲族不再是被贵族主子奴役的包衣,而是归自家人白齐所掌管。
白齐对于万岁爷的恩典,是感激不尽的。他自问无才无德,未曾给这个外甥帮上大忙。隆科多还能替四爷在康熙面前美言几句呢,他却什么都做不到。
京城里头有不少人都说,皇上爱慕虚荣,只认有权有势的隆科多当舅舅,不认乌雅氏当亲戚。
明明不是这样的。
白齐看见万岁爷亲手端过来的茶水,心想万岁爷多好啊,不愧是姐姐的孩子。他受宠若惊,不敢受这样的礼节。万岁爷却说:“舅舅是朕的长辈,难道还喝不得外甥的一盏茶?都说外甥多似舅,朕看到舅舅,心里只觉得亲切。”
白齐把茶水一口气喝尽,激动地说:“奴才多谢皇上的恩典。”
萧靖有心攻克太后的这座大山,他问白齐:“母后在家的时候,可有什么闺名?或是一些爱吃的素菜?自大行皇帝驾崩,母后茶饭不思,朕深感痛苦。若是有什么母后爱吃的家常菜,朕愿亲手制作菜肴,换母后欢颜。”
他这是在刷“孝子”人设,皇帝都那么孝顺了,你还骂他,你多没良心啊!他都那么孝顺了,他不当皇帝,难道你这个逆子配当皇帝?
孝顺是每一个皇帝应有的品质,万岁爷的美德该传遍全国,让所有人来学习。
白齐被万岁爷的言行吓到了,他万万没想到太后茶饭不思,引得万岁爷欲亲手制作菜肴。他犹豫了一下,到底说了:“娘娘在家的时候闺名唤作玛琭(大酒瓶),这个名儿是玛法(祖父)起的。玛法早年精通厨艺,老人家经历削爵之后一蹶不振。玛法在厨房里面看见什么,便给我们起什么名儿。娘娘幼时唤作玛琭,好像是说娘娘出生的那一日,玛法的酒刚好喝完。而奴才小时候唤作哈喇,唉,那天家里的油坏了。”
萧靖:神奇,太后娘娘小时候居然叫做大酒瓶!得亏娘娘出生的那一日家里没做萨其玛,不然娘娘被叫做萨其玛真是太奇怪了。
其实大酒瓶比萨其玛好不到哪儿去。
白齐接着说:“娘娘在家的时候,最爱吃的素菜是玛法做的妈妈菜。别人家里的妈妈菜都是额娘做的,可是额娘做的妈妈菜不好吃,玛法做到妈妈菜最好吃。玛法做妈妈菜有一个秘诀,便是拌菜的时候放少许蒜汁和细白糖,这样腌出来的黄瓜条又香又脆。”
萧靖听得直点头,妈妈菜是一道满人的小菜,做起来并不难。手巧的妇人们会在夏秋买来量大便宜的黄瓜、萝卜等物,上锅蒸到八成熟,然后晾凉后放入坛子发酵。等到三四日之后再捞起来吃,这样的瓜菜味道酸咸,吃着是十分开胃。
这是民间一般家庭的吃法,四爷长得那么大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母亲做的妈妈菜。养母佟佳氏不像是会做家务的女子,她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给小时候的四阿哥做妈妈菜。
至于德妃……太后……
宫里什么都有,德妃不曾用妈妈菜来哄四爷。至于十四爷吃没吃过德妃做的妈妈菜,这个得问十四才知道了。
萧靖送走白齐,心疼四爷三秒钟。万岁爷问御膳房要来酸黄瓜和酸萝卜,冬天别的蔬菜不多,这些腌菜是绝对管够。他又问御膳房要来大蒜和白糖,亲自倒成蒜汁,拌好一盆妈妈菜。
万岁爷带着跟班张答应,提着食盒,过去永和宫拜见太后。永和宫内充满香烛的味道,太后乌雅氏只梳了一条辫子,身上没有多余的首饰。万岁爷来之前的那会儿,太后正穿着素衣为先帝念经。太后是六十余岁的年纪,不年轻了,五官的轮廓端正,隐约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美人。
萧靖看得出来,太后对先帝的感情很深。
“母后。”萧靖喊了出声,“朕照顾不周,母后近日来消瘦许多。”
一句“母后”喊得乌雅氏心神撼动,从来没有人喊过她“母后”。先是母亲,然后是皇后,她是宫女小选出身,如今竟然成了大行皇帝的皇后。
是啊,先帝驾崩,皇帝登基。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成为大清朝的皇后。
要问德妃稀不稀罕当皇后?
萧靖认为是稀罕的。
万岁爷坐在永和宫的炕上,张答应在后头低眉顺眼地站着。万岁爷打开食盒,亲手端出来一盘妈妈菜:“朕听闻母后近日来茶饭不思,想来是宫里的素菜不合胃口。朕跟白齐舅舅打听到玛琭姑娘少时爱吃妈妈菜,朕做得不好,不知道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
要说攻心为上,万岁爷这个孝子几乎是用实际心动来扎太后的心。
“玛琭……”
太后喃喃道,好多年没有人喊她这个名字了。妈妈菜这样的小菜上不得台面,宫里的御膳房从来不会给主子端上来这样的菜。她自十四岁进宫,有五十年的时间没有吃过妈妈菜。
她看着眼前这个四十余岁的长子,恍惚间觉得自己这个额娘是不是当得很失败。她竟然没有给胤禛做过一回妈妈菜,等到老了,反而是儿子亲手做妈妈菜来哄她。
她尝了一口,酸黄瓜裹着蒜汁的味儿,回味有微甜,当真十分美味。配着妈妈菜,太后用了一碗米粥,承诺道:“哀家日后会按时用饭,不会再让皇上担忧。”她因为先帝驾崩而哀伤过度,胃口不开,这让老四担心吧?
老四这个孩子,有话总喜欢憋在心里。外人觉得老四薄情,她这个当母亲却晓得他本性并非如此。
然而她晓得,十四不一定晓得这样的道理。
“先帝驾崩,皇上可有对十四的安排?”太后太了解小儿子的性格,那个孩子几乎跟爆竹似的,一点就炸。外头对于老四继承皇位,风言风语几乎要杀人。十四若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指不定当着亲哥的面就炸。
如果说十四爷是爆竹,说炸就炸,那么四爷大概是深水炸弹,水面上看着平淡无浪,等到发火的时候炸一波大的,甚至殃及旁边的小鱼小虾。
“连陈胜都知道苟富贵,勿相忘。朕既封十三弟为怡亲王,更不会亏待同母的亲兄弟。”萧靖说,“朕欲册封十四弟为信亲王,还有……六弟追封为礼懿亲王,七妹妹追封为固伦慧宪公主,九妹妹追封固伦温宪公主,十二妹妹追封固伦纯宪公主。”
太后的内心百感交集,眼中隐隐有泪光。
她老了,挂念活着的老四和十四,经常忘记从前。老四提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太后猛地想起她曾经有过那么多孩子。她生得多,是先帝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可惜好多孩子都没有留下,只活了老四和十四。
太后不由得赞叹:“皇上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他连早逝的兄弟姐妹都记住了。
“朕知道母后一向谨慎,故推辞太后尊号。”萧靖面不改色地说起另一件惹人争议的事情,“朕欲下旨追封嫡亲妹妹为固伦公主,母后接受太后尊号,如此一来妹妹们的追封更合情合理。”
固伦公主是皇后之女的意思,乌雅氏早逝的三个女儿想要名正言顺地当固伦公主,首先要当妈的是皇后(皇太后)。
在原身的记忆里面,雍正元年正月,太后乌雅氏不愿意接受太后尊号。她的行为给四爷的政敌带来许多话柄,旁人认为是四爷得位不正,所以连他亲娘都不愿意当太后。
萧靖翻了一下清朝的旧例,也许德妃并非是故意“作”,拒绝皇太后尊号。
而是她“谦逊”美德的一种体现。
清朝建国还没有几代人,参考例子不多。顺治皇帝在顺治八年为皇太后上尊号,康熙皇帝在康熙元年十月为皇太后上尊号。眼下先帝去了才几天,乌雅氏便眼巴巴地抱着皇太后尊号往自己身上揽?
一来显得对先帝薄情,二来吃相有点太难看了。好像大老板一走,二老板恨不得下一秒升职加薪。
乌雅氏在康熙爷的后宫混了五十年,能护着两个儿子健康长大,不失宠,可见是一个智商和情商不低的女人。太后回想自己往日拒绝皇太后尊号的做法,很敏感地察觉道:“哀家往日之举,莫非是给皇上带来麻烦?”
萧靖摇了摇头:“不麻烦,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朕大方一些,不计较的。”
太后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儿子,老四那样的性子说不计较,那便是计较的。
唉。
一顿妈妈菜下来,万岁爷和太后娘娘之间的气氛还算不错。快到张嫣站到腿软的时候,萧靖冲她招了招手,让她过来跟前。
“母后,这是答应张氏,朕今天领她过来给您磕头。她年纪小不懂事,母后定要多担待一些。”
太后:“咳咳——”
没想到老四竟然是这样的人。
太后仔细打量着磕头的张答应,眉眼生得不错,但也不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张答应大约是二十余岁的年纪,嗯,比她当年差远了。
当年二十二岁的乌雅玛琭已经当上德妃,这会儿的张氏还是答应。太后心想张氏想要出头,且有得慢慢熬。
“好孩子,快起来吧。”太后给小张赐了一盏茶,有永和宫的嬷嬷端上来一盘萨其玛。太后脸色和煦地说:“哀家老了,吃不动这样粘牙的甜食。张氏把点心带回去吃吧,吃完好好伺候皇上。”
作者有话说:
关于乌雅氏的背景,有参考《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大臣卷》:“额参,满洲正黄旗人,姓吴雅氏,世居叶赫地方,初任布达衣大(即膳房总管),累擢至内大臣(正一品)。”德妃的祖父额参初任膳房总领,历升内大臣(正一品),皇太极时授为男爵,加一等都尉,任佐领,后缘事削爵。雍正元年二月癸丑,追赠额参一等公。
雍正把乌雅氏包衣提出来,合成一佐领,《通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将镶蓝旗包衣佐领内太后之亲族及阿萨纳佐领内太后之亲族,合编一佐领,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
雍正给舅舅白齐厚待,家族抬旗,参考:《双全等奏缴雍正元年正月谕旨折》:“散轶大臣舅舅白齐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鸿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护军校七人,佐领二等侍卫颜德,及原在正黄旗包衣佐领时之笔帖式三人皆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给予何差效力。”
雍正称呼太后为“母后”,参考《大义觉迷录》的写法。
有个特别搞笑的资料,雍正可能为了抬高自己母族的身份。他说自己的高祖父“额柏根(额参的父亲),系本朝旧族,创业名家。在□□高皇帝时,抚育禁庭,视同子侄。”大概意思是我妈妈的家族是老牌世家,努尔哈赤在的时候,努尔哈赤把我高祖父当侄子一般抚养。要是努尔哈赤知道雍正瞎吹牛,他大概会一头雾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压根不认识。
太后的满语名字叫大酒瓶是有资料记载(不确定资历真实性),不是我编。至于白齐小名叫哈喇,是我瞎编的。
身为圣母皇太后的德妃,一直拒绝接受雍正皇帝给她上尊号,这也让很多人觉得,她这是对雍正的继位感到不满。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德妃一直以康熙皇帝没有下葬为由,不愿意接受雍正皇帝给她加上仁寿皇太后尊号。直到王公大臣们再三恳请,德妃才勉强答应接受。
“母后以皇考梓宫,奉移山陵之事未毕,不忍即受尊称。前据王大臣等合词虔请,敬上仁寿皇太后尊号。盛德谦光,屡辞不允。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求再三,始蒙慈允。”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三》
新皇登基,按惯例,是要给皇太后上尊号,但具体什么时候上尊号,一开始并没有严格规定。顺治皇帝给母亲上皇太后尊号的日期,是在顺治八年二月初十。
“顺治八年。辛卯。二月。己卯朔。礼部题上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仪注,本月初十日卯时,上皇太后尊号。”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三》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驾崩。康熙皇帝举行太皇太后、两位皇太后上尊号的典礼,是在康熙元年十月初三。
作者有话说:
德妃娘娘好不容易熬成太后,正是享福的时候。如果她本身不是恋爱脑(要跟着先帝一起上路),或者是原先有疾病的话,怎么会那么快去世呢?
历史上的乌雅氏是雍正元年五月份没的,混成太后却没有享福,真是太可惜了。雍正元年四月,雍正谕令十四爷留住皇陵附近,不许返回京师,并命人监视十四爷的行动。不久,太后乌雅氏去世。雍正慰“皇妣皇太后”,晋封十四爷为郡王,却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太后、四爷和十四的家庭关系:
一团乱麻。
本人有点怀疑太后得知十四被四爷被困在皇陵不许进京,气得生病,病死了。
关于雍正爷的宠物衣服:
雍正元年过年,皇帝为他的“造化”(狗的名字)制作了四件衣服,均以良鼠皮为主料,其中“绉绸衬、白绫面、蓝纺丝里、画麒麟套头一件,虎皮面、蓝纺丝里、虎套头一件”,还有“狻猊马衣两件”。
有一说一,四爷对造化比对十四爷好。
第840章 四爷不熬夜(6)
◎清世宗的妈妈菜◎
萧靖带张嫣去拜见太后之前, 做了一番准备。
万岁爷在养心殿召见自己的舅舅,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白齐(满语音译, 部分资料有写作“博启”、“伯起”等)。白齐是太后乌雅氏的亲弟弟, 面相圆润憨厚,挺着一个将军肚,瞅着是一个很富态的老头。
“奴才参见皇上, 恭请皇上圣安。”白齐正要对着万岁爷下跪行礼。
萧靖没等白齐跪下来,赶紧走下去把人扶起来:“舅舅免礼,赐座, 上茶。”
白齐的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
比起佟家隆科多这个位高权重的便宜舅舅, 白齐这位亲舅舅在京城并不起眼。萧靖认为白齐是一个老实人(无贬义的老实人),对方从未仗着自己是雍正皇帝母族亲戚的身份到处惹是生非。在雍正皇帝的记忆当中,成天蹦跶的便宜舅舅隆科多最后被幽禁至死, 而亲舅舅白齐一直享受着富家翁的生活。
皇帝都喜欢听话的亲戚。
白齐听话不惹事, 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容易知足的本性,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乌雅氏没有张狂的资本。
佟家是什么背景,乌雅氏是什么背景?
康熙爷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和爱妻孝懿仁皇后皆出身佟佳氏,佟家如日中天的时候甚至能被称一句“佟半朝”,朝堂上有一半的大臣皆为佟家的势力。而乌雅氏比较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德妃/白齐的祖父额参——
额参在王府里面担当布达衣大(膳房总管的意思),那会儿还没有大清朝呢。额参是从厨子起家, 他跟随皇太极南下打仗,屡次获得战功,被封为正一品内大臣,任佐领, 封一等都尉。可惜额参因为某件事情遭到皇帝厌弃, 遭遇削爵, 连带乌雅氏一族成为包衣。
人生真是起伏无常,操蛋的大肠包小肠。
额参从厨子到一品大臣再到包衣,额参的儿子、德妃之父只领了一个正五品包衣护军参领的官职。许多满洲贵族都认为乌雅氏再无翻身之日,注定成为世代伺候主子的包衣家族。
谁能想到乌雅氏出了一个美貌的姑娘,这个姑娘本是去选宫女的,最后却成了娘娘。娘娘一路过关斩将,不但成了四妃之一的德妃,生的孩子还当上皇帝。
乌雅氏是重新抖起来,康熙爷驾崩之后的第四天,万岁爷下旨将太后包衣亲族合编成佐领,由白齐管理。换句话来说,太后的亲族不再是被贵族主子奴役的包衣,而是归自家人白齐所掌管。
白齐对于万岁爷的恩典,是感激不尽的。他自问无才无德,未曾给这个外甥帮上大忙。隆科多还能替四爷在康熙面前美言几句呢,他却什么都做不到。
京城里头有不少人都说,皇上爱慕虚荣,只认有权有势的隆科多当舅舅,不认乌雅氏当亲戚。
明明不是这样的。
白齐看见万岁爷亲手端过来的茶水,心想万岁爷多好啊,不愧是姐姐的孩子。他受宠若惊,不敢受这样的礼节。万岁爷却说:“舅舅是朕的长辈,难道还喝不得外甥的一盏茶?都说外甥多似舅,朕看到舅舅,心里只觉得亲切。”
白齐把茶水一口气喝尽,激动地说:“奴才多谢皇上的恩典。”
萧靖有心攻克太后的这座大山,他问白齐:“母后在家的时候,可有什么闺名?或是一些爱吃的素菜?自大行皇帝驾崩,母后茶饭不思,朕深感痛苦。若是有什么母后爱吃的家常菜,朕愿亲手制作菜肴,换母后欢颜。”
他这是在刷“孝子”人设,皇帝都那么孝顺了,你还骂他,你多没良心啊!他都那么孝顺了,他不当皇帝,难道你这个逆子配当皇帝?
孝顺是每一个皇帝应有的品质,万岁爷的美德该传遍全国,让所有人来学习。
白齐被万岁爷的言行吓到了,他万万没想到太后茶饭不思,引得万岁爷欲亲手制作菜肴。他犹豫了一下,到底说了:“娘娘在家的时候闺名唤作玛琭(大酒瓶),这个名儿是玛法(祖父)起的。玛法早年精通厨艺,老人家经历削爵之后一蹶不振。玛法在厨房里面看见什么,便给我们起什么名儿。娘娘幼时唤作玛琭,好像是说娘娘出生的那一日,玛法的酒刚好喝完。而奴才小时候唤作哈喇,唉,那天家里的油坏了。”
萧靖:神奇,太后娘娘小时候居然叫做大酒瓶!得亏娘娘出生的那一日家里没做萨其玛,不然娘娘被叫做萨其玛真是太奇怪了。
其实大酒瓶比萨其玛好不到哪儿去。
白齐接着说:“娘娘在家的时候,最爱吃的素菜是玛法做的妈妈菜。别人家里的妈妈菜都是额娘做的,可是额娘做的妈妈菜不好吃,玛法做到妈妈菜最好吃。玛法做妈妈菜有一个秘诀,便是拌菜的时候放少许蒜汁和细白糖,这样腌出来的黄瓜条又香又脆。”
萧靖听得直点头,妈妈菜是一道满人的小菜,做起来并不难。手巧的妇人们会在夏秋买来量大便宜的黄瓜、萝卜等物,上锅蒸到八成熟,然后晾凉后放入坛子发酵。等到三四日之后再捞起来吃,这样的瓜菜味道酸咸,吃着是十分开胃。
这是民间一般家庭的吃法,四爷长得那么大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母亲做的妈妈菜。养母佟佳氏不像是会做家务的女子,她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给小时候的四阿哥做妈妈菜。
至于德妃……太后……
宫里什么都有,德妃不曾用妈妈菜来哄四爷。至于十四爷吃没吃过德妃做的妈妈菜,这个得问十四才知道了。
萧靖送走白齐,心疼四爷三秒钟。万岁爷问御膳房要来酸黄瓜和酸萝卜,冬天别的蔬菜不多,这些腌菜是绝对管够。他又问御膳房要来大蒜和白糖,亲自倒成蒜汁,拌好一盆妈妈菜。
万岁爷带着跟班张答应,提着食盒,过去永和宫拜见太后。永和宫内充满香烛的味道,太后乌雅氏只梳了一条辫子,身上没有多余的首饰。万岁爷来之前的那会儿,太后正穿着素衣为先帝念经。太后是六十余岁的年纪,不年轻了,五官的轮廓端正,隐约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美人。
萧靖看得出来,太后对先帝的感情很深。
“母后。”萧靖喊了出声,“朕照顾不周,母后近日来消瘦许多。”
一句“母后”喊得乌雅氏心神撼动,从来没有人喊过她“母后”。先是母亲,然后是皇后,她是宫女小选出身,如今竟然成了大行皇帝的皇后。
是啊,先帝驾崩,皇帝登基。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成为大清朝的皇后。
要问德妃稀不稀罕当皇后?
萧靖认为是稀罕的。
万岁爷坐在永和宫的炕上,张答应在后头低眉顺眼地站着。万岁爷打开食盒,亲手端出来一盘妈妈菜:“朕听闻母后近日来茶饭不思,想来是宫里的素菜不合胃口。朕跟白齐舅舅打听到玛琭姑娘少时爱吃妈妈菜,朕做得不好,不知道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
要说攻心为上,万岁爷这个孝子几乎是用实际心动来扎太后的心。
“玛琭……”
太后喃喃道,好多年没有人喊她这个名字了。妈妈菜这样的小菜上不得台面,宫里的御膳房从来不会给主子端上来这样的菜。她自十四岁进宫,有五十年的时间没有吃过妈妈菜。
她看着眼前这个四十余岁的长子,恍惚间觉得自己这个额娘是不是当得很失败。她竟然没有给胤禛做过一回妈妈菜,等到老了,反而是儿子亲手做妈妈菜来哄她。
她尝了一口,酸黄瓜裹着蒜汁的味儿,回味有微甜,当真十分美味。配着妈妈菜,太后用了一碗米粥,承诺道:“哀家日后会按时用饭,不会再让皇上担忧。”她因为先帝驾崩而哀伤过度,胃口不开,这让老四担心吧?
老四这个孩子,有话总喜欢憋在心里。外人觉得老四薄情,她这个当母亲却晓得他本性并非如此。
然而她晓得,十四不一定晓得这样的道理。
“先帝驾崩,皇上可有对十四的安排?”太后太了解小儿子的性格,那个孩子几乎跟爆竹似的,一点就炸。外头对于老四继承皇位,风言风语几乎要杀人。十四若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指不定当着亲哥的面就炸。
如果说十四爷是爆竹,说炸就炸,那么四爷大概是深水炸弹,水面上看着平淡无浪,等到发火的时候炸一波大的,甚至殃及旁边的小鱼小虾。
“连陈胜都知道苟富贵,勿相忘。朕既封十三弟为怡亲王,更不会亏待同母的亲兄弟。”萧靖说,“朕欲册封十四弟为信亲王,还有……六弟追封为礼懿亲王,七妹妹追封为固伦慧宪公主,九妹妹追封固伦温宪公主,十二妹妹追封固伦纯宪公主。”
太后的内心百感交集,眼中隐隐有泪光。
她老了,挂念活着的老四和十四,经常忘记从前。老四提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太后猛地想起她曾经有过那么多孩子。她生得多,是先帝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可惜好多孩子都没有留下,只活了老四和十四。
太后不由得赞叹:“皇上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他连早逝的兄弟姐妹都记住了。
“朕知道母后一向谨慎,故推辞太后尊号。”萧靖面不改色地说起另一件惹人争议的事情,“朕欲下旨追封嫡亲妹妹为固伦公主,母后接受太后尊号,如此一来妹妹们的追封更合情合理。”
固伦公主是皇后之女的意思,乌雅氏早逝的三个女儿想要名正言顺地当固伦公主,首先要当妈的是皇后(皇太后)。
在原身的记忆里面,雍正元年正月,太后乌雅氏不愿意接受太后尊号。她的行为给四爷的政敌带来许多话柄,旁人认为是四爷得位不正,所以连他亲娘都不愿意当太后。
萧靖翻了一下清朝的旧例,也许德妃并非是故意“作”,拒绝皇太后尊号。
而是她“谦逊”美德的一种体现。
清朝建国还没有几代人,参考例子不多。顺治皇帝在顺治八年为皇太后上尊号,康熙皇帝在康熙元年十月为皇太后上尊号。眼下先帝去了才几天,乌雅氏便眼巴巴地抱着皇太后尊号往自己身上揽?
一来显得对先帝薄情,二来吃相有点太难看了。好像大老板一走,二老板恨不得下一秒升职加薪。
乌雅氏在康熙爷的后宫混了五十年,能护着两个儿子健康长大,不失宠,可见是一个智商和情商不低的女人。太后回想自己往日拒绝皇太后尊号的做法,很敏感地察觉道:“哀家往日之举,莫非是给皇上带来麻烦?”
萧靖摇了摇头:“不麻烦,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朕大方一些,不计较的。”
太后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儿子,老四那样的性子说不计较,那便是计较的。
唉。
一顿妈妈菜下来,万岁爷和太后娘娘之间的气氛还算不错。快到张嫣站到腿软的时候,萧靖冲她招了招手,让她过来跟前。
“母后,这是答应张氏,朕今天领她过来给您磕头。她年纪小不懂事,母后定要多担待一些。”
太后:“咳咳——”
没想到老四竟然是这样的人。
太后仔细打量着磕头的张答应,眉眼生得不错,但也不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张答应大约是二十余岁的年纪,嗯,比她当年差远了。
当年二十二岁的乌雅玛琭已经当上德妃,这会儿的张氏还是答应。太后心想张氏想要出头,且有得慢慢熬。
“好孩子,快起来吧。”太后给小张赐了一盏茶,有永和宫的嬷嬷端上来一盘萨其玛。太后脸色和煦地说:“哀家老了,吃不动这样粘牙的甜食。张氏把点心带回去吃吧,吃完好好伺候皇上。”
作者有话说:
关于乌雅氏的背景,有参考《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大臣卷》:“额参,满洲正黄旗人,姓吴雅氏,世居叶赫地方,初任布达衣大(即膳房总管),累擢至内大臣(正一品)。”德妃的祖父额参初任膳房总领,历升内大臣(正一品),皇太极时授为男爵,加一等都尉,任佐领,后缘事削爵。雍正元年二月癸丑,追赠额参一等公。
雍正把乌雅氏包衣提出来,合成一佐领,《通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将镶蓝旗包衣佐领内太后之亲族及阿萨纳佐领内太后之亲族,合编一佐领,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
雍正给舅舅白齐厚待,家族抬旗,参考:《双全等奏缴雍正元年正月谕旨折》:“散轶大臣舅舅白齐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鸿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护军校七人,佐领二等侍卫颜德,及原在正黄旗包衣佐领时之笔帖式三人皆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给予何差效力。”
雍正称呼太后为“母后”,参考《大义觉迷录》的写法。
有个特别搞笑的资料,雍正可能为了抬高自己母族的身份。他说自己的高祖父“额柏根(额参的父亲),系本朝旧族,创业名家。在□□高皇帝时,抚育禁庭,视同子侄。”大概意思是我妈妈的家族是老牌世家,努尔哈赤在的时候,努尔哈赤把我高祖父当侄子一般抚养。要是努尔哈赤知道雍正瞎吹牛,他大概会一头雾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压根不认识。
太后的满语名字叫大酒瓶是有资料记载(不确定资历真实性),不是我编。至于白齐小名叫哈喇,是我瞎编的。
身为圣母皇太后的德妃,一直拒绝接受雍正皇帝给她上尊号,这也让很多人觉得,她这是对雍正的继位感到不满。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德妃一直以康熙皇帝没有下葬为由,不愿意接受雍正皇帝给她加上仁寿皇太后尊号。直到王公大臣们再三恳请,德妃才勉强答应接受。
“母后以皇考梓宫,奉移山陵之事未毕,不忍即受尊称。前据王大臣等合词虔请,敬上仁寿皇太后尊号。盛德谦光,屡辞不允。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求再三,始蒙慈允。”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三》
新皇登基,按惯例,是要给皇太后上尊号,但具体什么时候上尊号,一开始并没有严格规定。顺治皇帝给母亲上皇太后尊号的日期,是在顺治八年二月初十。
“顺治八年。辛卯。二月。己卯朔。礼部题上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仪注,本月初十日卯时,上皇太后尊号。”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三》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驾崩。康熙皇帝举行太皇太后、两位皇太后上尊号的典礼,是在康熙元年十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