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皱眉道:“不妨召诸王来京城吧……说起来,他们至少眼下还算是站住了脚跟,一来……教他们入京,祭拜孝陵,让他们不忘列祖列宗的恩德。其二,怎么拟定商约,当面也好有一个说法。”
  张安世听罢,诧异地偷偷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此时的侧脸,眼角处纹理已深。
  张安世恍然大悟,终究是陛下……想念自己的儿子了啊。
  虽说将这些兄弟和儿子们打发出去,乃是作为皇帝百里无一害的办法。
  可毕竟朱棣依旧还是有血有肉之人,这足足六七年过去了,总是不免触景思人。
  张安世倒也理解朱棣的心情,便顺着朱棣的话道:“陛下考虑得甚是周全,还是当面议定最为稳妥。”
  君臣议定后,随即朱棣便颁了旨意。
  张安世也回自己的王府去。
  此番诸王至京城来,他已经可以想象,将是何等的盛况空前了。
  这事非要大大地操办不可,太平府终是需要走向汪洋的,而这却是一个最好的契机,借助着各藩王的商业协议,足以打造出一个最广阔的市场。
  这等于是,利用整个天下四海,来滋养一个太平府,等真正滋养出来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那无数还在报团取暖的各府各县,到时这大明是谁家天下,自可见分晓了。
  回到了王府后,张安世没有歇一会,便立即命于谦去召了朱金和陈礼、高祥人等来见。
  他大抵说了今日与陛下的奏对,而后便道:“锦衣卫这边,要将各藩的讯息和情况进行汇总。商行这边,则要进行统计,拟出各项可能合作的计划。还有这太平府衙,要做好招待诸王的准备……”
  “此次海贸,再不是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了,而是教这太平府,以天下诸藩为市场,彼此之间,互通有无……你们大可以……视诸诸藩为商业上的太平府领地,懂我意思吗?”
  三人应命,便匆匆去忙了。
  当然,朱棣的这次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
  只有解缙得知赵王即将入京,却好像察觉出了点什么来。
  他皱眉不语,显得心事重重。
  随来的随使见解缙如此反应,不免关切道:“解公……殿下来京,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哎……”解缙摇头道:“老夫棋差一着,还是被张安世糊弄了。”
  随使听得云里雾里,便奇怪地道:“这……解公是何意……能否明示?”
  于是解缙便道:“我们的计划,乃是与张安世精诚合作,借助赵国与栖霞商行的合作,为赵王殿下带来财富!除此之外,也可借用读书人,充实我们的人丁。如此一来,我赵国便可人丁兴旺,国力大盛,再借此机会,一举拿下整个爪哇岛,继而蚕食其他诸岛,使我赵国能够跻身天下诸藩之首。”
  “当初老夫悉心地拟定了这些合作的计划,本以为万无一失,至少张安世那个小子,也一定不会反对。可哪里想到,张安世这个小子,居然从中受到了启发……举一反三,竟拿我们的计划来做底稿,居然打起了与诸王进行全面之商业合作的打算。”
  “你要知道,若是赵国与张安世单独立约,则赵国就有巨大的优势,即有更多的价码来谈,而且……还可形成许多商品的独占,整个栖霞商行,都只分销我赵国的硫磺和蔗糖还有橡胶,你想想看,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
  “可一旦与各国利益均沾,那么赵国的获利,可就大大的减少了,从前可能是栖霞商行与我赵国二分这其中的利益,现在却变成了栖霞商行为首,其他诸藩则仰仗着栖霞商行来分食这个大饼。无论是获利还是从地位,都大大的减少和降低。哎……早就知道这张安世狡猾,但没想到,他竟狡猾到了这个地步。”
  这副使还是不甚明白,便道:“陛下只是召诸王进京,似乎没有提及……与各国商业合作事宜。”
  解缙道:“你不曾在庙堂中干过,自然不懂其中玄机,庙堂上行事,讲究的是师出有名,明面上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事,而真正要干的事,却都藏在这冠冕堂皇的背后。此番召诸王进京是幌子,议定契书才是真。”
  随使这才显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即便皱眉道:“受教了,那么……解公……若是如此,这如何可破?”
  解缙却是一时沉默了下来,他抿着唇,认真地思量了一番,才道:“去找张安世,去和他谈,继续谈咱们的蔗糖和硫磺,其他的买卖,暂且可以和诸王分一杯羹,可这两样,至少要求赵国可以独占。人都是要脸面的,咱们赵国先来谈的,总不好到了诸王进京了,张安世拿出这些来让诸藩一起分食,所以必须得赶在他们进京之前,谈出一个结果来。”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便又道:“这个时候,就不要顾忌脸面了,到时碍于这毕竟是我赵国率先倡议,他张安世总不好不给一丁点的好处和甜头。张安世这个人脸皮厚……用读书人话,那就叫做厚颜无耻!可再厚颜无耻之人,也终究还是要需要拿点东西来给自己遮羞的,总不能真的脸都不要了吧……”
  解缙顿了顿,认真地看向随使道:“你就以我的名义,投递名帖,约他赴宴,请他喝酒。”
  副使不确定地道:“就怕他不肯来。”
  解缙笑了,摇了摇头道:“这个,你就也不懂了!他来了,反而不好,可若是他不来,那就再三邀请。咱们要表现出盛情的姿态,只要姿态能做足,他屡次三番的拒绝,其实在情理上,就已经落了下风。到时候……反而有让步的可能。”
  副使眼眸亮了亮,随即道:“明白,那么下官,这便去筹办。”
  说罢,这随使便准备转身离开,解缙却是叫住了他,慎重地道:“记得,名帖要谦卑一些,就说末学后进解缙伏请芜湖郡王屈尊纡贵,至此宴饮。”
  “是。”
  解缙站了起来,随即又道:“还有那些小册子,不能只在京城里流传,多印刷一些,这点银子,还是出得起的,想办法,送至各处的州县去……”
  “许多州县,不少人家,都有土地呢,那里也未新政……”
  解缙道:“那就让人散播一点流言蜚语,就说张安世已偷偷得了密旨,要对各州县动手,说模范营已经做好了杀入各州县的准备。”
  说到这,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随即又道:“噢……江西那个地方,我比较熟悉,此地的民风,最是保守,读书人不少,前一次,已死了不少的人,这江西布政使司……想办法……多投递一些。江西人老实稳妥,若是能去爪哇,必能辅助殿下成就大业。”
  “喏!”
  第421章 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朱棣很快得到了诸王的回应。
  对于兄弟和儿子们的进京,他倒是表现了极大的热诚。
  现如今,自分封之后,兄弟父子相疑之事尽去。
  如今,分封在外的藩王日夜仰仗朝廷的支持,而皇帝呢,也不担心诸王与儿子们生出异心。
  在没有了这方面的疑虑之后,亲情便占据了上风。
  何况朱棣老了,人老了,便不免对过去一起长大的兄弟,还有自己的儿子们,添了几分思念。
  他虽有些担心,这样的合作可能不能挣来银子。
  不过依旧还是兴致盎然,钦命太子亲自负责接待事宜,又让人清扫鸿胪寺,以供诸王进京之后的生活起居。
  除此之外,张安世也上了一道奏疏,自是关于商业合作的具体事项。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张安世便拟定了细则,而且表示,太平府和商行都做好了完全准备,只要与诸王敲定了细节,便可立即开启合作。
  这些日子,栖霞商行已经开始招募人力了,为未来的合作做准备。
  甚至连钱庄这边,也在拟定未来投资的借贷,为了鼓励通商,对于通商所必须的造船等等买卖,都可采取较低的利率借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份奏疏,朱棣先交文渊阁讨论,文渊阁这边,又与六部会商。
  其实对于此等事,真正懂行的大臣并不多。
  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变种的朝贡而已。
  反正横竖都是朝贡,而且这是天子家事,是朱家人自己勾兑,好像和天下人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是以,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称颂陛下圣明。
  朱棣心下也只能苦笑。
  现在天下许多的事务,朱棣和群臣似乎都不甚懂,或者说,懂是懂一点的,就是不多。
  而熟知这些事务的人,只有张安世。
  “朕老啦,学不了新的东西,希望将来朕的儿孙们能懂,瞻基现在就在学……”
  说到了朱瞻基,朱棣眼里放光。
  这个孙儿,越发的令他期待了,寻常的龙子龙孙,若是教他去底下干事,只怕早已是叫苦不迭。
  朱棣记的最深的是,当初自己的父皇,太祖高皇帝命自己几个兄弟去凤阳农耕,诸兄弟们都是怨声载道。
  可他的这个孙儿不得了,他对此没有什么抱怨,如今这个三等吏,已成了一等吏,据闻已是一个小衙门里的副司吏,相当于是副手了。
  众臣听了朱棣的感慨,也只能跟着一起干笑。
  回到了文渊阁,胡广便如往常一般,风风火火地去寻了杨荣。
  杨荣依旧还在看着张安世的章程,看的正入神呢。
  “杨公,杨公,这张安世,怎么又跟藩王们勾兑一起了?”胡广急匆匆地道。
  杨荣抬头,声音倒是平静:“可能是……各府县……过于顽固,只区区直隶一地,真正能让他大展拳脚的只是太平府,他担心无所作为,所以联络诸王吧。”
  “引藩王为外援吗?”胡广托着下巴,他现在也开始尝试着,用一种新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了。
  杨荣却是摇头道:“不会揣测人心就别乱揣测,当真是勾结藩王,可能就是大罪了。张安世胆小如鼠,是干不出这样的事的。老夫的意思是……他这新政,是想要另辟奇径。”
  “噢。”胡广恍然大悟,转而道:“你早说嘛。新政,新政,这话现在在直隶流行得很,每日都能听到这两个字,可这新政到底是什么,老夫有时还是不明白,这不就是做买卖吗?做买卖,怎么就成新政了。”
  他一副甚是不解的样子。
  杨荣道:“那是因为你认为做买卖是轻易的事,自然而然,也就觉得简单了。这买卖与我们为官一样,哪里有这样的容易?何尝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呢?能教买卖做好,为国为民都能生利,这可不比你关起门来读几本书要容易。”
  胡广大惭道:“我只胡口说说,你却这样大的怨气。”
  “说罢,你到底有什么事?”杨荣直直地看着胡广道。
  胡广脸上闪过一抹尴尬,咳嗽一声道:“确实是有一些事,想要讨教一下,我想着你最是狡猾,不,你最是聪明,或许这事你能看透。”
  杨荣微笑道:“好啦,你别拐着弯骂我了,说正事吧。”
  胡广道:“近一些时日,我许多同乡都修书来询问我关于爪哇的事,说是行的乃是先秦之政,政通人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杨荣端坐不动,一眼不眨地看着胡广。
  他人都麻了。
  却见胡广说的很认同,道:“又闻赵王礼贤下士,对读书人敬若神明,凡有愿往爪哇者,无不以礼相待,还有……”
  “你到底想说什么?”杨荣木着脸道。
  于是胡广道:“简单的说,就是许多同乡,想迁去爪哇,可毕竟背井离乡,又有些担心,思来想去,知晓我在入值中枢,所以来信询问,你说……这事……可靠吗?”
  杨荣便深深地看了胡广道:“这爪哇,理应不该是人间乐土吧。”
  胡广歪着脑袋道:“可实行仁政,即便偶有瑕疵,应该也不会有什么苛政吧。”
  杨荣似笑非笑地道:“这种事,你相信它乃乐土,它便是乐土……”
  胡广依旧托着下巴,极认真地道:“其实哪怕是再好的地方,哪里有家乡好呢?不到万不得已,谁肯背井离乡?只是这些书信之中,许多人怨声载道,哎……他们是心冷了,已觉得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家破人亡,毕竟……江西布政使司那儿……此前杀了这么多人,现在人人畏之如虎,谈锦衣卫色变。”
  他幽幽地接着道:“可怜我那些同乡,一个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唯恐有朝一日一觉醒来,锦衣卫的驾贴便到了。”
  杨荣抿抿嘴,欲言又止。
  胡广则是自顾自地继续道:“这样说来,他们去了爪哇,未必是什么坏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