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感受这空气中增加的水汽,今天晚上怕是会有一场雨。
这个时候,他不由的庆幸,屋顶的瓦片在这之前翻完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回去后家里的药材还是得好好收捡一番,避免被雨水打湿。
哗哗哗~
这场雨来得很快,况叶还没进入空间忙活,雨势就变大了不少。
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这天也正好是六月开端。
雨停后的第二天,他骑着车载着装有药品的背篓,去了一趟卫生院。
有些泥泞的道路,让骑行变得有些麻烦,以往四十分钟的路程,走了近五十分钟。
先到卫生院和蒋卫生员把这个月的药品交接清楚,况叶去了一趟集市,找到买土陶的蒋叔,再定了一批陶罐、陶瓶。
“蒋叔,最近怎么样?”这些年他在蒋叔这订货已经相当的熟练,不一会儿就确定好订单,况叶见蒋叔这边没啥事,也没有立即告辞而是寒暄了起来。
“还是那样,现在的赶集的时候人不多。”蒋叔笑着说道,同时也指了指眼前的集市。
现在的集市,因为政策的限制,很多老乡已经不来摆摊了,当然来买东西的人也少了很多。
比起况叶当初刚下乡的那会儿,集市萧条了许多。
“...现在买卖东西的老乡少了,但赶集日场镇上的人还是不少,蒋叔你们村的生意应该影响不大。”
蒋叔在场镇上支的这个摊子,是属于他所在的生产大队集体作坊,相关的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土陶的制品,是日常用品,丰水公社的市场一直变化也不大。
“这个说不准,这后面说不定我们的摊子也一样。”蒋叔摇了摇头,他这段时间听到了一个消息。
要是这个消息属实,那么他们村的土陶生产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这是?”见蒋叔明显知道啥的模样,况叶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我们这的赶集日,基本上是三天一场,丰水、圆坝、三汇这几个临近的公社,赶集日也基本上是错开的,小况你是知道的。这样的话,我们队的土陶,在三个场镇轮着卖,基本上不会断趟。
但我听说了一个消息,说后面要固定时间赶集,而且时间三天一场要间隔更长,之后三个场镇赶集日都一样,这样一来这日子...”
蒋叔倒没瞒着,反而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
“赶集日要调整?”听完,况叶有些惊讶。
如果真如蒋叔所说,他们村的土陶生产和售卖的确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过更多还是对集市的影响。原本就已经萧条不少的集市,这之后怕是会更加的萧条。
“这消息是在传,听说已经有地方是这样的固定赶集日。不过我们这什么时候改,倒是没什么消息。”
“...那等消息确定吧。”这事还不确定,担忧再多也是白费心思。
之后土陶的摊子有客人来,况叶就没在这逗留,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
缴完税款,购买了些日用品和食物,他就回了九大队。
进入六月之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炎热,接下来的七月、八月则是更上一层楼。
这三个月的时间,关于蒋叔说的赶集日要改的事,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不过其他的事却是不少。
况叶每次去场镇,都能从报纸上看到有些报道,其中三则报道比较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三则报道,分别是省城在六、七、八这三个月召开的三次会议。
三场会议,是三个组织团体的会议,它们分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
会议的任命了三个组织团体的领导人,也就意味这因为十年动荡而停摆的三个组织团体,再次恢复工作。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现在的局势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这炎热的八月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则消息也让况叶再次感受到了局势的变化。
八月下旬,党的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召开。
对于会议的内容,生活在农村的况叶没有更多的渠道得知,但一言半语也是听到一耳朵的。
这次会议的召开,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希望能有新的发展和改变。
不过他也只能抽出一点点精力去关注这次会议,更多的还是消耗在九大队的田地中。
八月底也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的玉米、水稻已经成熟,他和队员们和天抢时,力求今年的秋粮能顺利的归仓。
忙活九月下旬,秋收的工作才基本上收尾。
在队员们喜迎丰收的同时,况叶也听到一个不错的消息。
十大的会议后,一批在动荡中备受迫害打击的的老干部被选为了中央委员。
其中就有他熟悉的一人,那就是后世推动改革开放的领导人。
他的复起,也代表这局势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有了这样的认知,况叶心情着实好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也许是乐极生悲,十月的一项政策宣布,让他的心情不怎么好。
之前和蒋叔聊天的内容,在十月终于成了真,赶集日的改动通知已经下来了。
从十月开始,观市规定,场镇的赶集日由三天一场变为七天一场,每个星期日就是赶集日。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场镇,都是星期日赶集。
这个时候,他不由的庆幸,屋顶的瓦片在这之前翻完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回去后家里的药材还是得好好收捡一番,避免被雨水打湿。
哗哗哗~
这场雨来得很快,况叶还没进入空间忙活,雨势就变大了不少。
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这天也正好是六月开端。
雨停后的第二天,他骑着车载着装有药品的背篓,去了一趟卫生院。
有些泥泞的道路,让骑行变得有些麻烦,以往四十分钟的路程,走了近五十分钟。
先到卫生院和蒋卫生员把这个月的药品交接清楚,况叶去了一趟集市,找到买土陶的蒋叔,再定了一批陶罐、陶瓶。
“蒋叔,最近怎么样?”这些年他在蒋叔这订货已经相当的熟练,不一会儿就确定好订单,况叶见蒋叔这边没啥事,也没有立即告辞而是寒暄了起来。
“还是那样,现在的赶集的时候人不多。”蒋叔笑着说道,同时也指了指眼前的集市。
现在的集市,因为政策的限制,很多老乡已经不来摆摊了,当然来买东西的人也少了很多。
比起况叶当初刚下乡的那会儿,集市萧条了许多。
“...现在买卖东西的老乡少了,但赶集日场镇上的人还是不少,蒋叔你们村的生意应该影响不大。”
蒋叔在场镇上支的这个摊子,是属于他所在的生产大队集体作坊,相关的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土陶的制品,是日常用品,丰水公社的市场一直变化也不大。
“这个说不准,这后面说不定我们的摊子也一样。”蒋叔摇了摇头,他这段时间听到了一个消息。
要是这个消息属实,那么他们村的土陶生产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这是?”见蒋叔明显知道啥的模样,况叶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我们这的赶集日,基本上是三天一场,丰水、圆坝、三汇这几个临近的公社,赶集日也基本上是错开的,小况你是知道的。这样的话,我们队的土陶,在三个场镇轮着卖,基本上不会断趟。
但我听说了一个消息,说后面要固定时间赶集,而且时间三天一场要间隔更长,之后三个场镇赶集日都一样,这样一来这日子...”
蒋叔倒没瞒着,反而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
“赶集日要调整?”听完,况叶有些惊讶。
如果真如蒋叔所说,他们村的土陶生产和售卖的确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过更多还是对集市的影响。原本就已经萧条不少的集市,这之后怕是会更加的萧条。
“这消息是在传,听说已经有地方是这样的固定赶集日。不过我们这什么时候改,倒是没什么消息。”
“...那等消息确定吧。”这事还不确定,担忧再多也是白费心思。
之后土陶的摊子有客人来,况叶就没在这逗留,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
缴完税款,购买了些日用品和食物,他就回了九大队。
进入六月之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炎热,接下来的七月、八月则是更上一层楼。
这三个月的时间,关于蒋叔说的赶集日要改的事,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不过其他的事却是不少。
况叶每次去场镇,都能从报纸上看到有些报道,其中三则报道比较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三则报道,分别是省城在六、七、八这三个月召开的三次会议。
三场会议,是三个组织团体的会议,它们分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
会议的任命了三个组织团体的领导人,也就意味这因为十年动荡而停摆的三个组织团体,再次恢复工作。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现在的局势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这炎热的八月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则消息也让况叶再次感受到了局势的变化。
八月下旬,党的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召开。
对于会议的内容,生活在农村的况叶没有更多的渠道得知,但一言半语也是听到一耳朵的。
这次会议的召开,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希望能有新的发展和改变。
不过他也只能抽出一点点精力去关注这次会议,更多的还是消耗在九大队的田地中。
八月底也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的玉米、水稻已经成熟,他和队员们和天抢时,力求今年的秋粮能顺利的归仓。
忙活九月下旬,秋收的工作才基本上收尾。
在队员们喜迎丰收的同时,况叶也听到一个不错的消息。
十大的会议后,一批在动荡中备受迫害打击的的老干部被选为了中央委员。
其中就有他熟悉的一人,那就是后世推动改革开放的领导人。
他的复起,也代表这局势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有了这样的认知,况叶心情着实好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也许是乐极生悲,十月的一项政策宣布,让他的心情不怎么好。
之前和蒋叔聊天的内容,在十月终于成了真,赶集日的改动通知已经下来了。
从十月开始,观市规定,场镇的赶集日由三天一场变为七天一场,每个星期日就是赶集日。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场镇,都是星期日赶集。