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了两天,又陆续有京城信使过来,百姓们越发的恐慌。人们一旦遇到了变化,最先想的就是自己最怕的事儿。福禄县百姓最怕的,眼下就是祝缨被调走。女人们传得尤其得凶。
  不出三天,流言越传越离谱,传到本来不太相信的乡绅大户都心底发毛了起来。
  ——这流言,它不能是真的吧?
  福禄县的大户们被祝缨强迁到县城的时候,背后没少骂她,现在却又都觉出其中的方便来了——方便他们碰面通气。
  还是在顾翁家,他们凑到了一起。顾翁也失了往日的冷静,一个老头儿在屋里打转,杖都不扶了。难得的,他下帖子连赵苏都给请了来,还让孙子顾同也一同从县学里回来作陪。
  等人聚得差不多了,互相看一眼,也有如顾翁一样不再镇定的,也有无所谓的。
  顾翁道:“近来县里有些谣言。”
  张翁与他是亲戚,跟着接话:“难道传言竟是真的吗?祝大人真的要高升走了?”
  雷保笑道:“顾翁这是怎么了?担心县令大人走了你也不能再这么将大家伙儿召过来说话了?他走了,你老还是顾家老翁,饭照吃、觉照睡,倒还少了谁要你上报田亩再纳税呢!”
  此言一出便有几个乡绅点头,他们也觉得顾翁这人实在是可笑,是在担心以后不能狐假虎威了。
  他们是乡绅,没有祝缨,他们依旧是地主,还收着佃户的租子、住着自己的大宅,不用必得有人住在县城,天天看县令的眼色。只有顾翁,因为县令大人将大家迁到了县城,所以占据了地利之便,竟然隐隐成了本地所有乡绅的头脑人物一般。
  服他吗?有些人那是不太愿意服的。
  现在看顾翁这生怕失了势的没头苍蝇样子,不少人心里不由生出些鄙薄的意思来。
  顾翁道:“你无知!”
  几个乡绅开始劝解,也有担心的,说雷保:“好容易与这个大人熟了,知道脾性了,再来一个谁知道是什么样儿?像汪县令倒好,要是像个别的,整日里勒索,如何是好?”福禄县跟别的地方还不太一样,它穷,百姓成穷鬼了,榨油水得费很大的劲,不如榨小地主,油厚点。
  也有觉得雷保说得对的,劝顾翁:“您老有年纪的人了,别这么着急上火的。不耽误咱们吃饭。”
  常寡妇见这一群老男人、小男人这个熊样只觉得可笑,她大声说:“吵什么?!祝大人好不好,难道你们自己心里没个数?还是想着他走了,你们就能白得他带来的好处还没人管?
  三岁孩子嫌他爹娘打他了,想着要是爹娘都不在就好了,想吃就去锅里盛饭、想花就去罐里拿钱?脑子没长好的小畜牲也不想想,饭哪儿来的、钱哪儿来的!
  雷保,你不就是不干人事挨了打记恨么?同乡会馆的好事儿你也占着了,不亏了,就想仇人走了是不是?做你娘的梦!没有大人的文书,看你能全须全尾在外乡活几天!”
  被个娘们儿骂,这是男人不愿意忍的,雷保被说中心事,跳起来要打她。被更多乡绅拦住了,他们中原有漫不经心的,此时又正经了起来,很认真地劝雷保:“她妇道人家不会说话,道理还是有的。”
  祝缨来这里两年多,一切都还在刚刚开始,还没到大丰收的时候,福禄县仿佛从她手里得到的并不多。可是常寡妇说得也对。
  赵翁道:“有他,好处还没尽显,没他,坏处可是多多呀!”
  祝缨是个爱惜民力的人,她看乡绅和农夫都是“百姓”,要求乡绅老实交税吐隐田的时候是把他们当“百姓”一样的要求,照顾的时候也是当“百姓”一样的照顾。
  顾翁道:“他不折腾啊!不会为了政绩就不管别人死活,不会拿大家伙儿填坑,你们想想,有几个官儿能这样的?你们还不知道着急?再有,同乡会馆、就算是他自己要卖的橘子这两件事儿,没了他,咱们这些人虽然都在,谁能牵头将大家伙儿拢起来?谁有这个威望信誉,叫大家信他能兜底儿?拢不起来,就是一盘散沙,大的好处谁也别想有!没有个规矩,就得内斗。”
  赵翁终于想起来赵苏了,问道:“你有什么消息不?”赵苏应该是最急的吧?
  赵苏什么消息也没有,他说:“义父看起来与平日无二。”
  顾翁道:“不如去打探一二。”
  赵苏心说,你这是支使我呢?他说:“然后呢?无论义父是走是留,顾翁能干预得了?”
  顾翁一脸苦相,所有人都得承认赵苏说得对,顾翁道:“知道了,心里也好有个数儿。不如去请教一下。”他指着自己的孙子顾同说,“叫他与你同去!”
  顾同正在走神。
  乡绅们争执的时候,一旁顾同看着这群人的样子,心道:平日里个个稳操胜券、指点江山,还要背后说些祝大人的小话,如今看来却是个个都要依靠大人的,这些人可真是没意思。
  顾翁叫了他两声,顾同收起心情,装成个乖模样:“阿翁。”
  “你与赵贤侄同去衙里,你们是县学生嘛!”
  顾同不情愿极了,赵苏也不是什么好人,顾同敢打赌,这人此时心里正在嘲笑所有人。
  他叹了口气:“是。”
  …………——
  二人到了县衙,祝缨没有拒绝见他们,把他们叫到了签押房。
  顾同进了签押房一看,祝缨一派淡然,看着桌上的一份文书。两人行了礼,祝缨道:“有什么事儿?”
  赵苏道:“士绅们有些担忧。”
  “嗯?”
  赵苏不客气地说:“近来使者频繁,又有御史查问案件,士绅们担心您要被问罪调开。”
  祝缨道:“我怎么不知道?”
  赵苏老老实实地不说话了。
  顾问道:“大人,这不是该百姓与学生管的事,可是县里人人都在传,心里很不安。是真是假,还请大人能出面安抚一下,快春耕了。”
  祝缨道:“唔,确实不是你们能管得了的,但也不该不关心。总闷着头读书、干活,不太好。”
  顾问道:“那——”
  祝缨道:“能有什么事?我过一阵儿会去京城一趟,了结一些事情,省得你们瞎操心。”
  赵苏心头一紧,问道:“义父,您还会回来的,对吧?”
  祝缨道:“当然。不把福禄县治好,我是不会走的。读书去吧。哦,要春耕了,你们也该放假了,那就在这个时候催你们读书啦。收拾收拾,回家里帮忙吧。我在与不在,你们的日子都是要过的。”
  “是。”
  二人将消息带出去,又是惹得乡绅们一阵的猜测。他们的心并没有完全的安下来,这么说,祝缨是遇到了一些事情了?说是要回京平事儿,可是,能平得了么?
  顾翁当机立断:“咱们去衙里,向大人请愿,有什么事儿是咱们能出得上力的,咱们也得干呀。”
  他们一齐找到衙门,路上想好的借口是——春耕。
  到了衙门里,祝缨却不在前衙,她又去看麦田了。
  公廨田里种麦子这事儿不少人知道,人们讨论一回也就罢了。本地不常种麦,有些人甚至以为是在随便种点什么当青肥或者饲料之类。
  单八依旧精神紧张,祝缨来问他:“还没好么?”
  单八道:“大人,再等五天、再等五天,一准儿成的!”
  祝缨道:“好,给你十天。”
  单八放松了下来:“那就成了。”
  祝缨骑马回到县衙,远远就看到门口一群仆人等在外面。
  祝缨回到县衙,被顾翁等人从门口一路拥簇进内,祝缨边走边问:“怎么?怕我跑了,过来看着我?”
  顾翁道:“哪里哪里?是来请示大人耕牛的事儿……”
  祝缨道:“正好,我也要与你们安排这件事儿。”上次都已经谈妥了,再说耕牛就有点扯了。
  祝缨还是将他们请到了花厅坐下,说:“担心我要走?”
  顾翁等人都陪笑,现在连雷保都不想她走了。她是不照着大家的意思当傀儡,给某一家死命谋利,从传说起,本县再没遇到过另一个人这么能干且兼顾各方了。
  祝缨道:“安排好春耕,我就上京,我自己去!我的父母家人,就要托付给诸位了。家父家母年纪大了,你们多照应。”
  顾翁等人又惊又喜,都说:“我们一定侍奉好二老。”
  “不要耽误了农时,他们时常会出去转转,路上遇到了跟他们聊聊天儿就成。”
  “是!”
  祝缨又问了他们现在生活是否艰难之类,他们都说:“只要大人您还在咱们这儿!”
  祝缨点点头道:“我一任未满,怎么会走呢?”
  赵苏问道:“义父何时动身?”
  祝缨又说:“回去对他们说,我要安排完春耕,看着你们播下第一粒种子再动身。”
  众人一阵欢呼。
  顾翁道:“小人告退,这就回去安排!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啦!”
  “慢走。”
  祝缨没有送他们出去,她自己是真的有事儿要干——她得进京!
  与士绅们擦身而过进了县衙的驿马信使送来的公文,就是召她进京解释的。御史台直接下令,既然苏匡案、丰堡案都与祝缨有关,往来书信奏本太麻烦,就让她跑这一趟。限期入京,当面解释清楚。
  祝缨心里没个底,因为两件事她都解释完了!
  她问了还没回去的甘泽,甘泽也不知道有这件事,听了祝缨这般说,低声道:“要不,咱们一同进京,或者我先回去同七郎讲,也好有个照应。”
  祝缨道:“我现在还不能走。春耕还没安排好。”
  甘泽急道:“都什么时候了?!”
  祝缨道:“春耕的时候,甘大,你先走,代我向郑大人问好,我自有准备。”
  甘泽气得直跺脚:“行!”
  …………
  甘泽走后,祝缨就让父母收拾行李。
  张仙姑道:“怎么你要走?这个时候?”
  祝缨道:“朝廷的事儿,哪说得准呢?叫走就得走,快着些。”接着,她又找到了花姐。花姐道:“你……怎么?”
  祝缨道:“会有点麻烦,这样,如果我在京城出了事儿,你别管别的,带着爹娘去苏媛家。”
  “啊?”
  祝缨点点头:“放心,还应付得来。只要你们没事儿,别处有天大的事我也不怕。”
  花姐担心得要命,仍然点头:“好。你什么时候走?”
  “限期我两个月内到。”
  “三千里,六十天,一天要跑五十里,中间还不能遇到天气不好、路坏了停歇。”
  “五十天。”祝缨说。
  “什么?”
  “我得等到麦收,晾晒好。带着麦子上路!”
  花姐惊讶地问:“为什么?”
  祝缨笑笑:“上京可不能空着手啊。收完麦子,还要看着他们春耕好好开了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