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
就算她真的不想嫁给那个后生,也犯不着如此得罪人吧?难不成是真不想要名声了?
当然,谢家三房众人再过不久就要北上北平,与谢璞团聚了。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消息流动缓慢。莫非谢映容是觉得,她很快就要去北平生活,所以不用在意自己在老家湖阴的名声好不好?
谢慕林心中暗哂,便安慰谢徽之道:“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反正金姨娘看中的那门亲事已经无法挽回,她除了退让,又还能怎么办呢?就算她想逼着三妹妹出嫁,也得要人家肯娶呀?!你失去了一个品性正直的好朋友,确实很可惜,有机会还是慢慢缓和下跟人家的关系吧,哪怕将来只能做普通朋友,也比就此断交强。但在这件事上,你确实没什么必要继续生气下去。那除了让你自己难受,还有什么意义?金姨娘这样劝你,其实也是为了你好。难道她还能劝你继续跟三妹妹吵闹不休吗?三妹妹是不可能在乎这种事的,最后会被气着的只有你。”
谢徽之想了想,心里略好受些,只是嘴上还不肯承认:“姨娘未必是这么想的,她还是更偏心谢映容一点儿!”
他顿了一顿,又红了眼圈,道:“二姐,你不知道。姨娘好象已经有了打算,不肯跟我们去北平了。她想留在江南!”
谢慕林怔了怔,略加思索后道:“金姨娘也不容易。她本来是在扬州长大的,十几岁就跟着妹妹一起去了京城,此后再也没离开过江南地界。她回到湖阴老家后,也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气候。贸然前往北平那种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一定很难适应吧?反正她跟爹爹见面不多,也不受宠,去了北平也只是继续在后宅做个隐形人罢了。若留在湖阴,这里有宅子有下人有产业,生活安稳富足,遇到什么事也有族中关照。她在这里过得舒适,就不想出远门了。反正我们家总会给她养老的。她只要安排好三妹妹的婚事,再操心你的婚配与前程,也就没什么好烦恼的了。”
谢徽之撇嘴道:“哪儿呀,她是觉得谢映容的性子,不讨父亲喜欢,去了北平后,也不知会惹出什么祸事来,倒不如留在湖阴县。谢家是这里的大族,又有竹山书院在,若是谢映容嫁在本地,就算闯了祸,有谢家的脸面,旁人也能多让她三分。这里又没什么贵人,顶多就是几家大族之间偶然起些口角罢了。谢氏一族已有足够的底气处置,不容易出乱子。倘若姨娘若是也留下来的话,还能时时与她相见,远胜过嫁入北平的官宦人家,日后父亲高升或致仕回乡,相隔南北,姨娘便再也难与这个女儿相见了。”
就是因为这些缘故,大金姨娘才会明知道谢家三房就要北上,仍旧执意给女儿在湖阴本地相看亲事。她心里存有几分念想,觉得女儿倘若能在北上之前就定下亲事,说不定连门都不用出了,继续留在湖阴陪自己。反正有宗房与二房在,有谢氏全族在,自有人操办婚事,谢璞与文氏不在场也没关系。
然而,大金姨娘的这番算计,自然是与谢映容的想法背道而驰的。谢映容没能嫁成程笃,也不知道京中哪些前程看好的青年才俊能看得上她,改而打起了北平高官子弟的主意。她在湖阴老家憋了两年,就盼着谢璞夫妻消气,认定她已经长成个懂事贴心的乖巧女儿,愿意为她安排好姻缘了。如今好姻缘就在北平等着她,她再过个把月就要启程北上,怎么可能甘心在这时候放弃?!
谢映容的想法,别说谢徽之了,就连谢慕林都能猜到七八分。可除了同情一把苦心喂狗的大金姨娘,她又能怎么办?总不能强押着谢映容嫁给不想嫁的人吧?这不但是谢映容的问题,还连累了真正无辜的人,何必呢?强扭的瓜不甜,人家湖阴县的未婚青年才俊们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呀!
谢慕林只能继续安慰谢徽之,可谢徽之心头这口气,仍旧咽不下去。这不仅仅是谢映容连累了他,又浪费了大金姨娘数月心血的问题。大金姨娘一心想着把女儿留在湖阴陪自己,何尝不是忽略了他呢?他是早就定了要去北平的,大金姨娘只想着母女团聚,又将他置于何地?
二姐谢慕林说,大金姨娘只需要办完女儿婚事,再操心他这半个儿子的婚事与前程,就没什么可愁的了。谢徽之心里却觉得,大金姨娘只会操心女儿而已,至于自己这个“儿子”,只怕她根本不会操心吧?
谢徽之很受伤。他方才已经在屋里悄悄生了半天的闷气,气得都忍不住哭了。现在得二姐一番开解,他心里固然是好受了不少,可那股憋闷感还是横亘在心头,消之不去。
谢慕林能体会他的心情,但这种事除了自己想开,还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尽量说些有趣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又劝他明日就要过生日了,别理会这些烦心事,开开心心跟朋友们聚个会,玩乐一番,再早些回家享用美味的家宴,接受兄姐长辈们的祝贺。
谢徽之想到明天跟朋友约好的事,心情也稍微振作了点:“二姐说得没错。这事儿归根到底都是谢映容闹的。我为什么要为了她,过生日都过得不痛快呢?她算哪根葱?!我才不稀罕理会她呢!”
“这就是了。”谢慕林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别闷在屋里胡思乱想了。今儿天气挺好的,外头还有凉风。你若是不出门见朋友,不如去大哥二哥那里逛逛?我听说他们也都为你备下了丰厚的生日礼物,你就不想早一天收获惊喜吗?”
谢徽之干笑:“不用了吧?大哥近来为了备考院试,一直埋头苦读。二哥也天天陪他读书。我若过去了,他们说不定就要抓着我问功课的,那我岂不是自讨苦吃?我上小四那儿走走。前些天他说想要几样画画的颜料,我就买了给他送过去,正要问他用得顺不顺手。”
他起身要往外走,忽然想起一事,便回头对谢慕林挤眉弄眼:“二姐姐,瑞记的伙计今日给我送生辰礼过来,捎来了萧二哥的亲笔书信。我差点儿忘了,你要不要拿去看一看呀?”
第634章 打趣
萧瑞来信,谢慕林当然想看了。
他们如今相隔两千多里地,联络不便。萧瑞上一回有信送到谢慕林手里,已经是去年腊月前的事了。当时萧瑞所驻扎的开平卫正在练兵,预备次年春天与外敌交战。萧瑞虽然已经是个六品武官,却也要参与到繁重的训练中去,冰天雪地的不知有多辛苦。谢慕林既担心他受罪,又忧虑他要参加大战,不知是否会有损伤,偏偏之后萧瑞就一直没有信来,令她提心吊胆的。
幸好她还能从别处打听到消息,知道北方边境的开平卫确实在开春后,以及春夏相交时节,与北边的敌人做过几场,但大体上是赢多输少,战果不菲。再从萧瑞在湖阴县城开的那家小店“瑞记”的伙计出打听到,他们东家平安无事,只是忙于战事难以分|身,但东家的生母谢姨娘那儿,一直有来自北平府的书信,替萧瑞报平安的。谢慕林这才算是安心了许多。如今得知萧瑞终于有信来了,又怎么肯错过?
她也不扭捏,直接朝谢徽之摊开手掌向上:“拿来。”
谢徽之顿时忍不住打趣起来了:“二姐姐如今说起这种事,越发大方了!先前让我去瑞记打听萧二哥消息时,好歹还扭捏几下呢。怎么?大事儿……是终于定下了么?可是先前北平来信时,父亲和太太说什么了?”
谢慕林白了他一眼:“你那么啰嗦做什么?你问我要不要看信,我说要,那你把信拿出来就是,又何必寻根问底的?做弟弟的,有时候就需要有眼色一点儿!”
谢徽之扑哧一声笑了,施施然返回里间,不一会儿就取了一封信出来,拍到姐姐手上:“拿去。二姐姐这样才好,就算真看中了哪个男人,也是大大方方的,先确定是两情相悦,再禀报了父亲和太太处置。不象某人,看中哪家公子哥儿长得好、家世好又有前程,便绞尽脑汁想要攀上去。哪怕人家明摆着已经心有所属了,她也不肯放弃,专门走歪门邪道,压根儿就不考虑家里人的脸面,还总将大道理挂在嘴上,仿佛父母都是死的,她私订终身才能救全家出火坑!”
谢慕林哑然失笑:“你也少说两句吧,别动不动就提起某人来,好象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能连系到她身上似的。”
“二姐说得对。”谢徽之乖巧地说,“那人哪里配呢?我才不想整天把她挂在嘴边呢!”
谢慕林心知这个弟弟最大的心结就是大金姨娘对谢映容的偏爱,看来是没办法解开的了。她只能劝解几句,却也拿他没办法。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封,发现上头写的收信人是“慕林贤弟”,便知道萧瑞仍旧做了伪装。
这封信穿过千山万水,历经二千多里地,方才送到湖阴,外封已经出现了许多折痕,还略带一点儿污迹,但总的来说,还算整洁,上头的字迹也写得很端正,甚至略带了几分风骨。这让谢慕林稍稍松了口气。这说明萧瑞写信的时候,战事已经停歇下来,他有闲暇也有心情去好好写一封信了。
谢慕林正要拆信细看,却察觉到有视线正盯着自己看。她抬眼一瞟,发现谢徽之满脸兴致勃勃的模样,顿时起了警惕之心,也不拆信了,直接把信往袖子里一塞,便站起身说:“多谢三弟帮忙捎信了,我这就回院去细看。”
谢徽之顿时大觉扫兴:“二姐何必如此防着我?虽然我挺想看你和萧二哥的笑话,但这至少是值得高兴的笑话呀!父亲与太太都不在家,家里的姐姐妹妹们也没哪个定了亲事的。就算有人定了亲,也不是人人我都能这般无所拘束地打趣说笑。弟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笑话笑话二姐,二姐何必如此吝啬呢?!”
谢慕林白了他一眼:“虽然你这话听起来是在暗示我跟你很亲近,但二姐有二姐的尊严,凭什么就要给你机会笑话我呀?你不是要去看小四吗?快去吧,在这里啰嗦什么?!”边说还边把谢徽之往外推。
谢徽之抗议了:“好姐姐,你急什么?我还没换衣裳呢,鞋子也没换,如何能出门?我不笑话你就是了。但你一会儿在信里看到什么要紧消息,可千万不能瞒着我!”
谢慕林嗔道:“知道了。我哪一回瞒着你了?去年还不是我把他信里透露的消息告诉了你,你才趁机在开春后做了一笔大生意,赚得不少钱的?若这回他信里再有这样的信息,我保证不会瞒着你就是了。”
谢徽之咧嘴一笑:“那回瑞记肯定也得了消息,我不过是跟着沾点光罢了,算不得什么。咱们家的商号也在北平得了信儿呢,那回有父亲拿主意,赚的才是大头。萧二哥能把事情告诉二姐姐你,就是有意带挈我跟着谋点好处,挣点儿零花钱。”
他顿了一顿,稍稍端正了神色,对谢慕林道:“萧二哥挺好的,若他能做我的二姐夫,比谁都强。我估摸着父亲与太太心里也都有数了,多半会答应这门亲事。二姐的心事终能成真,就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谢慕林面皮微红,瞪了他一眼:“你又知道了?”
“我当然知道。”谢徽之面露得意之色,“二姐你年纪只比大姐小几个月。大姐出身使然,父亲与太太又在北边,因此她的婚事,十有八|九是要去了北平后才定的,并不急。可二姐你不一样,你名义上是二房的孙女儿,你的婚事,二老太太是能做主的。今年你都十五了,还未有人提起相看的话,二老太太心里也急呢。她此前写信去北平,就试探过父亲,是否有意亲上作亲,大概是想把你说给杨淳。
“淳表哥虽只比你大一岁,人品也不错,但他那性子,与二姐你哪里配得?父亲回信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二老太太就再也没提起此事了,反而让梅珺姑姑打听别家子弟。我就想法子找淳表哥打听了一下,他那老实头一下就招了,说是父亲在信里说,已经在北平给你看好了人家,所以二老太太才死了心的!”
谢徽之朝谢慕林扬了扬眉:“倘若父亲给二姐你看中的是别家,太太能一点儿口风不露么?可见定的就是萧二哥了!”
谢慕林十分吃惊:“这事儿是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第635章 回朝
谢慕林心里感觉怪怪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跟杨淳还能有什么故事发生。
这两三年里她与杨淳都在谢家角上生活,几乎三天两头就能见面。加上他又是梅珺姑姑之子,他妹妹杨沅天天跑来跟四妹谢映芬玩,谢慕林感觉他就跟宗房的堂兄们差不多,比自家亲兄弟也只差了一丝罢了。她的亲祖父与杨淳的亲外祖父是同胞亲兄弟,血缘太近了,绝对不是什么合适的婚配对象,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这个可能,都拿他当个堂兄弟看待呢。
但如今想想,大概正因为她与杨淳血缘近,在古人嗣祖母宋氏心目中,就是可以亲上加亲的好姻缘吧?宋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只有这一对儿女,如今又带着儿女住在娘家,与夫家几乎是决裂状态。宋氏为母之心,难免要为了女儿与外孙、外孙女的将来着想。倘若能让外孙娶得嗣子之女为妻,将来女儿与外孙与嗣子谢璞一脉关系更加亲近,在谢家便又多了一层保障。即使她日后去世,二房一脉在竹山书院影响力降低,也不愁无人依靠了。
谢慕林能理解宋氏的苦心,但对于杨淳还是敬谢不敏的。不是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而是她与他血缘太近,又一直以兄妹的名义相处,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优生优育的观念上,都绝非良配。无论父亲谢璞那边是否真的为她看中了婚配对象的人选,反正他能婉拒宋氏的提议,就值得谢慕林庆幸了。否则,她还真不知道该拿什么理由去回绝。
谢慕林暗暗松了口气,便对谢徽之道:“这事儿我知道就算了,你千万别再告诉旁人,免得将来我与淳表哥见面时尴尬。”
谢徽之道:“那是当然!其实若不是这事儿关系到二姐姐你,咱俩又恰好话赶话说起,我才不会多嘴呢!淳哥那边估计也只是含含糊糊知道些,遇到你时眼神有些躲闪,才被我试探出来了。但只要你一直表现得若无其事,估计他很快就会恢复原样了。只盼着梅珺姑姑那边能早日替他相看好亲事吧,有了真正的未婚妻,估计淳哥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谢慕林想想谢梅珺那边的情形,非常诚恳地给出一个评价:“这事儿恐怕不大容易办。”
杨淳虽然是湖阴两大名门世家联姻所生之子,但由于目前父母的尴尬婚姻状态,在婚配市场上估计不是太受欢迎。当初谢梅珺与杨意全析产别居,固然是把责任都推到了后者身上,但后者这两年时不时在外人面前透露出悔改之意,谢梅珺却一直不为所动,便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说闲话,认为谢梅珺心太硬了,不是个贤惠温柔的妇人。
杨沅在婚配上就有些艰难,许多妇人都生怕她学得跟自家母亲一般硬气,嫁人后不够温顺;杨淳稍好一点儿,但家世好些又疼爱女儿的人家,便要担心他母亲太过硬气,只怕不是个和气的婆婆,会搓磨儿媳……
杨淳本身还算出色,但没有出色到能令所有人无视他家中条件的地步,光芒完全被两位表兄谢谨之、谢显之给掩过去了,否则,总还会有明智的人家,看中他本人的温和敦厚,把女儿嫁过来的。
谢慕林甚至有些怀疑,宋氏会动“亲上加亲”的念头,就是因为感觉到外孙婚姻不易的缘故。若能在谢家内部找到解决方案,当然会省事许多,且外孙媳妇的为人品性也有保障。
谢徽之素来是个聪明又有眼色的少年,谢慕林能想到的事,他眼珠子转两转,同样也想到了,明白自家二姐为何会这么说。他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发愁的,顶多不过是杨淳娶的妻子家世略次一些罢了,但若是等到杨淳有了功名在身,仕途一片光明之后,再考虑娶妻,那就连家世上的顾虑都没有了。
他笑嘻嘻地对谢慕林说:“我看二老太太也是太心急了点儿。淳哥今年才十六而已,过两年再说亲也不晚,二十岁成亲也正常。只要他到时候考中了举人,哪怕只是个秀才,只要在书院里才名响亮些,也有的是人家愿意嫁女。那些高官厚禄之家攀不上,咱也懒得去巴结讨好,可竹山书院从前考出来的那些进士老爷们,还是能慧眼识人的。怎么说淳哥儿也是二老太爷的亲外孙,长得更是一表人材,是不是?”
谢慕林笑着拍了他一记:“好啦,快去换衣裳鞋子吧。我先回去了。”
谢徽之应着声,接着又挤眉弄眼:“若是有回信,明儿拿给我就是。放心,我一定会把信好好地送到瑞记,不会叫家里任何人知晓的!”
谢慕林笑骂他一句,便走出了门。
香桃正在游廊拐角处与小蛾说话,见她出来,两人都立刻起了身。谢慕林见她们聊得正高兴,便道:“我要去花园里走走,香桃你自便就是了,忙完了就自个儿回院去吧,不必等我。”
香桃应了声,谢慕林便径自出了院子,沿着长长的过道,前往大宅西北角的花园。这个时辰,家里人人应该都在忙碌,宛琴近日时常去谢老太太跟前奉承,谢老太太对她态度也稍和气些了;大哥二哥在一处温习功课,三弟要去找小四,小四肯定又在房里捣鼓他的诗书画呢;四妹谢映芬应该是去二房找杨沅说话去了,三妹谢映容好象正在自己的院子里听大金姨娘说教……
谢慕林在青竹院外略一停足,不出意外地听到了大金姨娘的说话声,不过没有谢映容的回应。这里正是谢映容与大金姨娘合住的院子,原本种满了青竹,本是个极清幽又满是书香气息的所在,但谢映容不知为何,十分厌恶这些竹子,差点儿要全砍了去,被兄姐们合力驳了回来。她当时又要装乖巧,这才忍了,只是在院门口换了个匾额,非要改称这里是“听风院”。不过,全家上下也只有她一个是这么称呼的,旁人仍旧管这里叫青竹院。
谢慕林也不去理会竹子是不是在谢映容的上辈子给她带来了什么心理阴影,径自走了过去。
青竹院后面就是谢映慧所住的菡萏院了。这里种满了荷花,眼下尚未开败,连风中都弥漫着荷香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谢慕林路过院门外,探头张望几眼,只看到游春、乐夏与绿绮在廊下排排坐着边做针线边说话,看起来和乐融融的模样,便猜想自家大姐定是在屋里,也不去多管。
她大步走进了菡萏院后的花园大门,穿过几名仆妇忙碌的地带,走到了一处清静无人、四处通风的亭子中,左右望望,便坐了下来,掏出信件开封细看。
才看了开头,谢慕林就差点儿没跳起来。
原来萧瑞不但已经参加完了数场大战,并且立下了军功,他甚至要准备回朝接受升官封赏了。若无意外,他应该是在八月中旬到达京城。他说,若是时间充裕,到时候定会想办法到湖阴来见她一面!
第636章 惊喜
谢慕林当真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萧瑞即将回南,与她又有了见面的机会,惊的是这封信现在才到她手上,时间似乎太紧了一点儿。
转眼间八月中旬至今只有一个月左右了,而他们谢家三房等到谢显之院试的结果出来,就该出发前往北平,路上因为要回京城看看旧宅,问候一下家中商号的诸位掌柜、伙计,看望拜访一下永宁长公主与马玉蓉母女以及焦银台等曾经有恩于他们的贵人,所以会在京中停留几日,然后再继续北上的行程。
如此算算时间,他们家要出发时,应该差不多是八月下旬,到京城正好是八月底九月初,说不定就跟萧瑞来湖阴的时间撞上了。她能及时把这个消息通知对方,让萧瑞别到湖阴来,而是在京城等待与她重逢吗?!
万一事情不顺利,他们正好走岔了,岂不是浪费了大好机会?!
本来,萧瑞如果受完封赏升了职之后,仍旧要返回北方任职,会有很大的机会与谢家人同行,那她与萧瑞能相处的时间就更长了!旅途中事事从简,规矩什么的也不会管得太严,她说不定还能时不时跟他见个面,聊个天呢!
谢慕林一想到这事儿,就有些坐不住。她得尽快把谢家三房要北上的消息通知萧瑞的人才行。要是不能赶在萧瑞回京后,尽快把这件事传到他耳朵里,他们接下来要见面就会很不顺利了。
她今年都十五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纪。若不是父母都不在身边,宋氏那边的试探与提议又被父亲谢璞寻理由婉拒了,搞不好就已经被嗣祖母做主,定下婚约来了。她跟萧瑞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认识的时长已经超过了三年,经过几次面对面的相处与书信往来,还有从旁人嘴里打听到的消息,她对这个少年——如今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了——可以说有了颇深的了解,觉得完全可以考虑一下婚姻了。
她不可能再有这么长的时间与机会再去考察一个靠谱的婚嫁对象。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他了吧?三年了,他都没有改变过想法,在边疆也一直洁身自好(她有小道消息来源),对她也挺温和体贴的,也能够尊重她的想法,本身除了庶出与外戚子弟的身份外,并没有什么缺点。错过了他,她上哪儿再找一个内心能接受的古代男人?
既然下定了决心,谢慕林就不容易有任何意外发生。尤其是萧瑞立下军功,马上就要进京受封,天知道这时候会不会冒出个多管闲事的贵人来做媒或赐婚什么的?哪怕是柱国将军夫妇觉得这个庶子有出息了可以拿来联姻,那也十分煞风景!
谢慕林可不想冒出什么大家小姐来跟她抢男人!
暗暗拿定了主意,谢慕林便尽可能平心静气,继续往下看信。
萧瑞这信估计写了有一段时间了,当时还是在初夏时节,战事刚刚结束不久之后,因此他心情颇好地描述了一下开平卫周边的美丽景致,惋惜有几处风光特别优美的地方都被敌军破坏了,也不知要几年的功夫才能恢复原状。
他从前倒是画过几幅开平卫的风景画寄来给她欣赏。虽然因为早早就放弃了学习的关系,他的画艺并不算特别好,但也画得有模有样的,令谢慕林开了一番眼界。她想到那些美丽的景致已经因为战争而被破坏掉,心里也忍不住叹息连连。
接着萧瑞又写了几件军营里发生的小趣事,仿佛战事一点儿都不激烈,他们轻飘飘就搞定了一般。但他老实地交代自己受过四五次小伤,都是皮外伤并不打紧,让她见面时别因为他脸上、手上有疤痕而受惊,云云……
谢慕林知道,他的伤肯定轻不到哪里去,虽然很可能真的没有大碍,可那回随金山卫剿匪受了伤,他也说只是小伤,所以他的衡量标准是信不过的。初夏时受的皮外伤,若等到八月见她时,还有可能被她看到明显的疤痕,伤能轻得了吗?若不是考虑到这伤瞒不过她的眼界,估计他连受伤的事都不会告诉她吧?
脸上、手上的伤瞒不过去,那他身上呢?是否会有更严重的伤口?
谢慕林心中不由得担忧不已,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那都是皮外伤,于性命无碍了。
可就算是皮外伤,也是会疼的啊……
她开始觉得,萧瑞继续留在边军里,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若是他这回受封赏,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不是调回安全一点儿的区域会更好?
但他也许有自己的抱负和打算……
谢慕林暗暗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信。
也许是因为在萧瑞写信的时候,想到自己再过几个月就要与谢慕林见面了,又或是打仗期间能谈的事不多,怕说得多了会吓到她,所以并没有在信里提太多琐事,后面就只简单提了一下,三皇子与他之间又起矛盾了。
当然,谢家三房众人再过不久就要北上北平,与谢璞团聚了。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消息流动缓慢。莫非谢映容是觉得,她很快就要去北平生活,所以不用在意自己在老家湖阴的名声好不好?
谢慕林心中暗哂,便安慰谢徽之道:“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反正金姨娘看中的那门亲事已经无法挽回,她除了退让,又还能怎么办呢?就算她想逼着三妹妹出嫁,也得要人家肯娶呀?!你失去了一个品性正直的好朋友,确实很可惜,有机会还是慢慢缓和下跟人家的关系吧,哪怕将来只能做普通朋友,也比就此断交强。但在这件事上,你确实没什么必要继续生气下去。那除了让你自己难受,还有什么意义?金姨娘这样劝你,其实也是为了你好。难道她还能劝你继续跟三妹妹吵闹不休吗?三妹妹是不可能在乎这种事的,最后会被气着的只有你。”
谢徽之想了想,心里略好受些,只是嘴上还不肯承认:“姨娘未必是这么想的,她还是更偏心谢映容一点儿!”
他顿了一顿,又红了眼圈,道:“二姐,你不知道。姨娘好象已经有了打算,不肯跟我们去北平了。她想留在江南!”
谢慕林怔了怔,略加思索后道:“金姨娘也不容易。她本来是在扬州长大的,十几岁就跟着妹妹一起去了京城,此后再也没离开过江南地界。她回到湖阴老家后,也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气候。贸然前往北平那种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一定很难适应吧?反正她跟爹爹见面不多,也不受宠,去了北平也只是继续在后宅做个隐形人罢了。若留在湖阴,这里有宅子有下人有产业,生活安稳富足,遇到什么事也有族中关照。她在这里过得舒适,就不想出远门了。反正我们家总会给她养老的。她只要安排好三妹妹的婚事,再操心你的婚配与前程,也就没什么好烦恼的了。”
谢徽之撇嘴道:“哪儿呀,她是觉得谢映容的性子,不讨父亲喜欢,去了北平后,也不知会惹出什么祸事来,倒不如留在湖阴县。谢家是这里的大族,又有竹山书院在,若是谢映容嫁在本地,就算闯了祸,有谢家的脸面,旁人也能多让她三分。这里又没什么贵人,顶多就是几家大族之间偶然起些口角罢了。谢氏一族已有足够的底气处置,不容易出乱子。倘若姨娘若是也留下来的话,还能时时与她相见,远胜过嫁入北平的官宦人家,日后父亲高升或致仕回乡,相隔南北,姨娘便再也难与这个女儿相见了。”
就是因为这些缘故,大金姨娘才会明知道谢家三房就要北上,仍旧执意给女儿在湖阴本地相看亲事。她心里存有几分念想,觉得女儿倘若能在北上之前就定下亲事,说不定连门都不用出了,继续留在湖阴陪自己。反正有宗房与二房在,有谢氏全族在,自有人操办婚事,谢璞与文氏不在场也没关系。
然而,大金姨娘的这番算计,自然是与谢映容的想法背道而驰的。谢映容没能嫁成程笃,也不知道京中哪些前程看好的青年才俊能看得上她,改而打起了北平高官子弟的主意。她在湖阴老家憋了两年,就盼着谢璞夫妻消气,认定她已经长成个懂事贴心的乖巧女儿,愿意为她安排好姻缘了。如今好姻缘就在北平等着她,她再过个把月就要启程北上,怎么可能甘心在这时候放弃?!
谢映容的想法,别说谢徽之了,就连谢慕林都能猜到七八分。可除了同情一把苦心喂狗的大金姨娘,她又能怎么办?总不能强押着谢映容嫁给不想嫁的人吧?这不但是谢映容的问题,还连累了真正无辜的人,何必呢?强扭的瓜不甜,人家湖阴县的未婚青年才俊们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呀!
谢慕林只能继续安慰谢徽之,可谢徽之心头这口气,仍旧咽不下去。这不仅仅是谢映容连累了他,又浪费了大金姨娘数月心血的问题。大金姨娘一心想着把女儿留在湖阴陪自己,何尝不是忽略了他呢?他是早就定了要去北平的,大金姨娘只想着母女团聚,又将他置于何地?
二姐谢慕林说,大金姨娘只需要办完女儿婚事,再操心他这半个儿子的婚事与前程,就没什么可愁的了。谢徽之心里却觉得,大金姨娘只会操心女儿而已,至于自己这个“儿子”,只怕她根本不会操心吧?
谢徽之很受伤。他方才已经在屋里悄悄生了半天的闷气,气得都忍不住哭了。现在得二姐一番开解,他心里固然是好受了不少,可那股憋闷感还是横亘在心头,消之不去。
谢慕林能体会他的心情,但这种事除了自己想开,还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尽量说些有趣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又劝他明日就要过生日了,别理会这些烦心事,开开心心跟朋友们聚个会,玩乐一番,再早些回家享用美味的家宴,接受兄姐长辈们的祝贺。
谢徽之想到明天跟朋友约好的事,心情也稍微振作了点:“二姐说得没错。这事儿归根到底都是谢映容闹的。我为什么要为了她,过生日都过得不痛快呢?她算哪根葱?!我才不稀罕理会她呢!”
“这就是了。”谢慕林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别闷在屋里胡思乱想了。今儿天气挺好的,外头还有凉风。你若是不出门见朋友,不如去大哥二哥那里逛逛?我听说他们也都为你备下了丰厚的生日礼物,你就不想早一天收获惊喜吗?”
谢徽之干笑:“不用了吧?大哥近来为了备考院试,一直埋头苦读。二哥也天天陪他读书。我若过去了,他们说不定就要抓着我问功课的,那我岂不是自讨苦吃?我上小四那儿走走。前些天他说想要几样画画的颜料,我就买了给他送过去,正要问他用得顺不顺手。”
他起身要往外走,忽然想起一事,便回头对谢慕林挤眉弄眼:“二姐姐,瑞记的伙计今日给我送生辰礼过来,捎来了萧二哥的亲笔书信。我差点儿忘了,你要不要拿去看一看呀?”
第634章 打趣
萧瑞来信,谢慕林当然想看了。
他们如今相隔两千多里地,联络不便。萧瑞上一回有信送到谢慕林手里,已经是去年腊月前的事了。当时萧瑞所驻扎的开平卫正在练兵,预备次年春天与外敌交战。萧瑞虽然已经是个六品武官,却也要参与到繁重的训练中去,冰天雪地的不知有多辛苦。谢慕林既担心他受罪,又忧虑他要参加大战,不知是否会有损伤,偏偏之后萧瑞就一直没有信来,令她提心吊胆的。
幸好她还能从别处打听到消息,知道北方边境的开平卫确实在开春后,以及春夏相交时节,与北边的敌人做过几场,但大体上是赢多输少,战果不菲。再从萧瑞在湖阴县城开的那家小店“瑞记”的伙计出打听到,他们东家平安无事,只是忙于战事难以分|身,但东家的生母谢姨娘那儿,一直有来自北平府的书信,替萧瑞报平安的。谢慕林这才算是安心了许多。如今得知萧瑞终于有信来了,又怎么肯错过?
她也不扭捏,直接朝谢徽之摊开手掌向上:“拿来。”
谢徽之顿时忍不住打趣起来了:“二姐姐如今说起这种事,越发大方了!先前让我去瑞记打听萧二哥消息时,好歹还扭捏几下呢。怎么?大事儿……是终于定下了么?可是先前北平来信时,父亲和太太说什么了?”
谢慕林白了他一眼:“你那么啰嗦做什么?你问我要不要看信,我说要,那你把信拿出来就是,又何必寻根问底的?做弟弟的,有时候就需要有眼色一点儿!”
谢徽之扑哧一声笑了,施施然返回里间,不一会儿就取了一封信出来,拍到姐姐手上:“拿去。二姐姐这样才好,就算真看中了哪个男人,也是大大方方的,先确定是两情相悦,再禀报了父亲和太太处置。不象某人,看中哪家公子哥儿长得好、家世好又有前程,便绞尽脑汁想要攀上去。哪怕人家明摆着已经心有所属了,她也不肯放弃,专门走歪门邪道,压根儿就不考虑家里人的脸面,还总将大道理挂在嘴上,仿佛父母都是死的,她私订终身才能救全家出火坑!”
谢慕林哑然失笑:“你也少说两句吧,别动不动就提起某人来,好象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能连系到她身上似的。”
“二姐说得对。”谢徽之乖巧地说,“那人哪里配呢?我才不想整天把她挂在嘴边呢!”
谢慕林心知这个弟弟最大的心结就是大金姨娘对谢映容的偏爱,看来是没办法解开的了。她只能劝解几句,却也拿他没办法。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封,发现上头写的收信人是“慕林贤弟”,便知道萧瑞仍旧做了伪装。
这封信穿过千山万水,历经二千多里地,方才送到湖阴,外封已经出现了许多折痕,还略带一点儿污迹,但总的来说,还算整洁,上头的字迹也写得很端正,甚至略带了几分风骨。这让谢慕林稍稍松了口气。这说明萧瑞写信的时候,战事已经停歇下来,他有闲暇也有心情去好好写一封信了。
谢慕林正要拆信细看,却察觉到有视线正盯着自己看。她抬眼一瞟,发现谢徽之满脸兴致勃勃的模样,顿时起了警惕之心,也不拆信了,直接把信往袖子里一塞,便站起身说:“多谢三弟帮忙捎信了,我这就回院去细看。”
谢徽之顿时大觉扫兴:“二姐何必如此防着我?虽然我挺想看你和萧二哥的笑话,但这至少是值得高兴的笑话呀!父亲与太太都不在家,家里的姐姐妹妹们也没哪个定了亲事的。就算有人定了亲,也不是人人我都能这般无所拘束地打趣说笑。弟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笑话笑话二姐,二姐何必如此吝啬呢?!”
谢慕林白了他一眼:“虽然你这话听起来是在暗示我跟你很亲近,但二姐有二姐的尊严,凭什么就要给你机会笑话我呀?你不是要去看小四吗?快去吧,在这里啰嗦什么?!”边说还边把谢徽之往外推。
谢徽之抗议了:“好姐姐,你急什么?我还没换衣裳呢,鞋子也没换,如何能出门?我不笑话你就是了。但你一会儿在信里看到什么要紧消息,可千万不能瞒着我!”
谢慕林嗔道:“知道了。我哪一回瞒着你了?去年还不是我把他信里透露的消息告诉了你,你才趁机在开春后做了一笔大生意,赚得不少钱的?若这回他信里再有这样的信息,我保证不会瞒着你就是了。”
谢徽之咧嘴一笑:“那回瑞记肯定也得了消息,我不过是跟着沾点光罢了,算不得什么。咱们家的商号也在北平得了信儿呢,那回有父亲拿主意,赚的才是大头。萧二哥能把事情告诉二姐姐你,就是有意带挈我跟着谋点好处,挣点儿零花钱。”
他顿了一顿,稍稍端正了神色,对谢慕林道:“萧二哥挺好的,若他能做我的二姐夫,比谁都强。我估摸着父亲与太太心里也都有数了,多半会答应这门亲事。二姐的心事终能成真,就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谢慕林面皮微红,瞪了他一眼:“你又知道了?”
“我当然知道。”谢徽之面露得意之色,“二姐你年纪只比大姐小几个月。大姐出身使然,父亲与太太又在北边,因此她的婚事,十有八|九是要去了北平后才定的,并不急。可二姐你不一样,你名义上是二房的孙女儿,你的婚事,二老太太是能做主的。今年你都十五了,还未有人提起相看的话,二老太太心里也急呢。她此前写信去北平,就试探过父亲,是否有意亲上作亲,大概是想把你说给杨淳。
“淳表哥虽只比你大一岁,人品也不错,但他那性子,与二姐你哪里配得?父亲回信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二老太太就再也没提起此事了,反而让梅珺姑姑打听别家子弟。我就想法子找淳表哥打听了一下,他那老实头一下就招了,说是父亲在信里说,已经在北平给你看好了人家,所以二老太太才死了心的!”
谢徽之朝谢慕林扬了扬眉:“倘若父亲给二姐你看中的是别家,太太能一点儿口风不露么?可见定的就是萧二哥了!”
谢慕林十分吃惊:“这事儿是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第635章 回朝
谢慕林心里感觉怪怪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跟杨淳还能有什么故事发生。
这两三年里她与杨淳都在谢家角上生活,几乎三天两头就能见面。加上他又是梅珺姑姑之子,他妹妹杨沅天天跑来跟四妹谢映芬玩,谢慕林感觉他就跟宗房的堂兄们差不多,比自家亲兄弟也只差了一丝罢了。她的亲祖父与杨淳的亲外祖父是同胞亲兄弟,血缘太近了,绝对不是什么合适的婚配对象,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这个可能,都拿他当个堂兄弟看待呢。
但如今想想,大概正因为她与杨淳血缘近,在古人嗣祖母宋氏心目中,就是可以亲上加亲的好姻缘吧?宋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只有这一对儿女,如今又带着儿女住在娘家,与夫家几乎是决裂状态。宋氏为母之心,难免要为了女儿与外孙、外孙女的将来着想。倘若能让外孙娶得嗣子之女为妻,将来女儿与外孙与嗣子谢璞一脉关系更加亲近,在谢家便又多了一层保障。即使她日后去世,二房一脉在竹山书院影响力降低,也不愁无人依靠了。
谢慕林能理解宋氏的苦心,但对于杨淳还是敬谢不敏的。不是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而是她与他血缘太近,又一直以兄妹的名义相处,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优生优育的观念上,都绝非良配。无论父亲谢璞那边是否真的为她看中了婚配对象的人选,反正他能婉拒宋氏的提议,就值得谢慕林庆幸了。否则,她还真不知道该拿什么理由去回绝。
谢慕林暗暗松了口气,便对谢徽之道:“这事儿我知道就算了,你千万别再告诉旁人,免得将来我与淳表哥见面时尴尬。”
谢徽之道:“那是当然!其实若不是这事儿关系到二姐姐你,咱俩又恰好话赶话说起,我才不会多嘴呢!淳哥那边估计也只是含含糊糊知道些,遇到你时眼神有些躲闪,才被我试探出来了。但只要你一直表现得若无其事,估计他很快就会恢复原样了。只盼着梅珺姑姑那边能早日替他相看好亲事吧,有了真正的未婚妻,估计淳哥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谢慕林想想谢梅珺那边的情形,非常诚恳地给出一个评价:“这事儿恐怕不大容易办。”
杨淳虽然是湖阴两大名门世家联姻所生之子,但由于目前父母的尴尬婚姻状态,在婚配市场上估计不是太受欢迎。当初谢梅珺与杨意全析产别居,固然是把责任都推到了后者身上,但后者这两年时不时在外人面前透露出悔改之意,谢梅珺却一直不为所动,便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说闲话,认为谢梅珺心太硬了,不是个贤惠温柔的妇人。
杨沅在婚配上就有些艰难,许多妇人都生怕她学得跟自家母亲一般硬气,嫁人后不够温顺;杨淳稍好一点儿,但家世好些又疼爱女儿的人家,便要担心他母亲太过硬气,只怕不是个和气的婆婆,会搓磨儿媳……
杨淳本身还算出色,但没有出色到能令所有人无视他家中条件的地步,光芒完全被两位表兄谢谨之、谢显之给掩过去了,否则,总还会有明智的人家,看中他本人的温和敦厚,把女儿嫁过来的。
谢慕林甚至有些怀疑,宋氏会动“亲上加亲”的念头,就是因为感觉到外孙婚姻不易的缘故。若能在谢家内部找到解决方案,当然会省事许多,且外孙媳妇的为人品性也有保障。
谢徽之素来是个聪明又有眼色的少年,谢慕林能想到的事,他眼珠子转两转,同样也想到了,明白自家二姐为何会这么说。他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发愁的,顶多不过是杨淳娶的妻子家世略次一些罢了,但若是等到杨淳有了功名在身,仕途一片光明之后,再考虑娶妻,那就连家世上的顾虑都没有了。
他笑嘻嘻地对谢慕林说:“我看二老太太也是太心急了点儿。淳哥今年才十六而已,过两年再说亲也不晚,二十岁成亲也正常。只要他到时候考中了举人,哪怕只是个秀才,只要在书院里才名响亮些,也有的是人家愿意嫁女。那些高官厚禄之家攀不上,咱也懒得去巴结讨好,可竹山书院从前考出来的那些进士老爷们,还是能慧眼识人的。怎么说淳哥儿也是二老太爷的亲外孙,长得更是一表人材,是不是?”
谢慕林笑着拍了他一记:“好啦,快去换衣裳鞋子吧。我先回去了。”
谢徽之应着声,接着又挤眉弄眼:“若是有回信,明儿拿给我就是。放心,我一定会把信好好地送到瑞记,不会叫家里任何人知晓的!”
谢慕林笑骂他一句,便走出了门。
香桃正在游廊拐角处与小蛾说话,见她出来,两人都立刻起了身。谢慕林见她们聊得正高兴,便道:“我要去花园里走走,香桃你自便就是了,忙完了就自个儿回院去吧,不必等我。”
香桃应了声,谢慕林便径自出了院子,沿着长长的过道,前往大宅西北角的花园。这个时辰,家里人人应该都在忙碌,宛琴近日时常去谢老太太跟前奉承,谢老太太对她态度也稍和气些了;大哥二哥在一处温习功课,三弟要去找小四,小四肯定又在房里捣鼓他的诗书画呢;四妹谢映芬应该是去二房找杨沅说话去了,三妹谢映容好象正在自己的院子里听大金姨娘说教……
谢慕林在青竹院外略一停足,不出意外地听到了大金姨娘的说话声,不过没有谢映容的回应。这里正是谢映容与大金姨娘合住的院子,原本种满了青竹,本是个极清幽又满是书香气息的所在,但谢映容不知为何,十分厌恶这些竹子,差点儿要全砍了去,被兄姐们合力驳了回来。她当时又要装乖巧,这才忍了,只是在院门口换了个匾额,非要改称这里是“听风院”。不过,全家上下也只有她一个是这么称呼的,旁人仍旧管这里叫青竹院。
谢慕林也不去理会竹子是不是在谢映容的上辈子给她带来了什么心理阴影,径自走了过去。
青竹院后面就是谢映慧所住的菡萏院了。这里种满了荷花,眼下尚未开败,连风中都弥漫着荷香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谢慕林路过院门外,探头张望几眼,只看到游春、乐夏与绿绮在廊下排排坐着边做针线边说话,看起来和乐融融的模样,便猜想自家大姐定是在屋里,也不去多管。
她大步走进了菡萏院后的花园大门,穿过几名仆妇忙碌的地带,走到了一处清静无人、四处通风的亭子中,左右望望,便坐了下来,掏出信件开封细看。
才看了开头,谢慕林就差点儿没跳起来。
原来萧瑞不但已经参加完了数场大战,并且立下了军功,他甚至要准备回朝接受升官封赏了。若无意外,他应该是在八月中旬到达京城。他说,若是时间充裕,到时候定会想办法到湖阴来见她一面!
第636章 惊喜
谢慕林当真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萧瑞即将回南,与她又有了见面的机会,惊的是这封信现在才到她手上,时间似乎太紧了一点儿。
转眼间八月中旬至今只有一个月左右了,而他们谢家三房等到谢显之院试的结果出来,就该出发前往北平,路上因为要回京城看看旧宅,问候一下家中商号的诸位掌柜、伙计,看望拜访一下永宁长公主与马玉蓉母女以及焦银台等曾经有恩于他们的贵人,所以会在京中停留几日,然后再继续北上的行程。
如此算算时间,他们家要出发时,应该差不多是八月下旬,到京城正好是八月底九月初,说不定就跟萧瑞来湖阴的时间撞上了。她能及时把这个消息通知对方,让萧瑞别到湖阴来,而是在京城等待与她重逢吗?!
万一事情不顺利,他们正好走岔了,岂不是浪费了大好机会?!
本来,萧瑞如果受完封赏升了职之后,仍旧要返回北方任职,会有很大的机会与谢家人同行,那她与萧瑞能相处的时间就更长了!旅途中事事从简,规矩什么的也不会管得太严,她说不定还能时不时跟他见个面,聊个天呢!
谢慕林一想到这事儿,就有些坐不住。她得尽快把谢家三房要北上的消息通知萧瑞的人才行。要是不能赶在萧瑞回京后,尽快把这件事传到他耳朵里,他们接下来要见面就会很不顺利了。
她今年都十五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纪。若不是父母都不在身边,宋氏那边的试探与提议又被父亲谢璞寻理由婉拒了,搞不好就已经被嗣祖母做主,定下婚约来了。她跟萧瑞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认识的时长已经超过了三年,经过几次面对面的相处与书信往来,还有从旁人嘴里打听到的消息,她对这个少年——如今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了——可以说有了颇深的了解,觉得完全可以考虑一下婚姻了。
她不可能再有这么长的时间与机会再去考察一个靠谱的婚嫁对象。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他了吧?三年了,他都没有改变过想法,在边疆也一直洁身自好(她有小道消息来源),对她也挺温和体贴的,也能够尊重她的想法,本身除了庶出与外戚子弟的身份外,并没有什么缺点。错过了他,她上哪儿再找一个内心能接受的古代男人?
既然下定了决心,谢慕林就不容易有任何意外发生。尤其是萧瑞立下军功,马上就要进京受封,天知道这时候会不会冒出个多管闲事的贵人来做媒或赐婚什么的?哪怕是柱国将军夫妇觉得这个庶子有出息了可以拿来联姻,那也十分煞风景!
谢慕林可不想冒出什么大家小姐来跟她抢男人!
暗暗拿定了主意,谢慕林便尽可能平心静气,继续往下看信。
萧瑞这信估计写了有一段时间了,当时还是在初夏时节,战事刚刚结束不久之后,因此他心情颇好地描述了一下开平卫周边的美丽景致,惋惜有几处风光特别优美的地方都被敌军破坏了,也不知要几年的功夫才能恢复原状。
他从前倒是画过几幅开平卫的风景画寄来给她欣赏。虽然因为早早就放弃了学习的关系,他的画艺并不算特别好,但也画得有模有样的,令谢慕林开了一番眼界。她想到那些美丽的景致已经因为战争而被破坏掉,心里也忍不住叹息连连。
接着萧瑞又写了几件军营里发生的小趣事,仿佛战事一点儿都不激烈,他们轻飘飘就搞定了一般。但他老实地交代自己受过四五次小伤,都是皮外伤并不打紧,让她见面时别因为他脸上、手上有疤痕而受惊,云云……
谢慕林知道,他的伤肯定轻不到哪里去,虽然很可能真的没有大碍,可那回随金山卫剿匪受了伤,他也说只是小伤,所以他的衡量标准是信不过的。初夏时受的皮外伤,若等到八月见她时,还有可能被她看到明显的疤痕,伤能轻得了吗?若不是考虑到这伤瞒不过她的眼界,估计他连受伤的事都不会告诉她吧?
脸上、手上的伤瞒不过去,那他身上呢?是否会有更严重的伤口?
谢慕林心中不由得担忧不已,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那都是皮外伤,于性命无碍了。
可就算是皮外伤,也是会疼的啊……
她开始觉得,萧瑞继续留在边军里,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若是他这回受封赏,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不是调回安全一点儿的区域会更好?
但他也许有自己的抱负和打算……
谢慕林暗暗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信。
也许是因为在萧瑞写信的时候,想到自己再过几个月就要与谢慕林见面了,又或是打仗期间能谈的事不多,怕说得多了会吓到她,所以并没有在信里提太多琐事,后面就只简单提了一下,三皇子与他之间又起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